星期一的傍晚,我认真地看了科学张老师发的实验视频。我越看越有劲,而且被其中的一个彩虹摩天轮实验吸引住了。
我想动手实践一下。说干就干,我按照实验要求准备的.材料,让妈妈买了包彩虹糖,准备好盘子,一个空杯子。首先,我把彩虹糖一颗一颗摆在盘子的边上,摆成一个圆。然后,我在空杯子里装了大约半杯水,慢慢地倒入盘子的中间,直到水涨到彩虹糖一半的高度。刚开始,没反应,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妈妈在一旁为我打气:有点耐心,宝贝!不一会儿,奇迹出现了!彩虹糖的颜色像丝带一样慢慢向中间扩散,最后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虹摩天轮。我见状,欣喜若狂。妈妈说:就说嘛,别急,你看,成功了吧?奖励你吃颗糖。我喜滋滋地舔了一口,甜甜的。
虽实验成功,但我就是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这样?终于我们在网上找到了答案:彩虹糖和色素都属于极性分子,两者相似相溶,彩虹糖接触水后,色素开始溶解在水中,水的密度增大并向密度小的区域四处扩散,最终形成了彩虹摩天轮的形状。哦,原来是这样啊!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
今天下午,我们在教室里做了一个小实验,这个实验叫“鸡蛋浮起来了。”
当时我们准备了一个玻璃杯、一袋盐、一个鸡蛋、一把勺子。
实验开始了,我们围成一个小圆圈,观察鸡蛋怎样才能浮起来。首先我们打开了一袋儿盐,然后我们拿杯子盛了一半儿清水,接着我们把鸡蛋放在水里,鸡蛋沉了下去,好像一个小贝壳。我们开始往里放入盐,我们轮流往里放盐,当我们放完盐后,我们就开始搅拌,搅拌完后,我们伸长脖子向里面看有没有浮起来,然后我们轮流放盐、搅拌,可鸡蛋只浮起来一点点,最后老师倒了好多盐,鸡蛋才浮起来。
为什么鸡蛋能在盐水里浮起来呢?原来是“浮力”在作怪,盐水的浮力要远比清水的.浮力大,所以鸡蛋就浮起来了。
这是多么神奇的实验啊,盐放进水里,鸡蛋就能浮起来,世上还有很多神奇的事情,我长大后要去发现。
磁铁,在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比如门吸、手机、扬声器等,那么磁铁能隔物吸铁吗?我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实验。
首先,我肯定是要准备材料啦!材料有:一块较大的磁铁,一片铁片,一本“新华字典”和一张较薄的卡纸。
接着,我取出了那张卡纸,把铁片放到纸上,用手托着,再把磁铁放在卡片下面和铁片的同一个位置。就在这一刻,我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铁片,生怕和这个神奇的`时刻失之交臂。奇迹终于出现了,当我小心翼翼地移动磁铁时,铁片像着了魔似的,跟着磁铁向前移动着,这个发现使我欣喜不已。
然后,我拿出了那本“新华字典”。还是把铁片放到“新华字典”上,用手拿住,依旧把磁铁放到“新华字典”的下面,和铁片隔着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就在这一瞬间,我只有两种想法:“第一种,铁片不会被吸住,第二种,铁片依然跟着磁铁移动。”
经过实验证明,磁铁的原理果然和我想得差不多,磁铁确实能隔物吸铁,但不是能隔着所有物体吸铁。如果物体越厚,那么能够穿透物体的磁性就越小了。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提问了我们一个问题:“鸡蛋可以在水里浮起来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可以的”。
只见老师摆在课桌上一个鸡蛋,一包盐,一把勺子,一个玻璃杯和一个玻璃棒。
老师先用玻璃杯盛了大半杯清水,又拿起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我们看到鸡蛋在玻璃杯里纹丝不动。然后老师拿出了秘密武器——食用盐,接着,老师用勺子舀了一勺盐放进玻璃杯里,盐落在水底,好像洁白的雪,但是鸡蛋仍纹丝不动。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让我们轮流舀入玻璃杯一大勺盐,可是鸡蛋一点儿变化也没有,我们心急如焚,老师又一次倒入了半袋盐,用玻璃棒使劲搅拌,我跟大家屏住呼吸,眼看着鸡蛋竟然浮了起来,我看得目瞪口呆。大家拍手欢呼,浮起来的鸡蛋,好像一个小娃娃在水中兴奋地游泳。
这时,我还有个疑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呢,老师告诉了我们原理:“因为在盐水中,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蛋受的.浮力大于蛋的重力,所以蛋会浮在水面上。”
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鸡蛋浮起来的秘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
昨天下午第二堂课是科学课,在科学课上我学到了怎么把咸水变成淡水。老师说:“先拿一个盆子,里面装上咸水,再放一只碗在水中,接着把保鲜膜封住盆口,最后把石头放在保鲜膜上,用太阳照一会儿,咸水就会变成淡水了。
