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创新意识相关知识(收集3篇)

时间: 2024-08-23 栏目:办公范文

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知识转移;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F263[文献标识码]A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区域和城市经济辐射力、带动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并涌现出大量的文化创意园区、基地或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因此,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出发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特别是研究如何全面系统的建设风格、形式各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基地,或者聚集区,探索其培育的基本策略,从而使其能够成功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无疑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知识转移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竞争力

知识转移是指在受控环境中,知识在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以不同方式进行转移或传播,实现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从而缩小成员个体或组织之间的差距,促进成员知识水平和能力共同提高的过程。Teece(1977)最早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概念,他认为知识转移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在不同国家间实现有效转移,并积累起大量的跨国界应用的知识的过程。A.C.Baum和P.Ingram(1998)通过实际证明得出结论,在组织内部有效地实现知识转移的组织比其他组织更具有生产力和生命力。

对于知识密集和文化密集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而言,知识的吸取和转化运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据,其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园区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知识创新是通过知识转移来实现的,知识转移的效率对知识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竞争力集中表现为知识创新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转移的效率越高,园区内部的知识创新的程度越高,园区的竞争力就越强。

二、文化产业园知识转移的要素分析

以往对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基本上分为三大类:过程模型、要素模型和其他模型。以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要素为基础建立研究称作为要素模型,Jeffrey&Bing―ShengTeng提出的知识源(souree)、知识受体(reeipient)、转移的知识(knowledge)及转移情境(context)四要素模型1和AlbinoVito等人整理出的转移主体、转移意境、转移内容、转移媒介四部分知识转移分析框架2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总结影响知识转移因素的大量研究,主要有知识特性、转移主体、转移情境、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五大影响因素。由于知识特性与知识主体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本文便不对知识特性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且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指向的都是团队知识的流动问题,因此,本文将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合并为知识转移渠道。鉴于此,本文研究的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知识转移主体、知识转移渠道和知识转移情景等三个基本要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知识转移主体与转移渠道

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转移主体贯穿于知识转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知识转移的效率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转移者的转移意向、受激励程度、表达能力、表达方法和对知识接受方的信任程度都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转移主体自身的表达能力越强,表达方式越灵活,对知识的理解越透彻,对接受方的信任程度越高,则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的效率就越高,转化的知识越能被其他人理解。因此我们认为,转移主体能力对知识创新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迈克尔・J・盎格鲁和威廉・H・贝克的研究提出,知识转移有五种渠道:串行转移、近转移、远转移、战略转移和专家转移。我们根据这五类知识转移渠道的特征,结合文化创意产业高知识性、高附加值与强融合性的特点以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知识转移模式设置为关键企业转移模式、企业合作转移模式和政府主导转移模式。

1.关键企业知识转移模式。关键企业可以依靠企业规模、企业拥有的核心人才比例、对当地税收贡献率、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占园区知识产权的比例等四个指标来确定。园区内的关键企业的知识资本增值主要通过获取或创造新知识来实现。园区内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效仿行为或者关键企业的主动传递来获得这种新的知识,从而实现园区知识资本总量的增长(如图1)。在关键企业知识转移模式中,知识资本的传递是单向的,关键企业大量向其他企业传递知识资本,在传递中起主导作用,而其他企业较少或没有向关键企业传递知识资本。

2.企业合作知识转移模式。根据知识转移主体企业所处价值链环节的不同,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树形知识转移的方式,一种是网状知识转移的方式。

树形结构是指结点按照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在上下结点之间流动。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知识转移的方式是供应商――企业――客户的从上而下的单向流动方式。

网状结构是指结点之间相互联接从而构成了一个网络。在此结构中,知识资本的传递是双向的,各个企业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地位平等,是一种相互交换的关系。网状知识流动的方式即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在同一层面上的多途径的转移。如下图所示。

3.政府主导知识转移模式。

政府与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根据所要转移知识性质的不同,采取转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呈现为网状转移方式。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知识转移方式就是政府将知识转移给园区内的众多企业所采取的方法措施等。如下图所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知识转移情景

