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卓越人生(收集3篇)

时间: 2024-08-20 栏目:办公范文

卓越人生范文篇1

【关键词】卓越人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

伴随着高校扩招以及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趋缓,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农林类的大学生毕业,因其专业特殊性,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焦点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日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逐渐意识到不仅要注重就业数量,更讲究就业的质量。然而就业质量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就业的主观感受性、组织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的完整性等,由此提升就业质量是个系统的工程[1]。在农林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以及现代农业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双重背景下,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农林人才是极为关键的,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倡导,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必将有力的提升农林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2]。

1构建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应从师资配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形式,制定卓越人才培养试点方案。针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强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遵循农业类人才培养的规律,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配套建立一套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考核和评价体系[3],从而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完善培养的方式方法。

1.1优化教师资源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教学、教改、科研等多方面综合考核,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不断地交流中共同提高,从而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同时,聘请农林领域的专家、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设高端课程或专题讲座。

1.2转变教学形式构建考核体系

转变以往以老师教为主为学生学为主,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讨论,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大家积极参与思考中将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配套建立考核机制,从学生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建构多角度的考核机制,同时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

1.3强化实习实践

首先是加强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建立实践教学体系[4]。给予学生各种平台,发挥其聪明才智,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支持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路。

2有效实施校企合作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需要企业的参与,在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制定、实践实习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企业参与进去。高校应积极建立与企业的联系,不断探索联合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机制[5]。一方面,在高校建立企业人才培养中心,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探讨卓越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逐步形成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在企业成立相应的实习实践中心,由企业主导,给予高校在实践实习上的便利和支持。如此,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参与实习实践,提升了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教师来说,通过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把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真正有效链接起来;企业也通过参与人才培养,表达实践着自己对于人才的诉求,长远来看对于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的竞争力。

3探索建立评价奖励的机制

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与加分和优先考虑。对于教育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在积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酌情加分,并颁发相应的奖项给予精神鼓励。对于积极配合学校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企业,在企业研发上给予智力支持,在人才招聘上给予便利,从而形成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王霆,张婷.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26-30.

[2]张乃楠.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卓越农林人才需求分析及协同培养机制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14,4(2):42-44.

[3]张全国,何松林,宋安东,胡选振,朱芬菊.实施综合改革工程培养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13,7(7):3-6.

卓越人生范文篇2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博客;案例教学

寄生虫病仍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全国范围的寄生虫感染调查发现,我国人体寄生虫有229种,其中线虫35种,吸虫47种,绦虫16种,原虫41种,其它寄生动物90种[1]。基于这种流行现状,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引入临床案例分析可不容缓。然而,当前宁夏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人体寄生虫课程教学时数严重压缩,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讲习课)28学时,可见课程教学任务很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已远远不能满足时展之需。只有探寻得力的教学辅助工具以及有效教学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博客(BLOG)是一种新兴的交流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博客、微博客等相继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2]。其教育功能逐渐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被引入到教学中。基于以上情况,近几年来我们教研室开展了适合我校实情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成功地将传统授课方式结合博客辅助案例教学引入课堂,介绍如下。

1教学的实施过程

1.1建立病例库及精心编写案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认真搜集整理寄生虫的典型病例,尽可能选择能与教学内容对应的病例(尤其是西北地区特有的病例)作为重点内容。积极与周围医院联系,及时收集新病例,实时关注文献报道的国内及区内新发病例,使病例库得以更新和不断完善。

1.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博客具体来讲,人体寄生虫学博客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2.1课程信息开学前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考核方式等信息上传到博客上,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

1.2.2课前准备每次上课前1w,上传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病例与问题。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选出典型的4~6种临床寄生虫病例,并对每一个病例提出3~5道综合性问题,对典型病例的一些问题,利用教材、参考书、教学软件及互联网等进行课前准备。

1.3传统教学结合案例分析教学的实施过程

1.3.1改进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分开,均在实验室开展。每周1次课,每次5学时。每次课由一名教师主讲,一名教师辅导。

1.3.2改良考核方式我们以往的考核方式为期末卷面成绩占70%,实验报告20%,平时成绩10%。引入病例讨论后,需改进考核方式,以反映学生主动学习和综合应用各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理论考试卷面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诊断等密切联系临床的题例,平时成绩主要反映学生分析病例、共同讨论时的表现。考核方式改为期末卷面成绩占60%,实验报告占20%,平时成绩占20%。