开始做了实验,我先拿了一个盆子,在里面装上水,再放上一些盐,盆子里的'水就变成咸水了。然后我把碗放在水中,可是碗一直漂在水上,我就问同桌:“碗怎么样才能沉下去呢?”同桌告诉我,要在碗里放上橡皮,这样它就会沉下去了。于是,我就在碗里放了一块橡皮,碗果然沉了下去。轮到用保鲜膜封盆口了,可是,保鲜膜太小了,盆口太大了,我又想了想,最后将盆分成几次来封。结束后,我又在保鲜膜上放几块石头,以保持盆的稳定,然后把盆捧到太阳下,用阳光照十几分钟,结果咸水就真的变成了淡水。
今天做的实验真有趣,我真高兴。它告诉我做什么事都要讲方法,都要讲科学。
今天,阳光灿烂,温度很高,外公对我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一会儿他就拿来纸、火柴和放大镜。
只见外公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对着阳光进行聚焦,呈现了一个小圆点。外公把火柴放在小圆点中间。过了一会,火柴就冒出了一股细烟,接着火柴就烧了起来。我问外公:“怎么会这样呢?”外公说:“火柴头上有鳞的成份,燃点很低,太阳的热量就集中在火柴头上,就燃烧起来了。如果是纸也会烧起来的。”
于是,我拿了一张报纸放在阳光下,同样用放大镜聚焦,那张报纸同样也燃烧起来了,不过时间比火柴要长。外公说:“因为报纸的燃点比火柴的燃点高。”
太阳的能量正大呀!世界上的奥秘还真不少,我一定要好好的.探索它、研究它、学习它。更好的积累科学知识。
今天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酵母的实验。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它们可以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是酿酒工业和烘焙业中非常重要的过程。
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学习描述这个过程。首先,我们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加入一些面粉、糖和酵母。然后,我们让酵母在面粉和糖的.混合物中进入发酵状态。我们使用一个气球将瓶子口封住,这个气球将充气并膨胀,这是由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导致的。
我们还观察到瓶子中的混合物会变暖,并且变成了一种不同的物质——发酵剂。我们发现这种发酵剂能够与面包类似,可以发酵生产二氧化碳和酒精。
这项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酵母和发酵这两个过程,为理解生物学、生命科学和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张纸能折几次?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我们在一次有趣的作文课上找到了答案
上课前,老师让我们准备一张硬纸和一张软纸来验验:“一张纸对折不能折九次,”这句话是否正确。我拿了一张硬纸想:“不管什么纸肯定能折到九次,这还手来实验吗?”想着就开始了。
第一次对折多么轻松,第二次对折还是那么轻松,第三次就要稍微用一点劲了,第四次和第三次一样稍微用一点劲,第五次、第六次要比第三、四次劲大点,第七次我把吃奶的劲也使出来了,第八次我就要用我的牙了,可第九次怎么也折不起来。我失望地想着:我还以为很简单,结果还挺难的,真是不动不知道。也可能是我纸选得不对,换一张软纸。
我又重新动手开始第一次实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还是和之前一样不到九次。
这时,老师说:“怎么样?找到答案了吗?”同学们差不多都说:“找到了,不论什么纸都不超过九次。”但只有一个同学说:“超过九次。”我们上前一看原来他是圈起来的`。
这一次有趣的作文课上我们掌握了一个“冷知识也明白了:大胆质疑,小心求征。
上课了,老师面带微笑走到同学们面前说:“我们请岑炯辉今天给我做一个有趣的试验,大家看好哦。”我们兴奋地说道:“好的。”
岑炯辉眉开眼笑地走到了讲台上。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拿出一块小石头。开始做实验了。他先把石头拿出来给大家伙瞧了瞧,然后用中指和打拇指拿住了石头,把手藏到了身后。一脸神秘地看着我们。同学们都睁着眼睛仔细地瞧着,我也瞪大眼睛,专心致志的看着。
不一会儿时间,岑炯辉把手拿到了前面,分开捏着的手指,奇迹出现了,那颗石头竟然粘在了他手上,让我们大吃一惊。杨周斌自信地说:“我知道为什么这样。他使劲地捏着石头,等手出汗了,再粘住这块小石子的,是吧?”岑炯辉摇摇头,让几个同学摸了摸他的手指头,都说手指“干干的、滑滑的”。杨周斌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兴奋地嚷道:“他是先按住石头,石头陷到肉里去了,所以就粘住了。是吧?”这下,岑炯辉这个试验的神秘面纱也就揭开了。
同学们都纷纷开始做起了衍生试验。有的'粘纸片,有的粘笔套,有的粘橡皮……试验做的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