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是广西特色民族医药,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壮族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规范文字,长期以来,壮医药主要在壮族地区民间流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才开始对壮医药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与我国其他兄弟民族医药相比,壮医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临床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医疗卫生服务参与程度,还是药物研究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促进广西壮医药快速发展,缩小与其他民族医药的差距,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值得业界认真探讨的问题。
1后发优势的概念和内涵概述
后发优势是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探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时提及较多的一个概念。“后发”与“先发”相对应,均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先发国家或地区是指现代化起步较早、先行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或地区;后发国家或地区是指与先发国家或地区相比,现代化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通常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因此,任何时期总是有先发国家或地区与后发国家与地区之分。后发优势就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因后发而具备的先发国家或地区不具备的一种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最早是从经济学领域提出来的,同样,医药卫生领域也存在后发优势的现象,后发优势理论对民族医药的发展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2壮医药后发优势因素分析
根据后发优势理论,与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苗医药等相比处于落后状态的壮医药,属于典型的后发者,因此拥有多种后发优势,目前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2.1发展意识的后发优势
发展意识是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当人们没有发展意识时,再好的机会也没用处,他们只会安于现状而不会去谋求发展。只有当人们普遍感到生存的危机和生存条件的差异后,才会表现出强烈的发展意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及壮医药工作者十分重视壮医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20多年来,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投入工作,使无文字记载,仅在民间流传的壮医药登上了我国传统医药的大雅之堂,成为我国民族医学中3个具有代表性的医学体系[1]。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正抓紧进行壮医药发展的立法,同时加大对壮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广大壮医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异常高涨,这些都将成为壮医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壮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2发展理念的后发优势
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典型,如藏、蒙、维吾尔、傣、苗等民族医药的发展历程,为壮医药提供了大量可供学习、借鉴的成果、经验和教训。壮医药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既有的理论成果,认真吸取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战略,从而尽最大可能避免其他民族医药曾经犯过的战略错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尤其是可以在总结其他民族医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有效的壮医药发展政策。有了借鉴的条件和途径,这就为创新打下了基础,借鉴和创新是重要的后发优势之一,这是一个共性。
2.3发展机遇的后发优势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各族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部委联合制定并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对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壮医药在多年发展积累的基础上,适逢国家出台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政策,这将为壮医药加快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2.4人才培养的后发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延续医术,以致一度曾陷入萧条。20世纪50年代后才开始成立部分民族医学院校,如1956年内蒙古医学院成立后开设了中蒙医系;藏医药教育虽然起步较早,如旧西藏政府曾开办以藏区各地寺院僧人为学员的“药王山利众医学院”,但藏医人才培养非常有限,直到1959年成立了“拉萨市藏医院”,才以医院为依托开展藏医药师的培养。广西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壮医药挖掘、整理,于1985年开始招收中国医学史壮医药方向硕士研究生。2002年秋季,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广西中医学院开始招收首批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生。2005年,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药学院,加大壮医药人才培养的力度,目前已招收了四届壮医本科生。