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环境管理;全过程垃圾管理;垃圾分类收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不断的提高,截至2006年底,城镇人口达到了5.77亿人,城市化率已经由从1993年的28%发展到现在的近44%[1],城市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垃圾成为一个显着的问题,也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垃圾处理方法有多种方式,包括堆肥、焚烧以及分类回收综合处理等,目前我国在处理垃圾时以填埋作为主要的方式。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合理的。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清理,从目前来看,现有的混合收集方式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没有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果不能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成本不断增加,也会使得垃圾再生利用产品相关的经济价值得到降低。如不能将可燃物进行有效的分拣,垃圾焚烧厂的运营成本就会增加。又如,由于垃圾中含有重金属,垃圾堆肥产生的有机肥就不能用于农田,应用范围狭窄,其市场价值贬值60%[2]。
全过程垃圾管理模式
“全过程垃圾管理模式”的主旨是提出管理应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处理、处置各环节之中[3]。垃圾管理除了对垃圾本身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的经济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实现对各个部门的有效管理,垃圾处理技术与管理人类的行为同样重要,不断探索全社会一起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全过程垃圾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垃圾减量。它有两层含意,首先是应该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如在生产的环节:选择的材料尽量能够回收利用;降低对原材料的浪费;减少一次性产品的生产;避免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流通环节:建立相关的物资回收交易市场;推广净菜上市,扩大超市成品以及半成品;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在消费环节上:引导公众选择具有环境标志的商品;提倡绿色消费等;政府应该实行绿色采购。其次,如果不能避免垃圾的产生,则应将垃圾产生量控制在最低水平。第二、进行再利用。有些物品如果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再流通,继续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如书、旧家电、旧家具、衣物等。第三、再循环。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主要是针对不能实现其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例如废旧汽车零件,可以拆解后,用于其他方面,废饮料瓶罐可以在回收之后,成为加工其他产品的原材料。第四、能源回收利用。主要是针对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的,如焚烧发电、有机物堆肥处理、填埋气收集发电等。第五、对没有利用价值的残渣再进行最终处置――安全填埋。
我国全过程垃圾管理的困境
在全过程垃圾管理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就是进行分类收集。这种方式在源头上根据垃圾处理的不同性质方式对垃圾进行相关的分类收集、储存及运输。通过这种收集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废品的回收,为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例如,1993年德国的垃圾分类收集量已占垃圾总量的75.5%;法国从2004年起全部实施垃圾分类收集[4]。我国垃圾分类收集也早在90年代末就已经在北京、广州等城市进行试点,然而,由于重视和投入不够,一直都未取得显着进展。但是也有成功的例子,如广西横县在2000年正式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至2008年6月,横县的分类工作已经普及推广到整个横县70%的居民,分类正确率达到95%以上[5]。然而即使如此,包括横县在内的试点及其它地区在全过程垃圾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困难,具体如下:第一、领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各级领导的重心都放在了如何更好的发展经济上了,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协调。第二、资金投入的比例较低。用于市容环境卫生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城市市政设施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普遍不高,一般为1.5%~4.5%。一般认为垃圾处理固定资产投资应占市容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的若以20%~40%。若以30%计算,则垃圾处理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城市市政设施总投资的0.4%~1.2%[6]。第三、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居民对分类收集的好处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习惯,仅靠配置一些垃圾桶、垃圾袋,或者进行简单的宣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就目前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城市来说,居民积极性不高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第四、有法不执行,监管力度不严的现象存在。目前我国与垃圾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很多,如《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如《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虽然明确规定了对生活垃圾的倾倒、清扫、收集、运输、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实施细节,进行依法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四、全过程垃圾管理的改进对策
第一、加大宣传。积极引导公众进行参与通过各种媒体,对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居民真正意识到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还可在幼儿园、中小学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第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必须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产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鼓励国外投资经营者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有条件的企业均可以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这样,既可以提高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第三、由点到面进行逐步的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人们对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相关的经验,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先进行试点,然后向全国推广。这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在全国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参考文献:
[1]仇昕昕,陈帆,耿海清,等,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出路――全过程管理体系[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1:32-35.