1.3.3课堂教学过程①主讲教师先用1学时(40min)讲本次课所有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然后学生用1学时观察标本并绘制图,完成实验报告。主讲教师再用1学时讲解次课所有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致病特点,剩余2个学时用来讨论案例及问题。②建立教学小组和讨论问题:2012级临床卓越医师班共36名学生,以学生自愿结合老师协调方式分为4个教学小组,主讲老师和辅导教师各负责两个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典型病例的一些问题,同组同学进行讨论。③老师回答问题及效果观察:教师对学生的解答内容进行答疑,指出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本次课的平时成绩。

2教学效果分析评价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一学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理论课考试采用标准化试卷笔试,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记录;实验课成绩是10次实验报告分数的总和,同样以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记录。实验组除理论课成绩和实验课成绩外,还有平时成绩。在教学效果比较分析时只采用前两项,见表1。

表1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理论与实验考核的优秀率与不及格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案例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寄生虫病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博客辅助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结论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医学基础课。通过博客这种重要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无法大量进行案例讨论的局限,使课堂教学得以扩展,也使学生能够随时表达学习心得以及与主讲教师探讨某些问题,形成一个大家共享的学习平台。

总之,借助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在传统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病例讨论,是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卓越人生范文篇3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四川峨眉山,614202;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适应新形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培养卓越人才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高考招生机制是基础教育指挥棒、人才流动指引器、高校人才筛选器,它为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最基础的人力资源。但是,传统的招考模式逐渐滞后于时代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卓越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完善考试内容形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多次选拔考试和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为卓越人才的培养选拔“适切性”人才。

[

关键词]招生机制;卓越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4)04?0016?04

[收稿日期]2014-06-16;[修回日期]2014-07-23

[作者简介]彭园琛(1994-),女,湖南长沙人,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学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伍林(1982-),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教育与阶层分化.

一、引言

随着教育走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关于“高校功能定位”的争议日益升温。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求知”“求职”“坚定政治修养”等“育人”[1]功能。实则,这些“功能预期”大多数是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而言的。需要明白,大学存在于社会,就不但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也要服务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简称“两个服务”)。本文所探讨的主题“高校招生机制对卓越人才培养的影响”,既关系到大学如何“选拔人才”的问题,又关系到如何“输送人才”“输送何种人才”的问题,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就能贯通上述“两个服务”的目标。

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层面来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我国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其重要任务是培养一大批高质量、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高校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到人才就业的中间桥梁,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从个体层面来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作用,只不过,伴随教育大众化的影响,“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发挥作用正在弱化”[2],如何能够使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之后,发挥天赋、激发创造力,成为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要、进入社会流动快车道的“卓越人才”,也充分考验着高等教育的“中间调节”功能。

高校招生机制承担着为高校选拔人才和引导基础教育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取向及质量,其招生取向、录取程序、录取标准等都对人才的选拔及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创新改革高校招生机制,建立与时展、社会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招生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卓越人才培养,既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新使命。

二、高校招生机制对卓越人才培养的作用

高考以及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及制度作为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点,是对潜在人才的发现与选拔,是对社会人才结构与质量的初次划分。通过这一工作使有开发潜能的人才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以使其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适应时代新需求的卓越人才。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计划与形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及其质量,而直接关系到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成效。中学作为未来卓越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教育培养的形式与内容同样受到高考以及高校的招生机制的影响。

(一)高校招生机制是基础教育指挥棒

中学教育为主要阶段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高校招生机制,包括考试内容、形式以及招生录取办法、标准,都如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指引着基础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教师循高校招生而教,学生应高校招生而学,高校招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模式。高校招生对基础教育的作用可阐述为牵制基础教育目的、引导基础教育过程和评价基础教育结果等方面。未来卓越人才培养的基础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高校招生这根指挥棒。

(二)高校招生机制是人才流动指引器

高校招生机制的指引器作用主要体现在高中毕业生分流调控机制上。通过增减考试门类,改变应考条件,调整实施范围等,可以对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高中毕业生的人才分布和结构实行控制,促进人力资源配置。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录取是由各省招生机构组织实施的分省录取。高等学校根据国家核准的招生计划总量划分各个省的录取计划。就一个地区而言,高校对这个地区分配招生计划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到该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以及考生的报考。高校招生机制于此发挥作用,影响着未来卓越人才的地区间流动,招生机制的不合理很可能造成地区间人才分配不平衡,过分集中则容易造成人才间竞争激烈,有可能导致一大批未来卓越人才的流失。