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广西中医学院获得民族医学(壮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从而使壮医药成为继藏医药、蒙医药之后形成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数不多的民族医药,为壮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2.5执业资格认定的后发优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我国于1999年11月正式举行了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标志着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起步较晚,至2007年底,仅有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实施了医师资格考试。经过努力,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正式批准广西2008年开展中医类别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这意味着壮医药从此有了“合法身份”,必将对壮医药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2.6区域地位的后发优势
广西是既沿边又沿海的西部省区,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对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中国-东盟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传统医药交流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根据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的研究,壮族及壮侗语系民族(布依、傣、侗、黎、水、仫佬、毛南族)与东南亚的泰、老、掸、岱、侬等民族有着历史文化上的渊源关系,是同源异流的民族。东南亚壮侗语系十几个民族共约有9000万人口,从物质文化来看,壮侗语系各民族有很多共同之处,因而壮医药容易被东盟各国接受、认同并加以推广。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将为壮医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2.7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
俗语说:“川广云贵,地道药材。”由于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广西中草药物种基源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2位,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千种以上。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如罗汉果、肉桂、八角、金银花、蛤蚧、蚺蛇、葛根、天花粉、广豆根、广西血竭、广金钱草、扶芳藤、大黑山蚂蚁、灵香草、木棉花朵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特别是田七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受到专家的高度重视。广西已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中成药,如正骨水、云香精、中华跌打丸、金鸡冲服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百年乐、大力神等,多是在壮医验方秘方或其他民间单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提高而成。这些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中成药功效显著且不易仿制,因而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丰富的药物资源将成为加快壮医药发展的可靠保证。
2.8人口众多的后发优势
在我国民族医药体系中,有些民族的医药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但由于主体民族人口少,分布地域狭窄,限制了其使用与发展。壮族是一个有着1500多万人口的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地域辽阔。壮族群众历来喜欢运用壮医药防病治病,壮医药服务有广阔的需求空间和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壮医药挖掘、整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壮医药将成为壮族地区医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壮医药的发展。
2.9制度建设的后发优势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把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自治区于2007年成立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18个有关部门参加的自治区中医药工作厅际协调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全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广西正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制定法规、政策,早日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和《关于加快广西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及发展规划,健全中医药和壮医药管理体制,加强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构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发挥中医药和壮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大力提高全区中医药和壮医药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保持和发挥中医药和壮医药特色优势,打造广西中医药和壮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养生保健特色品牌。日益完善的制度建设必将为壮医药发展创造活力。
3发挥壮医药后发优势的思考
上述壮医药后发优势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潜在优势;同时,壮医药也面临着许多不利条件,如起步晚、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等后发劣势。因此,壮医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平台,克服“后发劣势”,实现壮医药的跨越式发展。