知识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嵌入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对特定对象的知识传播。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当园区内企业或企业内的个体在环境和文化、愿望、结构、技能等四个方面与知识转移主体的相似性越大,则其在情境范围的重合程度越高,企业就越容易成长。本文提出园区内知识转移的情境维度:环境和文化、愿望、结构、技能。一般而言,园区内的组织或个体都处于由前面描述的四个情境维度中,不同的情境导致了组织或个体在识别、发展和使用知识的能力的差异。情境维度的相似程度越高,知识转移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培育策略

(一)从知识转移主体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主体,有助于保障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首先,文化创意企业应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确保知识转移企业间的资源、能力、文化、管理理念等相匹配。其次,可以通过增强个体成员知识转移意愿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文化创意企业应努力营造鼓励学习新知识的轻松氛围,设置适合组织学习的规章制度,促进组织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再次,文化创意企业还应该提高企业成员的知识学习和吸收能力。文化创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和培训机制、沟通机制和网络系统,增强员工的知识基础,强化企业的沟通能力,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消化和整合。

(二)从知识转移渠道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从知识资本增值的角度观察,构建多元化的知识转移渠道是知识资本增值的核心环节。在转移渠道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应从转移方式和转移结构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企业的联合和合作机制,特别是园区内关键企业、核心企业的技术联盟、知识联盟等的打造,建立园区内的知识交流和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园区内部知识转移团队的组织结构应该扁平化,缩短知识转移的路径,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备性,提高知识转移效率。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园还可以与大学、研究机构等知识生产组织进行区域内合作和跨区域合作,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机制,拓展知识转移的渠道。

(三)从转移情景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而言,其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支持性机构进行转移。从知识流动的角度观察,园区支持性机构能够加速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流动,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知识资本的增值。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园区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此外,还可以建立以人才交流市场、产品博览会和交流会、文化创意产业专题讨论和学术讨论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园区信息服务中心,促进在园区内各成员技术和知识信息的交流。

另一方面,集群的地理临界性,为隐形知识的转移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保持组织间和个体间一定频率的接触有利于促使集群内企业获得隐性知识。文化创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合作、鼓励员工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建立相对宽松的员工流动管理制度,获得有价值的隐性知识。

(四)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创新是知识的生产和传递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集群知识资本增值的基本维度。因此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生命力所在。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观察,知识转移的各个过程和维度都有助于创新的实现。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的过程中,应建立从政府到企业层面的知识转移的利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知识传递内在动力的提升。特别在政府的层面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企业的知识转移行为,并尽可能将其与资金投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相联系,使企业能够不断地从研发活动中得益。在企业层面,要建立企业的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特别是要重视对关键员工,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智力成果的保护和分享。此外,还应建立园区知识的多种共享机制,在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实行共享,促使新的产业链的产生和知识创新实现,从而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Jeffrey.L.Cummings,BingShengTeng.TransferringR&DKnowledge:TheKeyOfFactorsAffectingKnowledgeTransferSuccess[J].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03(20):39-68

[2]AlbinoVito,GaravelliAClaudio,SchiumaGiovanni.KnowledgeTransferAndInter-firmRelationshipsInIndustrialDistricts:TheRoleOfTheLeaderFirm[J].TechnovationAlnsterdam:Jan,1999

[3]杨永忠,黄舒怡,林明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1(8)

[4]肖洪钧,刘绍昱.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3):9-10

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素质知识能力

1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全面创造性的人才,是内在的创造性得到充分揭示和开发,形成创新素质,并能产生外在创造性成果的人才。与一般应用型人才相比较,创新型人才除了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外,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特征。

1.1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创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具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相信成功的信念,具有强烈的以创新和再创造为核心的心里追求;从外在上看,创新型人才对事物发展的缘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从事创新的兴趣。从内禀特性看,创新型人才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发展方向的预知具有良好特质,从审美观来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创新为乐、创新为荣的价值观。

1.2智力素质

智力的高度发展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创新型人才智能特征表现为:

1.2.1敏锐的洞察力

任何创新的活动都源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对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创新需求的判断、把握的正确程度和预测的敏锐程度,都直接决定着创新活动的自觉程度和创新行为的有效程度。创新型人才基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识背景,从而具有直入问题要害的的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能把握住问题关键所在,洞悉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找到创新切入点;

1.2.2较强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创新的基本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对探究和创造规律、方法论的掌握,又包括获取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既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包括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既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包括物力资源和调配能力等。

1.2.3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要靠创新思维来实施,脱离的创新思维,创新产品的产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思维能力。

1.2.4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通过观察、探究和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并不意味着创新过程的结束。当前的创新不仅指原始创新,更多的是一种优化组合、引进吸收的创新,把理论形态的创新向前推进,使其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也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如此。

2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二是普通知识和特殊知识的比重,三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重,四是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比重。这里所讲的“比重”,不仅指数量关系,也指质量关系。一般来说,人才培养一个主要点就在于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现版、新概念,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2)具有双重知识结构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两者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3)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单位容量越大,思想跨度越大,跳跃性就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4)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造力也就越强。

那么,创造性人才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呢?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逻辑”:形式逻辑、辩正逻辑、情感逻辑辑、数学逻辑;二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三要具有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四要具有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

3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从技术的角度,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创新型思维外,首先必须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其次,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对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三,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选择、整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能力的人,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创造性使用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获取更广泛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造能。第四,融合协作能力。即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能力,包括协作意识、群组行为和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的适应上。这就要求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融合协作能力和角色转换意识,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乐观、稳定的心态。

4素质、知识及能力间的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知识在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着无以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相应知识的武装,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质。

知识与能力又是紧密相连的,大量的知识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一方面,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在某个领域内没有知识,在该领域内也必定是无能的。正是由于已掌握的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某种能力。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

创新意识相关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直觉SECI模型创新空间

[分类号]G251B026

1引言

知识创新空间理论,简称创新空间(CreativeSpace,cs),是日本学者Nakamori和波兰学者Wierzbicki最近共同提出的一个有关知识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性全新理论模型。Wierzbicki和Nakamofi等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状出发,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着重吸收20世纪尤其是后半期的人本主义的哲学知识论思想,并系统汇聚近20年来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领域产生的有关组织知识创新及管理的实践性理论,据此提出了有关知识、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空间理论。创新空间既是一个理论性、综合性的模型,也是一个框架性和发展中的模型。理论性和综合性是说这一模型吸收了广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框架性表明这是一个建构中、发展中的理论系统,还需要不断补充、细化和完善。建构者自己称这一理论为元模型,同样是说这一模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正处在继续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正在建立创新型国家,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无论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归根结底都是知识的创新,都需要创建新的知识、更新既有知识。

2创新空间理论的产生背景分析

哲学中的经典知识论虽然以知识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但一般总是以知识的确证、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变革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则很少关注。近20年来,围绕知识管理、知识型企业的研究,在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组织知识创新的理论,其中以日本学者Nonaka等提出的SECI螺旋理论为代表。但是,SE-CI有关隐性知识的概念过于宽泛和模糊,而且知识创新的螺旋过程还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SECI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许多知识创新理论发现了更多的知识转化关系,所以,SECI理论非常需要泛化,需要与其他相类似的多种理论进行整合。

此外,20世纪下半期,现代西方哲学、人文学术以至科学都对人类的直觉认知(包括情感认知)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人类的认知中直觉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划分过于笼统,不能够很好阐释信息时代知识发展的问题。直觉同理性有区别,但不是非理性,而是一种准理性(a-rational),因此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需要有一个中间的第三层次,即直觉。

总之,创新空间理论是在知识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关知识创新活动的知识理论强劲发展并急需全面整合的背景下产生的。

