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为龙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规划科学、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总体要求,把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的大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责任分工
(一)县发改委:牵头负责我县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材料汇总,进行初步审核并上报;负责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的初步审查;负责会办相关县直部门扩区调区的初步审查意见并督促相关部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关于扩区调区文件的起草、上报工作。
(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材料编制并上报;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土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矿评估报告的编制并上报;根据省政府核定的我县工业园区土地利用面积,负责工业园区的四至范围(拐点坐标标明)测绘汇集材料并上报。
(三)县城乡建设局:负责拟扩区和调整区位的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上报。
(四)县环保局:负责拟扩区和调整区位的工业园区污染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的材料编制并上报;负责拟扩区和调整区位的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编制并上报。
(五)县商务局:负责提供拟扩区调区范围内的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审批等所需的相关资料,相关项目数据指标的编制并上报,招商引资工作评价的初步意见并上报。
(六)县科技局:负责拟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及项目的编制并上报。
(七)县工信委:负责提供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相关数据指标编制并上报。
(八)工业园区办:负责我县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拟扩区调区可研报告、中长期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四至范围勘测定界等工作的基础数据编制,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完成扩区调区申报的11个材料的编制工作。
四、工作经费
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和布置,按期达标完成扩区调区的各项工作,扩区调区工作的各项工作费用由县政府财政资金统一安排解决。
五、工作内容
按照省、市关于省级开发区的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布署,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地完成以下工作:
(一)扩区调区的工业园区所在县“十二五”规划的编报(由县发改委负责)。
(二)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报(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三)扩区调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报(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四)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县国土局负责)。
(五)工业园区环境保障规划(由县环保局负责)。
(六)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由县城建局负责)。
(七)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报告(由县国土局负责)。
(八)工业园区新四至范围勘测定界报告(由县国土局、县工业园区办的负责)。
(九)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登记表(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十)工业园区隶属本级人民政府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由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十一)县城市(镇)建设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园区调整规划图(分别由县城建局、县国土局、县工业园区办负责)。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扩区调区工作是当前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时效强、要求高、工作量大。县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确保扩区调区工作顺利进行。
(二)密切配合、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规定的责任分工,落实专人专职组织编制好相关材料,积极主动同上级部门汇报沟通,各司其职,抓好落实。
一、园区建设的基本近况
(一)园区规划结构日益完善。工业园区是年3月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依据“一区多园”的实际特点,园区平台建设在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下,积极履行“引凤筑巢”机制,以磷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持,以招商引资为手段,抢抓第二轮土地修编的时机,编制完成了园区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园区环评申报书、化学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和洋坪、石头店、万里、汪家、城南工业园节制性规划;建成了荷花化学工业园、江北化工产业园、万里化学工业园、汪家工业园、城南工业园、石头店建材工业园、城北农产品加工园、洋坪工业园棚镇马家滩建材片区和双路食品医药片区等8个产业园。园区规划节制面积由创立之初国土部分审批的4200亩发展到近10000亩。
(二)园区设备配套初显成效。依托鸣凤城区和原三江集团搬家后转交当地的存量土地,在引资入园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对新建和革新的基本设备,采取“县政府投入为主、项目配套为辅、企业打包建设、本能机能部分监管”的方法,完成了项目建设所需供水、供电、通信、道路等资源的配套和共享,夯实了8个产业园的平台建设。近5年来,园区投入基本设备配套建设资金达20亿元,完成土地平坦10000亩,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6座、2万吨/日供水站3个、3万吨/日污水处置站1个,建设完成供电线路500千米、供水管网50千米、园区道路60千米。