3.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壮医药要实现后发优势向现实的转变,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处于“追赶”状态。要追赶,就要有领导、有组织,不能任凭自身发展。而且,如果这种追赶若是重走先发展者所走过的道路,那将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状态。因此,政府在壮医药发展过程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政府可以在发展战略、体制机制上集中各种知识和信息,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利用政府的权威加以贯彻,使壮医药的发展速度更快一点。
3.2善于学习,扬长避短
对先发者的学习、借鉴和模仿,是后发优势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但这种学习、借鉴和模仿,决非完全照搬和机械复制,它是在吸收经验、汲取教训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模仿。因此,善于学习、扬长避短是壮医药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所在。
3.3大力创新,积极进取
所谓创新,是指新事物的引入而产生的新变化,可分为观念、理论、科技、制度等创新。创新对后发优势的发挥格外重要。多数具有强劲势头的后发实力地区的发展实践表明,营造和发挥后发优势,关键要将创新作为后发优势的灵魂[2]。壮医药要发挥其后发优势,必须把创新作为推动自身快速发展、缩小差距的决定性因素,着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和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族药;药性;标准化
Standardizedinvestigationonmedicinalnatureofethnomedicine
LIZhiyong1*,YANGYongqiang2,LILinsen1,LIYanwen3,LINLing1,CHENGYangyang1
(1.ChinaMinorityTraditionalMedicalCenter,Minzu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81,China;
2.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3.Instituteof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recordedtheanalysisandcomparisonbetweenthemedicinalnature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andethnomedicine(EM)Thevocabularyof"medicinalnature"wassuggestedtoindicatethepropertiesofethnomedicineBasedontheinfluenceofTCMmedicinalnaturetheoryonEMinChina,theapplicationofmedicinalnaturetheoryinEMwasdividedinto3classes,andthestandardizingprinciplesforEMmedicinalnaturewereproposedItwassuggestedthatmedicinalquality,flavor,tendency,tropism,degreeandefficiencycanbeusedfortheclassificationstandardforEMmedicinalnature
[Keywords]ethnomedicine;medicinalnature;standardization
doi:10.4268/cjcmm20161230
民族药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指导的植物、动物及矿物类药材,也包括少数民族习惯使用的天然药物,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一般以文字记载、民间习用、口耳相传的形式活跃于少数民族地区,并与我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1]。民族药(以下简称“民药”)是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药物的统称,其定义相对中药而存在。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具有与中医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相适应的特征,并结合药材自身特点,形成了四气五味、归经、功能主治与配伍(君臣佐使)等中医属性,讲究道地性、采集与贮藏、炮制后应用等[2]。
中药和民药都源于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其加工品,它们的发现依赖人类先天本能和后天生产生活[3]。每一种药物都体现了一种医学标准,这些标准有可能在不同的传统医学中是不可比较的[4],然而,包括汉民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发展史上的相互依存[5]、互融与互鉴,又促使传统医学之间形成了“理论互补、品种交叉、使用有别”的交互格局。据报道,藏汉共用的药物有300多种,蒙汉共用的400多种,共用的150多种,诃子有7个民族使用,天冬有18个民族使用……[6]。传统药物依托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形成了不同的用药理论与经验特征,或因医药理论的成型而迈向成熟[3],或仅是承接了治疗疾病原始信息的天然药物。
由中药治病多样性质和作用概括出来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能被称为中药的药性。据统计,藏、蒙、维、傣、土家、畲、基诺、回、朝、瑶、苗、黎等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也含有对药物属性的认识。基于不同传统医药理论认知,即使是基源相同的药物也可能有不同的药性表征内容,然而药物从来都是沟通不同医学体系标准的桥梁。传统医学使用的药物一直是新药发现的主要来源[7],中药药性组合规律被认为是发现药物物质基础、阐明药效特征和新药创制的重要途径之一[8],民药药性理论同样也应具相似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加强对民药药性理论的整理与规范就显得十分迫切。
1药性的概念与内涵
中药理论是指中药由取至用过程中所有相关的理论,包括采制理论、药性理论、制用理论、制剂理论及服用理论等五大基本范畴[9]。中医学认为,药性是药物与疗效有关的特征或属性[10],其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11];并概括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辩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其包括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2个方面[12]。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有2条重要途径:一是实践经验的规律总结,一是传统思维方式下的理论(气、阴阳、五行学说等)推导[9];而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源于对中药自然属性(如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作用于机体产生的效应(临床元素)等的观察与归纳。综上可知,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辨采制用”的指导性理论[13],其相对中药的其他理论独立存在,有清晰的内涵界定。