[2]刘新宇,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置调查与思考[J]..环境经济,2010,10:
[3]李宇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改进方向的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4:16-21.
[4]马诗院,马建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7,1:12-14.
[5]袁业飞,全过程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城市垃圾分类进展一瞥[J].中华建设,2010,10:25-27.
[6]王琪,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环境经济,2005,10:23-29.
关键词:城市垃圾;资源化;城市环保
中图分类号:TU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中固体废弃物的混合体,包括电子废弃物、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塑料类垃圾等。工业垃圾的数量和性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工厂应根据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排放标准处理垃圾后,再排放在固定的地区。建筑垃圾一般为无污染的固体,可用于填埋处理。生活垃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渣,种类繁多,应进行分类处理。电子垃圾是污染较严重的固体,可做循环利用处理。废塑料垃圾是危害较严重的,可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导致动物死亡,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更难处理,如果埋在地下,需要很长时间分解,因此,可作为焚烧发电。
2.城市垃圾的来源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垃圾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可将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机关、学校、工厂和服务业)垃圾三大类。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有机物含量均较高。以燃煤为主的城市,垃圾中煤渣、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
3.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现状
3.1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特点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方法和处理量都较少,一般都是收集起来,未经处理的堆放在城郊地区,只有一少部分经过无害化处理,因此,资源化程度很低。主要表现在獒不分:(1)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方法很少,我国主要以堆起来当化肥用和回收循环利用,还有一少部分利用填埋的方法回收沼气。(2)城市垃圾经过资源化的数量很少,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量仅有总垃圾量的5%,70%的垃圾是经过填埋的方法处理掉,没有回收的价值,只有20%的垃圾经过简易的堆肥,进行资源化,其他资源化的方法量更少。(3)城市垃圾中资源化的种类很少,我国城市垃圾中还有很多有用的物质,但最终被利用的很少,废旧回收的主要有金属、电子、塑料、玻璃等,堆肥的主要是一些容易腐蚀的物质。(4)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经济效益差,由于我国资源化的技术较低,专门的资金又不足,因此,资源化成本偏高,导致的经济效益较低。
3.2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人们资源化的意识淡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了,资源的回收意念淡薄了,因此,加大了回收的难度。(2)我国资源化法律法规不健全,我们只是把精力放在垃圾量的控制上,只是为了减少垃圾的量,没有把重点放在垃圾的资源化上,导致人们对垃圾资源化的不重视,管理的不完善,不利于垃圾资源化。(3)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只能从政府拨款,但建设大型的垃圾资源化站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政府的资金有限,导致垃圾资源化设备落后简陋。(4)我国的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由于人们的素质高,虽然有关部门号召垃圾分开放置,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做到,混合回收的垃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类处理,因此,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5)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落后。我国的城市垃圾有机成分少于无机成分,可燃成分少于不可燃成分,因此,资源化程度低,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
3.3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
(1)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较低,经济效益较差,但存在着较大的潜力。我国城市垃圾可资源化的种类较多,由于我国生产技术的落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垃圾中残留的可用成分较多。(2)垃圾资源化有利可图。据有关数据统计,垃圾的处理费用远远大于垃圾资源化费用,因此,垃圾资源化可节约开支。(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垃圾资源化技术不断的提高,垃圾资源化研究已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同时国外已有众多成熟的案例可供我国垃圾资源化借鉴。(4)可寻找垃圾资源化所需资金的投入途径。我国垃圾资源化程度低主要是由于资金的不足,限制了垃圾资源化的进步,目前,可适当收取居民的垃圾排放费和管理费,增加垃圾资源化的资金收入,(5)我国人口众多,排放的城市垃圾的种类广泛,量多,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足够的来源。(6)城市垃圾资源化收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民的拥护。
4.加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对策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资源化意识
积极宣传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垃圾分类回收可降低垃圾资源化的难度,降低资源的浪费,在小区和路边设有明显的分类盛放垃圾的垃圾箱。
4.2征收城市垃圾费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费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来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费符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既为城市垃圾的资源化筹措了资金,又能减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
4.3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4.4加强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
城市垃圾资源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法规体系,如资源回收法、废弃物处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资源综合利用行为,并把它变为自觉行动。其次,要改变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体制,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将垃圾清运单位和处置单位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转变为企业,自负盈亏,实行有偿的社会化服务,环卫部门进行管理、监督。第三,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能力。
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资源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性下,资源化作为城市垃圾优化处理发展的重点,环保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尽管资化利用技术新工艺新技术任重而道远,但通过普及环境教育,提高环境宣传力度,让更多居民参与垃圾环保各个工作领域中,可缩短垃圾处理的优化周期,提高资源利用率,城市环保会有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逄磊,倪桂才,闫光绪.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污染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4(02)
