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新型农业技术培训(收集3篇)

时间: 2024-08-25 栏目:办公范文

新型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篇1

为有效提高农民培育质量,引导并鼓励新型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方向发展。近年来,民勤县以农广校为依托,整合涉农培训资源,精心打造为农培训服务平台,多措并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形成“理论培训+技术指导+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培育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民素质转型升级,为推动县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培育措施

1.1整合涉农资源,健全培训体系

为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步伐,民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培育工作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一项战略工程来抓,通过整合涉农单位的条件、师资、设备和资源,搭建了一个集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技普及和信息传播为一体的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做到了“培训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实习有场所、实训有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技术到实践、实践到应用等全方位服务。

1.2搭建培训平台,活化培训载体

为普及实用技术,县上又新增了“七个一”为农服务项目,即“编一份报纸、建一个短信平台、开一部热线电话、通一部科技直通车,办一档电视栏目、设一处科技超市和庄稼医院、设一个多媒体信息室”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无偿的为农民提供技术、政策和信息服务,有效提高了科技入户率,促进了农村实用技术普及。

1.3制定培育方案,完善培育措施

为保证培育工作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县政府制定下发了《民勤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将培育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实施内容、实施期限和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保障措施予以明确,从而保证了培育工作有步骤、有方案、有成效的推进和落实。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由临时性培训变为长期性培育,由领导重视变为了农民关心,真正使培训起到了提高农民素质和生产技术的作用。

1.4挖掘资源潜力,创新培育模式

一是实行“学校+基地”型培育模式。根据县域产业特点,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习基地,实现教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有效结合;二是采用“1+10”导师制培育模式。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选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担任培训专家,1名专家指导10名学员,负责解决培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采取“创业培训+经营指导”型培育模式。引导和扶持受训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四是实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型培育模式。在培训的同时,各产业选拨一定数量的人员免费参加涉农专业学历教育。

2培育方式

2.1扎实开展培训,全力推进培育

一是理论知识课堂培训。围绕日光温室标准化生产、病虫害识别预防、无公害生产,特色林果业建园定植、苗木生育周期抚育管理,畜禽标准化饲养管理、秸秆青(黄)贮氨化等技术以及农民创业知识和农村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对培育对象进行集中培训;二是生产实践现场培训。在生产、加工、经营等关键环节,组织农、林、牧等专业技术人员,逐乡镇、分产业、到场、入户、进园,对培育对象进行关键技术现场指导培训;三是创业能力拓展训练。通过采取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对培育对象进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创业能力;四是跟踪服务指导培训。免费为培育对象提供技术指导和创业建议服务;五是参加学历教育培训。动员、组织培育对象免费参加中央电大和中央农广校涉农专业学历教育,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2.2发挥平台优势,提供周到服务

一是发挥平台服务能力。充分利用《民勤新农村资讯》、手机科技短信、农技服务热线、农业科技直通车、《绿洲科技》电视栏目等载体,及时将政策、技术、信息传递给农民,帮他们懂政策、解难题、学技术、知信息,有效提高了培育对象综合素质;二是强化平台服务手段。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安排技术干部专人值守,不间断地解答问题农户电话咨询,对电话解决不了的问题派直通车现场解决,从而实现了服务手段多元化、服务形式大众化、服务范围最大化;三是拓宽平台服务领域。根据培育对象要求,平台从以生产技术服务为主扩大到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从解惑答疑到现场解决,在产前、产中到产后为培育对象提供一条龙服务;四是提升平台服务效果。平台技术人员通过服务情况回访,及时改进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需求;五是优化平台服务水平。服务平台的搭建运行,架起了一座培育对象与专家、政府、市场、信息沟通的桥梁,解决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为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常学习、常提高、常收益的机会。

2.3严格认证标准,强化认证监管

培育对象完成培训任务后,培训机构组织他们进行农业资格评价和认定。认定采取学员自愿申请,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委员会审查认定。凡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符合《民勤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认定标准。通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委员会颁发资格证书,备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考核由县、乡、村三级联合实施。两年考核不合格者,不享受扶持政策,三年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新型职业农民资格。

2.4加大政策扶持,助力产业发展

新型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农民培训现代化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亟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未来,就是培育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这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培育新型职业职农民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农民培训。