在有明确药物属性记载的民族医药中,由于语言翻译、理论基础等差异,对药性概念及内涵的定义并不一致。本文择其代表论述。藏医典籍《月王药诊》首先提出藏药六味、八性、十七效概念,《四部医典》又进一步阐明和完善[14],《晶珠本草》则将藏药的性味功效具体化,每味藏药均论述其性、味、效、品质、毒性、加工方法等。《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藏药》没有明确提出藏药属性概念,只以“藏药学基础理论”概之,《云南藏医药》将药物的属性命名为“药物性能”。当代学者提出:基于藏医五源学说的六味、八性、十七效理论,重点阐明了藏药的性质、属性及用药规律等特点,与中药药性理论有很多类似之处,基于此将其归为藏药药性理论的核心要素,并提用“药性”概之[15]。土家、瑶、黎、回医药中,亦将药物属性称为“药物性能”,土家医认为药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因其偏性,这种偏性就是药性[16];黎医认为“药物性能”与地理、气候有密切关系,阳光强烈照射下的植物药属热,生长在阴凉地方的植物药属寒性[17]。苗、基诺、壮医将药物的属性称为“性味”,基诺族的药物性味来自“看、闻、嚼”的感官认识和经验总结[18];壮药的“性味”包括药性和药味,药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不同的性质,药味是人直接品尝出的药物味道,也有据临床经验推测所得。壮医在实践中用感官识别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形、色、气味,从而形成对药物的认识[19]。
显然,民族医药对药物属性的概念用词并不统一,其内涵定义也比较模糊,中药药性概念的提出与明确也经历类似过程[12]。笔者建议,为便于我国各传统医药体系比较,并有中药药性概念与内涵研究“珠玉在前”,民族药属性的“性味”、“性能”、“偏性”、“气质”、“禀性”等用词应统一规范为“药性”一词,而内涵界定则须各民族医药在理论文献整理挖掘时进一步明确;特别建议的是要明确“药性”是对药物属性特征的高度概况,厘清民药的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并与药物的采、制、用理论区分。
2民族药药性要素组成规范化
组成中药药性的核心要素分别表征了药物的作用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作用趋势(升降浮沉)和作用部位(归经),其由药物的形、质(如厚薄、轻重、燥湿、滑腻)、气(如膻、香、臊、臭、腥)、味、色(如青、赤、黄、白、黑、紫、苍)等自然属性渐进发挥,并与药物的治病效应相呼应,构成了自然属性与效应属性融合,又高度概括的要素内容并固定下来。在对民族医药的药性知识整理中,笔者通过与中药药性理论比较,以要素组成内容与数量为标准,将各民族医药中的药性理论划分为3个类层:第1类,借鉴中药药性理论并发挥,形成本民族的药性理论体系,以藏、蒙、回、苗、维吾尔医药为代表;第2类,吸纳并使用部分中药药性理论,将其纳入本民族的理论体系内,如土家、朝、瑶、傣医药;第3类,吸纳中药药性理论,用于解释本民族的用药经验,如畲、基诺、黎医药等。
在所有药性要素中,以气味药性为各民族医药所常用,但要素组成数量、内容及与药物功效的表征联系(性效关系)略有差异。在本文统计的藏、蒙、维、傣等12个民族医药中,有土家、瑶、基诺、苗、黎、傣、蒙(称为寒热“药力”)医药设有药物的寒热属性,其或分寒(冷)、热两性,或分寒、热、平三性,或为寒、热、温、凉、平;维药与回药药性中的“四气”除寒、热外,另有干性、湿性,且部分维药兼具干热、湿热、湿寒、干寒的混合属性。藏药药性理论体系中无似中药的“四气”要素,但藏药“十七效”中有寒热、温凉对立属性。
中药“五味”药性实为七味或多味,因受“五行学说”影响,将“涩”、“淡”味分划归“酸”和“咸”,统称“五味”。不同的民族医药中,药“味”要素在内容和“味”数上也不尽相同,回药有“十二味”,藏、蒙、黎药为“六味”,维药为“九味”,土家、瑶、基诺、傣、苗药为“八味”。苗药和傣药还将鼻嗅到的药物气味单列,苗药“气(嗅)”有香、臭、腥;傣药“气”有香、微臭、恶臭与腥。民药与中药的“五味”药性及性效关系比较见表1。
值得讨论的是,导致民药的“味”要素描述不同原因,笔者认为可归咎于语义转换及感官反应的差异,对“油”(维吾尔)、“锥”(瑶)、“烈”(维吾尔)等特殊“味”要素仍须更精准描述。在性效关系上,以藏、蒙、维吾尔药的对应关系最为复杂,而土家、苗、瑶、黎、基诺医药都遵循了化简策略;性效关系是沟通药物药性与功效的纽带[26],而以药为线,寻找不同传统医药体系之间的互融会是解开民药药性本质的可行途径。
现有文献及学者已对各民族医药的药性理论进行了梳理,如藏药药性理论包括六味、八性、十七功效[15],维吾尔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性、四级、九味,傣药药性包括五性、四气、八味等。笔者发现民药药性理论中存在要素内容涉面较多,要素机制宽杂的现象。如苗药药性理论包括三性、八味、入架、走关理论,又有五性、公母性、属经、十七质征(黏、糯、沙、硬、松、散、滑、腻、绵、脆等)理论[23],审其“五性”实为对药物来源(水、土、岩、矿、动)的分类,“公母性”反映了苗药的阴阳属性,“属经”(热、冷、快、慢、夜五经)是对苗药适应症的概括,“十七质征”是对苗药材质属性与服药注意的归纳。再如蒙药药性的“六味”理论除有单味6种外,还涉复合味46656种,“味源”由土、水、火、气、空“五元素”二素合成一味;“味能”除了有对“三根”的“赫依”、“协日”、“巴达干”总能外,还有各味对应的细化效能;蒙药“八性”在“六味”之中,且因生味元素不同而“八性”成分含量有别;“十七功效”与“六味”及“八性”也有量化的对应关系……[27]。
从中药药性概念和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药性要素组成的高度概括及关系简化,更利于对药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民药理论形成中对其他传统医学知识的吸纳[2830],导致药性理论的多元表达,如维吾尔药理论的药性分级、蒙药药性“分值”划级等现象可能有受域外文化影响。当代的民族医药,不论是医药理论整理还是复建,笔者都提倡医理的二次重构与提升,不以变更传统知识所依托的哲学“内核”[31]或向中医“归一”化为目标,对传统知识做必要的取舍。对民药药性理论的规范化,笔者提议可遵循以下原则:①“寒热”和“味”药性在传统医药中具有通识性,应以中药“四气”、“五味”药性为参照,统一其要素描述,据此可对无药性理论的民药进行“赋值”;②在各自传统医学理论或经验框架下,按作用基础、作用趋势、作用部位和作用效力分类,科学划裁要素内容;③对药性理论中的性效关系和要素关系要降维化繁,提高实践操作性,合理降低理论冗余。
3中药与民族药药性要素分类
当今科学技术正深度介入并变革着医药领域,“民族医药理论与经验特征讲清楚”应是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要原则[32],而药性理论因其是“药”“理”结合、沟通医理与用药实践的桥梁,有助于对传统医学理论本源的追溯,或通过比较和“求同解异”,有利于传统药物研究创新。国内已有学者根据民药药性特征进行用药规律研究[33],并在积极搭建包括药性、基源、功效、临床应用等信息在内的民药基础数据库[34],因此,有必要纵观中药、民药药性理论,统一药性要素分类标准,为不同传统医学体系下的药性特征研究奠定基础。为此,笔者在分析与比较中药和民药药性理论基础上,提出以“药质(气)”(medicinalquality)、“药味”(medicinalflavor)、“药势”(medicinaltendency)、“药属”(medicinaltropism)、“药力”(medicinaldegree)、“药能”(medicinalefficiency)为划分依据,实现对中药及藏、蒙、维、傣等12个民族医药的药性要素分类,结果见表2,该分类标准及概念见表3。