3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与特点

3.1创新空间理论主要内容

创新空间理论的表达模型是一个3×3的矩阵,分为“认知”和“社会”两个基本维度。认知维度分为情感、直觉和理性三个层次;社会维度分为个体、群组和人类三个层次。两个维度相互组合,形成了模型中的9个节点及16种节点关系(见图1)。节点代表知识类型或认知状态,节点关系代表不同类型知识间的转换或特定的认知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空间的3×3矩阵,可以对比SECI的2×2矩阵(见图2)来加以理解。SECI理论的两个维度将组织知识分为四个类别,即个体隐性知识、群组隐性知识、群组显性知识和个体显性知识,四种知识状态依次经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四个转换过程形成一个整体的螺旋过程。多次这样的螺旋循环上升,正是组织知识创新和累积的过程。

创新空间模型中的理性知识大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显性知识,直觉和情感知识总体相当于SECI模型中的隐性知识。但情感中的显性层面,如艺术、文学以及数字化时代以来迅猛发展的影视,属于显性知识,而情感中的本能部分则属于隐性知识。

创新空间模型蕴含多个既有的知识创新模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新空间右下角由个体直觉、个体理性、群组理性、群组直觉四要素组成的SECI模型及代表了同一个模型西方版本的OPEC模型(见图3)。OPEC同样包含了相当于创新空间中右下角的四个要素,但所使用的名称不同,特别是它的转换方向与SECI中的转换方向相反。

另一个被包含在3×3矩阵中的模型是左上角由群组直觉、直觉遗产、情感遗产、群组情感四个要素构成的Motycka的ARME螺旋模型(见图4),这一模型解释的是革命性的知识创新过程。以玻尔的量子删论发明过程为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源于重大的科学危机,科学家在直觉遗产中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会运用荣格所阐述的集体无意识,“回归”到人类情感遗产中去找寻答案。其找寻结果影响到群组的情感,这种影响过程或称转换过程,被称为“神话化”。人类的神话及其中所蕴含的直觉以十分模糊的形式影响着群组的情感状态,其后,“移情作用”将这些情感知识转换为群组直觉,群组通过类比及隐喻,即“抽象”的过程,将群组直觉转换为人类直觉遗产。

其他知识创新过程还包括创作和出版。创作即个体生产的艺术作品,如歌曲、音乐、绘画、电影、小说等,成为人类的情感遗产;出版是一个完全相反的过程,即人类理性遗产转换为个体的理性知识。

Wierzbicki在创新空间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EDIS模型(见图5),表达学术机构的常规创新过程。同样使用了创新空间右下角的四个要素,所用名称也相同,但采用了不同的转换名称,而转换方向与OPEC的转换方向相同。常规学术创新以个人的顿悟(enlightenment)为起点,顿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要将由深层直觉或情感驱动产生的模糊的概念或想法表达出来,这正是新知识产生的过程。经过与群组的辩论,进一步得到确证或补充。在辩论的过程中,群组成员对新的概念或想法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辩论及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群组中的个体成员均获得了潜意识的、直觉的结论(这一观点符合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双重加工系统”的研究结论),这个过程称为沉浸(immersion)。当然个体成员最终会有所选择地接受这些隐性知识,将其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中。

3.2创新空间理论主要特点

创新空间理论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直觉概念引入进来。对于直觉在知识创新中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西方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爱因斯坦、海因伯格、玻尔、波普、波兰尼等,这些学者均认为创造能力是非理性的、直觉的、本能的、潜意识的。然而西方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不承认创新行为是非理性的结果,认为

科学是由经验、归纳和逻辑发展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哲学的泛自然科学化和泛社会化,对非理性特别是直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记忆是一个双重加工系统,即显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加工系统,直觉思维在潜意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人类理性知识是以语言形式表达和承载的,而人类语言是一种近似的编码方式,包含着多义和歧义,因而只能够近似描述客观实在。人类毕竟是进化而成的高级的生物品种,仍然保留着与动物特别是高级动物共有的基于本能和感知的直观的(主要是视觉的)、整体的认识和思维,这就是直觉的思维。因此直觉是人类下意识的(包括无意识以及泛意识)、整体的、前言语的想象能力,是处理感觉信号和记忆中直观内容的过程,是人类进化中保留下来的人类言语产生前的思维能力。