(三)高校招生机制是高校人才筛选器

招生机制的最终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我国高校招生方式逐渐从一元开始转向多元,逐渐开展并扩大自主招生,实践大类招生,这一系列改变都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人才发展需要,为高校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而作出的努力探索,为未来卓越人才的筛选而进行的改进。以往按照高考成绩高低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以“一刀切”的方式将学生捆绑在应试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高考成绩成为分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唯一依据,学生个性和高校需求的多样性被排斥在外。然而事实上,高校招生考试并不是要将学生分出好坏,而是要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让各高校选择符合自身办学特点和需求的学生,是否招到适合本校要求的学生是高校招生时应该考虑的关键。高校招生机制正是一架筛选器,它的每一次调整,都决定着高校能招到什么样的人才、是否能招到卓越人才后备军,能够招到适合本校办学理念和发展的人才。

三、目前的高校招生机制不利于卓越人才培养应该说,目前的招生机制虽曾对人才培养起到过巨大作用,但对于卓越人才培养,仍有诸多不利因素:

(一)知识记忆重于能力考核

高考指挥棒大概,不仅指挥着高中,还指挥着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办学,影响着在校学生和教师正常的学习和教学,而且对家长和社会公众,甚至对社会教育、文化出版事业等,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使人们的意识、行为乃至社会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向“高考指挥棒”看齐。“高考高于一切,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成为当前中等教育中看似夸张、却又真实的现实。

虽然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高考重知识轻能力的机制仍然没有改变,束缚了人才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高考受“知识本位”价值观的指导,过度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掌握技艺的准确与熟练等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这种立意对中学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偏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和发展,造成苦学和读死书的情况,不利于考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并且,学校为适应高考所作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演习”,大都以死知识的储存量作为判别学生优劣的标准,学生也根据高考的“行情”,以扩充死知识的储备作为高考竞争的实力。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对一个卓越人才最为重要的因素,即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的培育及提升。

(二)人才甄别高于人才发展

当前的高考仍然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即“将不符合其标准的考生排除在外”的考试,其选才标准具有同一性特征,对同一考生群体实行相同的评价标准体系,实施高分录取的所谓“择优录取”原则。它过度强调了选拔和甄别功能,弱化了对学生的评价功能,成为筛选、淘汰的工具。这种选拔性机制,造成试卷实际难度逐步加大,逼使老师和学校要在正常的教学之外增加大量的训练,这样做的结果又反过来使题目的难度更进一步加大,进一步加剧了机械式的应试教育和升学主义。其结果只能是加剧高考的主要缺陷,即按学术性智力标准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而忽略不同高校类型的特点和不同考生的智力与个性发展等天赋特征,造成的漏才现象和人才培养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未来卓越人才的培养工作。

(三)自主招生限于一统招生

自主招生制度始于2003年,首先是在22所大学进行试点,现在已经有近100所大学实行。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一统到多元的招生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本意在于根据高校办学特色,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突出个性的未来卓越人才。然而,根据规定,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分数上,一般不能低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实际上就是一本分数线);二是在数量上,不能超过当年本校招生总量的5%。其次,自主招生针对的是两部分学生:特长显著的和综合素质特别高的。根据有关方面数据,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自主招生的优惠也可以进入同样的学校,即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为0.5万人左右,占全国每年1000万考生总量的0.05%。因此,就这个意义看,迄今为止的自主招生,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3]。这些因素的存在,加之自主招生标准的弹性,使得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未必能够满足人们对之寄予的期望,未能真正选拔出未来卓越人才。

四、创新高校招生机制,加速卓越人才培养

(一)完善考试内容形式,强化能力素质考核

卓越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创新性强、潜力高的人才作为基础。作为高等教育的前站——高中教育理应符合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强调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高考这个指挥棒,更应尽快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强化能力素质考核等一系列举措为推进课程改革引航。通过充分挖掘考试的潜能扩大正面引导作用,缩小负面影响,使当前考试的导向功能中太多的抑制与伤害作用转化为激励作用,使考试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上担当重要角色。