综上,任何一种医学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发展,正如倡导中西医学结合一样,我国各民族医药之间也需要合和与互通。对民族药药性理论的整理与规范化探讨,旨在从宏观层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药性要素及分类标准,或仍需深入讨论;但“引玉”琢器,期冀由药物所承载的药性理论能成为沟通不同传统医学体系的衔接点。
[参考文献]
[1]李志勇,李彦文,庞宗然,等民族药特色与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5):17
[2]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等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1):26
[3]骆和生中药起源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1):15
[4]RuipingFan,IanHollidayWhichmedicine?Whosestandard?CriticalreflectionsonmedicalintegrationinChina[J]JMedEthics,2007,33(8):454
[5]李志勇,李彦文,崔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简史[J].医学与哲学,2011,32(7):78
[6]韩立炜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谈民族医药基础研究的特色与创新[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379
[7]HongLiya,GuoZhiyong,HuangKunhui,etalEthnobotanicalstudyonmedicinalplantsusedbyMaonanpeopleinChina[J]JEthnobiolEthnomed,2015,11:32
[8]王耘,张燕玲,史新元,等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798
[9]张立平,汤尔群中药药性理论源流和内容范畴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4,9(8):998
[10]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
[1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4
[12]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J]中医杂志,2010,51(4):293
[13]金锐,张冰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药性形成的多源性[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11):1198
[14]郑进,祁继光云南藏医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20
[15]王学勇,吾布力・吐尔地,赵保胜,等藏药药性理论探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7):1199
[16]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57
[17]钟捷东黎族医药[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92
[18]杨世林,郭绍荣,郑品昌基诺族医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8
[19]梁启成,钟鸣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6
[20]覃迅云,罗金裕,高志刚中国瑶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7
[21]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中国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22]佟海英,高学敏,王淳,等中药与蒙药药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5):606
[23]李飞雁,顾浩,郑虎占,等苗药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比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812
[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2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傣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6]肖斌,王耘,乔延江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31
[2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蒙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28]MaZhiqiao,HuHao,HeTiantian,etalAnassessmentoftraditionaluighurmedicineincurrentXinjiangregion(China)[J]AfrJTraditComplementAlternMed,2014,11(2):301
[29]PaoloRobertidisarsina,LuigiOttavianiJoeyMellaTibetanmedicine:auniqueheritageofpersoncenteredmedicine[J]EPMAJ,2011,2:385
[30]BernsteinJA,StibichMA,LeBaronSUseoftraditionalmedicineinMongolia:asuvey[J]ComplementTherMed,2002,10(1):42
[31]麻勇斌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缺陷[J]贵州社会科学,2006(1):29
[32]周文斌,林力,李志勇,等土家药天珠散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668