一、以完善教育体系为先导。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1制定培训计划

职业农民培训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有针对性,并应当配备完善的考察机制,反馈机制。这就需要以一定地区为范围(可以自然行政划分为单位,也可以地缘相近、情况相近的村镇相组合)制定系统的本地农民培训计划。计划的制定就需要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对地区实际情况展开专业的摸底调查,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此外计划的顺利实施还需要监督控制机制,要定期对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查,对工作展开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客观,要为参与培训农民制定培训档案,以作为下一步培训安排的一项参考依据,并注意进行跟踪随访。

2拓展培训渠道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培训,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农广校等教育资源,以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田间讲座等教育形式采取“校企联合”、“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协会+农户”、现场推广和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学、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加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将学生上来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济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3灵活培训方式

农民培训,对象特殊,内容特殊,应当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培训方式要务求实效。首先,在拟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评价选择。短期培训由于时间有限,很难让参与培训的学员在知识能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长期培训对于绝大部分参与培训农民来说又不现实,因此可以按农民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区分短期班与长期班。大部分群众性的学员参与短期班。但对于一部分负责人、带头人,有必要组织长期班。其次,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多方式结合。可以聘请相关专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或是进行现场展示,或是根据农民提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专场或直接进驻现场教学。还可以通过下乡讲座、科技赶集等方式对广大难以专门参与培训的农民进行普及式的培训。再次,集中式培训与咨询相结合。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的展开与主讲人的引导,很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实际问题,但是碍于有限的课堂及课下时间,有些问题主讲者无暇解决,予以回答的部分问题也回答的较为浅显。因此可以在培训的整体时间中安排集中的咨询时间,放置在集中授课结束之后,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跟踪反馈。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者的听课积极性,也能够借助培训的机会解决部分实际问题,还可以成为培训组织者了解农民目前主要面对实际问题的窗口。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这主要是针对参与脱产集中学习的农民。培训的手段多样化有利于学员对内容的接受消化,以及学习疲劳感的缓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实际状况通过照片、视频展现给学员,增强培训的生动性;主要内容文字与讲解同步,便于学员记录。并可以通过远程技术,将其他地区的成果、经验加以展示,并请当地实际操作者进行介绍讲解。

4强化培训师资

把师资力量从较为单一的劳动技能的配备上向多领域配备上转化,培训教师的素质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职业农民培训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上解疑答惑。

二、以搭建服务平台为手段。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

1优化创业环境

积极协调金融、工商、税收等相关部门对职业农民在农业科技立项、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并建立引导服务机制,为农村职业农民在土地流转、办证、办照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及时帮助他们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引导大多数农民走出种养+务工的低水平创业模式,走向一条上规模、有特色,依靠科技、文化、品牌等支撑的创业道路,对扶持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和大种养户重点扶持。

2营造创业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民自主创业的意义、作用、方法和途径,推介农民自主创业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选树一批自主创业先进典型,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利用正面效应的辐射作用促进农民自主创业,营造一种“人人想创业,人人都在创业”的浓烈创业氛围。

新型农业技术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97-01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农民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和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若干意见,结合新时期对新型技术农民的新要求,本人思考如下。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发展农业机械化必然要求配备相应的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操作手、大批农机从业人员,和适应农机作业种植人员必须通过农机教育培训来实现。也只能通过农机教育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依法办事水平,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通过培训,使农机经营主体,农机操作手,各类农机管理人员及农机技术人员能够学习农机新知识、新理念,传播农机新技术,安全使用农机,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需求,为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农机培训要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真心为农思想,以服务现代农业、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培训一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驾驶人员,以及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从业人员,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智力支持。

农机培训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现代新农机、新技术、新管理理念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农机教育培训领域,逐步形成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机培训办学特色。

要因地制宜找准适合本地区农机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把培训工作放在常用、实用机械的技术培训上来。对农机大户的驾驶员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要重点培养,真正为农村造就一批长于经营、善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1注重培训机制、培训形式和考核鉴定

1.1培训机制:采取多部门联动机制,以科协与农机中心的联合为纽带,农机化学校为培训主体,负责具体实施培训计划,课程安排。以农机监理站管理站为考试、技能鉴定、发证主体联合办学,确保培训计划顺利实施。

1.2培训形式:要实行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采取灵活的办班方式,要错开农忙时节,开展应季培训。要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培训方式。可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集市、田间地头进行实践指导,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开展科技示范服务,有效提高各类农机人员的技术水平。

1.3农机化学校要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培训后,由农机监理管理站进行考核鉴定,颁发社会公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拖拉机驾驶证》或《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2加强组织管理

2.1要切实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领导,成立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村支书辞职报告书怎么写(收集3篇)
  • 下一篇:煤矿安全生产会议纪要(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