1999年,教育部推行了新一轮高考科目改革——“3+x”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X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不同科目组合。这种考试科目的改革将考生从完全固定的高考科目中解放出来,向开放式设置考试科目迈出了一大步。下一步可能的改革,一方面要扩大考试科目设置范围,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力来选择科目,不仅体现了考生的个性,还能使高校选拔更具有针对性,以选拔适合自己的未来卓越人才;另一方面,要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完善考试方法与形式,以能力立意为指导,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渗透的能力。英国证书考试中的必做卷、选做卷、特殊试卷和学校评定部分,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形成卓越人才后备军

首先,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是由学生的多样性和高校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其一,学生不是同质的、单一的抽象群体,而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人。人的独一无二的差异性使人的实践成为必要,正如阿伦特所言:“如果人们能够按照同一个模子无限复制,所有人的本性或本质都完全一致,并且和其他事物一样可以预测,那么行动就成为一种不必要的奢侈。”[4]其二,不同办学模式的高校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不同高校选择的未来卓越人才对象有着自身的标准。

其次,高考改革需要实现学生全面考查与个性发展的结合,实现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合理全面的知识结构是每个卓越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应加大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求异思维品质的考查。全面考查是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核,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因此,高考在注重全面考核的同时还应注重对个体差异的考核。

对于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除了审查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这需要中学教育机构的配合,以记录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特长和平时表现。平时表现应真实反映和再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思想品德、身体状况、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2)研究活动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及发明创造活动的情况。

(3)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包括校方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参加大型团体活动表现的评价和表彰情况。实践是人们认识前进的推动力,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不断丰富认知,对事物及其与周围的关系产生深刻的体验。先前的实践经验往往对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

(4)心理素质评价。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衡量个体健康的标准,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这是卓越人才必不可少的。考查可以通过单独的心理测验来进行;或者设置模拟情景,通过观察考生的行为反应来判断;还可以通过命制考题,在考试期间进行。从而引导中学教育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大学输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

(三)实施多次选拔考试,避免漏才失才现象

由于高考的一次性特征使之总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人们对高考最为诟病的便是一考定终身制。一些考生为了进入理想的学校不得不选择复读,这极大地浪费了人才和时间。应当适时进行考试时间的改革,采取多次考试的方式为考生提供便利,如推广一年两次考试的方案,目前已有北京、安徽、内蒙古自治区和上海进行了春秋两季考试试点,广西试行两次高考,本、专科分开进行,每位考生都可以选择两次高考中的一次或两次应试。也可以把两次考试成绩之和或者平均值,作为最后的高考成绩,以求公正。多次考试使学生有多次参考机会,可能降低一次性考试的偶然性,增加考试的公平性为科学选材提供条件。可以尝试增加考试次数,更具有公平性和合理性;另外,对有些科目,例如外语,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采取每年多次考试的办法,以最高的成绩或者最近的成绩为准,也能达到激励之效。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面试的科学化。统一的纸笔测验能够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容易操作,也更客观化,但很难测试学生的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方面的品质,比如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面试虽然更主观,更难以操作,但能够测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层次性、敏捷性。由此,面试要科学化以进一步实现卓越人才的选拔。

(四)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实现高校选拔适切性

适切性不仅意味着选择适合高校需求的学生,也意味着选择适合学生和自己需求的考试方式,因此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能有效实现高校人才选拔的适切性[5]。

当然,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高校实行自主办学、自主招生,并非都要自行举办招生考试。高校可以选择和委托专门的考试机构,按其招生要求代为组织、实施考试,选择适合的人才。考试选择人才毕竟是一种专门学问,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有能力举办高质量的招生考试;在考试命题的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条件下,尤其如此。同一项成绩,不同需求的高校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就像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同一项成绩不同的用人单位解释不同,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确定选用人才的英语标准,至于如何测量学生的英语标准就由专门的考试部门负责[6]。同样,可以采用统一的高考或者委托专业化考试机构提供专门的考试服务抑或自行组织考试(在有能力的条件下),然后高校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自主确定选拔的方式、内容和标准,决定是否录取学生;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专家的智慧、功能及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吴晓林、赵志鸿.从“过渡阶层”到“积极公民”——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整合功能研究[J].高教探索,2010(4):30-34.

[2]吴晓林.“阶层复制”还是“精英循环”——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再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43-47.

[3]柯柄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N].中国农大新闻网,2010-12-02.

[4][美]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

[5]唐安国,李小波.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谈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6(3):5-10.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计算机类自荐信(收集5篇)
  • 下一篇:生物技术发展前景(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