关键词民族医药独特魅力挑战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而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我国的南部、西南及西北等边陲地带,由于历史、地理、气候、民族习惯、疾病种类、用药方式的不同,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及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许多医药经验和文献著作,有的还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医药理论和应用方法。由于历史原因,汉族人民在中国是主体民族,所用药物习惯用“中”字,故称中药或是中草药(“草”字,追其本意有民间用药之说),在我国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今天我们所称的民族医学只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医药学体系或医药知识经验。近年来民族药的发展可谓是“一枝独秀,异军突起”,经过多年来的发掘整理,约有30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得到系统整理,其中尤以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傣医学以及壮、苗、瑶、彝、侗、朝鲜、土家等民族医药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弘扬民族医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着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各个民族的文化领域,既有互相交融、渗透、共通的普遍性,也有因基原、个性和特色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性。我们弘扬民族医药是出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当前,国际国内对传统药物的民族特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哈佛大学著名中枢神经天然产物研究家舒尔茨在1968年提出,综合人类学、考古学、史学、语言学、社会学、比较宗教学诸方面的知识来寻找新的天然活性物质的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的科学称为民族药物学。此后,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相继成立了民族药研究所或研究中心[1]。1979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第三世界应更大限度地利用先辈用草药治病遗留下的丰富遗产。1982年他又组织摄制组赴墨西哥、印度、埃及、中国、肯尼亚等国拍摄科教电影《绿色药物》。这些都标志着人类对药物认识的日益深化。
正如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样,无论中国还是世界的其它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民族药就是中国医药事业一朵璀璨的奇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繁荣兴旺的体现,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发展创新的源泉之一。
2民族药的独特魅力
医学的本质,是对人体生命的认识能力和保护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且也是历史经验积累的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文化丰富的同时,病痛却如影随行,不少疑难病成了人们的头号杀手。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从少数民族中的一些长寿者身上,从一些民族医和民间医生治愈了不少的实例中,首先发现了不少科研的题材和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可能。
如藏药中“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七十味珊瑚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如意珍宝丹”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仁青常觉”、“五味石榴丸”可治疗胃肠道疾病;“乙肝健”、“九味朱黄丸”可主治肝病等。傣药的“雅暖”(睡药)、“雅烘”(熏蒸药)、“雅喃”(药浴)对治疗风湿骨痛、偏瘫、痿软、中风后遗症、顽湿癣疹、皮炎等有显著疗效。蒙药“扎木萨-4汤”古方中筛选出了具有明显疗效的降血脂活性成分组成新方,命名格根饮片剂;通过对古方“阿如拉-3味”的研制,制成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功能的新药“嘎格日―塔布”注射液等,这些古方中开发的新方,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都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苗药“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苗医药不分家,就地取材,药物应用方法及剂型较多,简易灵活速效,如口含剂、香囊剂、熏洗剂等,一病一方,以单验方为主,以伤科称著,临床疗效卓著[2,3]。
除此之外,民族药有着丰富的药用资源,没有受到环境的污染,许多还是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如青藏高原拥有大量的药物资源,是当今世界颇有特色的药物种质基因库,藏药1660余种,其中植物药1461种,隶属于200种,870属,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致使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具有高含量、高活性、无污染等品质。民族医药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理论基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丰富的药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中医学上的困难和不足,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面向世界,迎接挑战,促进民族医药学的发展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西南、西北、边疆和贫困地区,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使当地的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得到宽容宁静的藏身之地。目前,各地方政府把民族医药的开发列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虽说这并没什么不好,但由于存在药品生产标准的制定滞后于药品生产,对野生资源不加保护的盲目的掠夺式的开采,以及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认识不深刻,导致对药用植物的利用率不高的现实,致使野生资源急剧下降,甚至有的品种已濒临灭绝。应当实事求是,加强研究,合理利用,这对西部地区民族医药的开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民族医药的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成为我国医药文化繁荣发达的标志,也将为发展世界传统医药提供新鲜经验,为各国替代医学提供广泛的选择。