[2]李晶,华珞,王学江.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与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刘盛萍,蔡敬民,吴克,金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Abstract:Forthegrowingproblemsofmunicipalsolidwaste,thisarticleanalysesthesignificanceofitstreatment,themaintreatmentmethodsaswellasthecurrentissues,andmakesrecommendationsformanagementtofullyimplementthepolicy,advancethetreat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and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cities.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建议;可持续发展
Keywords:treatmentofmunicipalsolidwaste;treatment;recommendations;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10-01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迅速。城市生活圾垃堆存直接导致一系列问题:长期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城乡结合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并且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已经制约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垃圾问题,还城乡居民一个健康、洁净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1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意义
实现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科学有效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②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可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③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可以增加社会的经济效益;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2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2.1焚烧法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具有减量化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等优点,焚烧处理早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对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主要城市均已建设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场,许多小城镇、医院等,也建有相应的固体废物焚烧处理装置。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回收体系也较为健全[1]。
2.2卫生填埋法填埋是由传统的废物堆放和填地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经过长期的改良,废物填埋已经演变成一种系统而成熟的科学工程方法,即卫生填埋法。该法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使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置废物方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卫生填埋法的主要优点是:①其一次性投资较低,运行也较为经济;②适应性广,对生活废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均无苛刻的要求;③是一种相对完全、彻底的最终处置方法;④运行管理相对简单。
2.3堆肥法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还原于大自然,堆肥法既是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一系列放热分解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过程,腐殖质中含有可被土壤接受的有机营养物,能够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并维持了自然界物质的良好循环,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成本小、实现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的优点,但此方法需要前期做好垃圾分类,否则会增加后期处理难度大,且得到的腐殖质肥效不佳[2]。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3.1公众环保意识弱,垃圾分类收集难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习惯于将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这种混合收集的垃圾中往往含有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物质和一些危险废弃物,如废纸、塑料、易拉罐、废旧电池等,如果将这些物质同生活垃圾一并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增大了垃圾处理成本和后期处理难度。虽然我国在一些大中城市已试点了“垃圾分类收集”,但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及其他因素,都使得“垃圾分类收集”收效甚微。
3.2垃圾处理投资单一且不足由于垃圾处理作为城市公共事业,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不能很好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投资渠道窄,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造成政府财政压力大,资金紧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的处理需求。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以及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普遍存在设施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垃圾渗滤液、焚烧废气等二次污染更得不到有效处理,甚至无人问津。
3.3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我国固体废物处理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共同难题,现有的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垃圾处理问题,因此,建立一套包括垃圾减量、填埋、焚烧和分类回收在内的合理有效的综合性管理体系也势在必行。另外,相关管理制度奖罚不分明,城市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对现有的环保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强,“重形式,走过场”,使得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无法落实。
4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尽早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回收可利用资源和有害废弃物,减少二次污染,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从源头管理,控制并减少垃圾的产生量。②拓宽垃圾处理产业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了增强企业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责任,投资者必须关注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积极出谋划策,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水平。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要想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就必须洁身自好,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认真执行,并且创新。③加紧完善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不管从法律监督的角度还是从工作监督的角度,都应该强化对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推动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
5结语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处置,才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要求多部门全面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利好固废行业,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浅谈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J].科技传播,20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