那么什么是直觉知识呢?人类的时空观念就属于直觉知识;一个幼童在摆弄积木时就在靠直觉学习空间关系,而这种空间关系的直觉是该幼童未来数学直觉的基础,并因在学校学习数学而得以加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是中观的,对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关系一般来说个人是无法亲知的,但是正是这种中观的感知使人类能够对时空有很强的直觉理解能力。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或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或知识,也属于直觉知识范围。这种直觉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语言的训练、形式逻辑的学习而得到加强。可以说,包括空间、时间、语言、逻辑在内的直觉认知能力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能力。

创新空间理论另一个特点在于将“人类遗产”这一新的范畴作为创新的组成要素。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文化知识遗产对知识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SECI模型没有考虑的部分。人类理性遗产包括人类的所有经验和理性思维成果,或者说最广义的科学知识,即自然科学和技术、人文学术和各类社会科学,相当于波普的“第三世界”中的理性部分。用数字化技术对这类遗产所进行的数字整合,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理解利用这部分遗产的方式,改变了教育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人类情感遗产,相当于波普“第三世界”中的情感部分,包括人类的各类艺术遗产,如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是现代影视艺术,为跨代学习、继承人类情感遗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类情感遗产部分是显性知识,但同隐性知识紧密联系,促进着人类的无意识的感知能力,影响着人类的信仰、价值观等情感因素,在知识创新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波兰学者Motycka在论述科学危机或科学范式革命时期科学家的创新行为时,强调了人类情感遗产的作用。总之,情感在创新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的熏陶、文化的氛围会影响人类创新的活动。

创新空间理论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对多种知识创新模型的综合及衍生。创新空间中3×3个节点所表达的要素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知识,或者说构成了这一模型的本体,而各要素之间的转换关系则表达了多种多样的创新过程。由于其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可以将其称为元模型,即由其可以衍生出多个具体情境下的创新模型,如上文提到的EDIS模型。

综上所述,创新空间确实汇聚了多种创新模型的内容,也表明知识创新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多样化的过程。这也说明创新空间一方面为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或者说提供了一个创新过程的元模型;另一方面也表明创新空间的潜在应用是广泛的。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难以就全部转换关系给予阐述,但理解了直觉、情感及人类遗产的概念,相信不难对其他转换关系进行理解和分析。

4创新空间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创新空间理论是近年来有关知识创新过程的最全面、最系统的理论论述,对当前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或参考价值。下面,仅对这一模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

・创新空间理论在广泛吸收东、西方哲学思想(尤其是20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知识论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汇聚集成了近20多年来由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众多知识创新理论。因此,该理论模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具有广泛的经验依据,其集成性和元模型的特点决定了该理论的普遍适用的潜在力量。

・创新空间理论在认知维度和社会维度上都以三分法代替二分法,打破了哲学认识论传统上主观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的简单划分,在创新的社会层次上添加了人类整体这个新的层次,着重阐释人类直觉能力和人类遗产影响这两个新的要素对创新过程的巨大作用,这是该理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具体所在。

・创新空间理论首次区分了企业型组织的知识创新与学术性机构的知识创新。SECI模型适合于企业组织的创新,而创新空间理论提出的EDIS模型则代表了典型的学术创新模式。企业型组织知识创新以群体为主,外化过程――即群体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产生出新的概念或创意,而学术性知识创新是以个人为主,新知识的产生来源于个人的顿悟,即个体隐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过程,而群体的作用是确证或扩展。

・创新空间理论以及众多知识创新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这些理论都发现了人类创新过程是循环上升的螺旋形过程,而创新空间作为一个集成的理论模型,更是发现知识创新过程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特征,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新螺旋模型,而且现实中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多种螺旋过程交互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螺旋循环过程。

作为一个初创的理论,创新空间理论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例如该模型中的人类知识类型及其相互转化的有关概念和术语,即有关模型节点和节点关系的名称过于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理论的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不过,概念和概念关系的不断澄清,正是研究工作尤其是理论研究工作的本质过程。创新空间理论目前也正在经历不断丰富、完善的自我改进过程。

5结语

作为结束语,本文提出如下两点看法: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物业主管工作的主要职责(收集5篇)
  • 下一篇:城镇人口(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