4结束语
人类为全面适应现代社会与文明发展需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获得空前提高,民族医药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弘扬民族医药要在把握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伴随现代科学和技术进步,使整个民族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和升华,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现代科学水平的科学体系。深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新世纪的民族医药学将显示以下特征即:国际共享性,为世界大多数人所认识与应用;不可替代性,在当今的卫生保健及在预防、医疗、康复等方面显示出更大贡献;显示科学性,逐渐脱思辩与推论,在理论、实践与方法等方面均显现其现代科学特征,使其得到科学阐明与广泛应用;呈现开放性,使中医学成为主体发展与开放兼容系统;显示发展性,不断涌现出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
民族医药在今日中国的存在,既是历史文化的余荫,又是返朴归真的新声。它的继承与发展实际上是由它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我国民族医药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还需共同努力。为使我国的民族医药得以发扬光大,我们还需几代人的继续探寻,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胡世林.国外的民族药.1982年全国民族学术会议论论文集[M],1982,12(内部印刷).
2丁月芳,李峰,杨红.我国民族药研究略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7)1,20~22.
中国的传统医学分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是中医学。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其次是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称为民族医学。还有一部分既无医学理论体系,又无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间草医草药,一般称民间医学。
根据近几十年来的发掘整理,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资料约30余种,例如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壮医学、苗医学、傣医学、瑶医学、彝医学、土家族医学、侗医学、朝鲜医学、回回医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扶持。这就要求在发掘、整理、总结、提高民族医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
目前,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逐步得到全面整理,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经验也用汉文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全国现有民族医院157所,共计床位6492张,门诊部359个,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有高等医药院校。
在中国,民族药生产已成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亮点。藏、蒙古、维、傣、苗、彝6个民族分别有自己的民族药生产。现有民族药成药的生产企业130多家,允许生产的药品国家标准865个,其中非处方(OTC)200个。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18个。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创造和医药知识的积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①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三个部分。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仍然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当然代表。民间医学是指无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民间的医疗、养生习俗,单方验方和简易医术。民族医学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CHINAMEDICALASSOCIATIONOFMINORITIES)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学术团体。
中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国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散在民间,而且有日益衰颓的趋势。80年代以后,国家采取了发掘保护利用的政策,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此后,全国民族医药事业有了比较快的恢复与发展.
民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各个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过重要贡献。由于各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状况不同,其医药创造和医药成就也各有千秋。例如,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日照强烈,多风,气候多变。人们长期以游牧为主,肉食居多,燃料缺乏,高原病、高血压、中风、肺心病、风湿病、肝胆病、肠胃病比较多,藏医药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经验相当丰富。诊断上验尿诊断是一大特点,治疗上藏药浴疗法很受欢迎。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蒙古草原,逐水草而居,世称马背民族。蒙医学全面吸收了藏医药的基本理论并与蒙古原来的传统医药经验相结合,许多医学理论和方药都与藏医相似。尤其对于骨伤、脑震荡的治疗有很好的传统疗法。近几年对白血病、牛皮癣、甲亢等专科疾病的治疗均有特色。维医是维吾尔族人民的医学创造。早在丝绸之路繁华的年代,受到阿拉伯医学的影响,吸收了西域诸多民族的医药经验。如今在治疗心血管病、胃肠病、男科病、白癫风等方面疗效显著。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院皮肤科年门诊量达28000人次,其中白癫风占60%,总有效率96.6%。瑶医以治疗肿瘤(例如肺癌、肝癌、胰腺癌)和红斑狼疮著名,用的都是从广西采集的瑶药。傣医历史悠久,古代的贝叶经中就有许多用老傣文写的医药典籍,对治疗感冒、胃肠病、食物中毒、关节病、妇科病很有经验。苗医是草药知识最丰富的民族之一,素有“三千苗药,八百单方”之称。村村寨寨几乎人人识药,户户学医,尤其对妇儿科疾病、骨伤、虫咬蛇伤、皮肤肿疖、瘴岚秽浊诸病均有显著疗效。彝医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凉山。著名的云南白药就是彝药。彝医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创伤、各种眼疾均有较好疗效。壮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善治痧、瘴、盅、毒、风、火、湿诸病,最近出版的《壮医内科学》,记载了治疗咳嗽、气喘、咳血等40种病症,诊断以目诊、甲诊见长,壮医灸法、针法、刮法、薰蒸法都别具一格。