(三)园区项目建设提档升质。在5年的发展中,园区立足我县磷矿、硅矿、陶土资源优势和机械加工产业基本优势,打破传统生产黄磷、五钠、立窑水泥、琉璃瓦、白厂蚕丝、食用菌等产品的工艺格式,向高新技能、高附加值、高税收、低能耗、低污染、中下流产品谋取项目,引进了吉星食品级磷酸盐、奥力铸件、花林旋窑水泥、安广高档陶瓷墙体砖、楚阳医药中心体、食德福喷鼻菇精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别的,还经过引进宜昌人福药业针剂、武汉天一科技生物制药等项目,拓宽了我县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十一五”时期,园区共引进和兴修项目102个(过5000万元的52个,其中过亿元的28个,过10亿元的3个,过20亿元的1个),其中投产项目46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9.4亿元,年均递增91%。
(四)园区投资情况大力优化。五年来,面对交通区位劣势,园区认真落实县委、县县政府“二次创业”政策,对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按1亿元(不低于90万元/亩)、6000万元(不低于70万元/亩)、2000万元(不低于90万元/亩)三个层次,分设了2万元/亩、3万元/亩、4万元/亩三个土地出让标准,降低了项目准入门槛。对投资额度大、产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执行“一企一策”的优惠政策。经过标准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检查、行政处分等顺序,缩短做事时效,免收2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25项运营服务性收费,营建了宽松的投资情况。经过采取外出调查、节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4+1”专班运作、工业“纵贯车”和“保姆式”服务等办法,在全县上下构成了指导注重、部分支持、企业家创业、群众反对、齐抓共建的园区建设气氛。
(五)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当前,园内共有规划以上企业51家。据计算,年、年、年,园区规划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增进比例辨别为35%、40%、68%,工业添加值增进比例辨别为37%、45%、58%,固定资产总投入增进比例辨别为30%、50%、80%;园区规划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工业添加值48亿元、固定资产总投入20亿元、税收总额1.39亿元,辨别占全县工业经济的42%、42%、62%、73%,从业人员达15000人。
二、园区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
(一)园区土地供给缺口大。国家土地审批顺序日趋严格,土地供给方案日益紧缺,省国土地资源厅2012年度下拨宜昌市土地方案仅3000亩。而随着我县工业化历程的加速,均匀每年土地需求量为1000亩以上,项目建设用地与有限的土地方案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二)园区设备配套压力大。当前,园区平台建设首要依托入园项目带动,基本设备建设一直滞后于项目建设。因为8个产业园涣散结构,各自为阵的基本设备急需革新和重建,强弱电线路迁徙工作难度极大,且入园项目建设的需求对园区供电、供排水要求愈来愈高,园区涣散格式招致县财务基本设备配套压力增大,单一依托县财务有限财力配套建设,不只制约了园区发展速度,还严格影响了落地项目建设进度。
(三)园区产业发展条理低。我县入园项目大多属于当地资源性开发项目,项目规划化效益低,投资过10亿元龙头企业及大项目数目很少,5000万元以下小项目、小企业很多,初级产品多、层次低,中高档科技产品少,粗加工企业多,精湛加工企业少,产业精度不高,产业关联度低,既不利于产业链的延长,更不利于土集约化和节能减排。
三、园区下一步扩容提质的基本思绪、目的和办法
(一)基本思绪
具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照“统筹规划、分步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带动”的准则,强力履行“筑巢引凤”机制,不断加大规划前瞻性,加强产业堆积力,提高土地集约率,整合伙源,拓宽融资渠道,加速园区基本设备建设措施,构成规划科学化、产业特征化、土地集约化、节能环保化、可继续性发展的格式。
(二)首要目的
1、“十二五”时期,编制完成寺集镇工业园节制性祥规及区域性环评申报。
2、新增建设用地上积15000亩,其中:老花林寺集镇4500亩、慈化5000亩、红林2000亩、桃李2000亩、花圃1000亩、荷花100亩、江北200亩、万里200亩。到“十二五”期末,园区规划可节制面积达25000亩。
3、投入资金20亿元,在老花林寺集镇、慈化、红林、桃李、花圃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个、35千伏变电站4个、2万吨/日生活供水服务站1个,在花林寺镇建设垃圾处置基地1个、3万吨/日污水处置站1个,完成花圃至桃李至老花林寺集镇、慈化至石头店共30公里的园区道路建设,完成花林工业区交通大互通,打造南区工业经济板块。
4、发展规划以上企业打破100家;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00亿元;培养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0家以上、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过50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以上,培养上市公司2家。
(三)对策办法
1、扩展园区发展空间。一是依照“利于对交际通、利于情况维护、利于集中连片、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准则规划新增工业用地。由园区和乡镇构成工作专班,对老花林寺集镇、原红林厂、花圃村、慈化村、桃李村河滩等地,扎实认真地做好用地前期人口、道路、供电、供排水的查询、计算和测量工作,超前制订规划范围内基本设备迁徙革新可行性方案,以及掉地农民的宅基地、就业、养老、医疗保证的合理安顿方案,保证完成经济发展与社会不变的双赢。二是经过万山微型汽车等大项目带动新增工业片区开发,经过东圣、吉星化工、西部化工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构成产业集群,以扩展荷花、江北、万里工业园现有规划节制面积。三是做好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的清算和处置。对因为工业项目本身原因招致用地闲置或低效应用的,将现有工业用地进行实时清理核对,经过坚持约束机制和责任追查准则,加大闲置土地的收受接管力度;四是经过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指导企业采取技改、资产重组、以商招商、土地置换应用、优胜劣汰等方法,为新项目供应用地保证。
2、完善园区建设平台。一是把规划编制造为园区建设的先导来抓。延聘高天资的设计单位,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行将规划的工业园基本设备建设节制性规划。注重与各产业规规定位、严重项目规划相联接,注重与区域内资源要素、人口集聚、商贸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注重对新开发工业区项目标指导,尽量防止将分歧产业、分歧巨细、分歧技能含量的项目混同,保证工业企业和项目按产业规划结构入园,以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堆积。二是依托县政府力量,在抓好园区基本设备建设投入的还,实时包装与园区基本设备相关联的市政、民生项目,依托发改、交通、水电、银行对上争夺政策资金,用于工业园区道路、供电、供排水、防洪等基本设备建设。三是积极争夺国家环保政策扶持资金,建设城镇与园区公共配套的“三废”处置基地,对现有入园企业及项目环保问题,进行集中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