总之,民族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医药宝库,是民族民间医药的总汇,斯医斯药,均祖祖辈辈继承而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但由于广大汉族地区过去对它了解不多,常把它当作远山的神灵,人为地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其实,任何医学体系都是全方位地面对生老病死的,民族医药的长处,仍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它的许多疗效是完全可以和其他医学媲美而一争雄长的。
民族药产业成为医药经济的特殊门类
中国民族药企业的出现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时期。当时自治区藏医院(它的前身是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门孜康”合并而成的拉萨藏医院)因门诊量增大,医生不仅要在门诊看病,还要自己动手配药、粉碎、制丸、包装甚至发药。为了满足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196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医院扩建藏药厂,同时派专人到北京同仁堂学习先进的制药技术。1982年,由中国药材公司筹划并投资,在内蒙古的通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蒙药厂。1996年,由江苏省投资近7000万元在拉萨援建了现代化的自治区藏药厂(今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传统藏药进入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形势的鼓舞下,一批民营的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如奇正藏药创办于1993年,金诃藏药创办于1996年。至目前为止,全国的民族药企业约130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类民族药,2003年销售约50亿元。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藏药和苗药。目前全国有藏药企业25家,包括13家,青海9家,甘肃2家,云南1家,另有18家中西药生产企业中也生产个别种类的藏药产品。2003年藏药年总产值10亿元。③苗药生产集中于贵州省,全省有苗药及其他民族药企业70余家,生产品种154个,产值占全国省医药总产值的40%,2004年产值约25亿元。
总的来说,我国民族药的发展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民族药企业大都是新兴企业、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西部企业。其特点是:一是资金少,起点低,基本建设和GMP改造动用了大量资金,当前的开发能力有限。二是药品销售主渠道不畅,进入医院还比较困难。2000年版《医保目录》进入民族药47个。2004年版《医保目录》扩容以后,中成药品种增加98%,西药品种增加42%,民族药品种没有增加,仍保持原来的47种。三是民族药的宣传工作非常薄弱,许多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群众不了解,术语看不懂,说明书无特色,大部分中医和西医对民族医药学习掌握不够,因此也就不会使用和很少使用。四是药材资源制约,部分药材比较紧缺,需要大力保护,把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濒危品种,更要大力养殖种植,建立基地。民族药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兴医药产业群体,在理论指导、处方组合、新药开发、生产工艺等方面有许多特点,在西部大开发中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它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
结束语
人类历史已有200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医学史只有几千年。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人类活动早期的医药知识现在已无从查考,但从中国古代神农氏采药,“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及大量古典医籍来看,医学的发展都经历过一个医巫不分、神药两解的时代。这是医学的童年,也是我们今天对祖先的医学创造的零星记忆。以后有了比较系统的传统医药。目前,我们正在“总结提高”和“充分发挥”上下功夫,使中医学和民族民间医学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部分文字有删节)
参考文献
①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传统医学战略》,中文版(非卖品),第1页。
②金炳镐、龚学增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习纲要,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34页。
③奇正集团,中国藏药产业研究报告(内部资料),第14页。
[关键词]民族民间医学;口译;翻译;中医;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1-0077-03
[基金项目]2013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QN201305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莺(1979―)女,云南中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医翻译、对外教育;蒋舒(1980―),女,云南大理人,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王羽(1982―),女,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民族民间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民族民间医药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增多,各类会议频繁,既促进了传统医药迈向国际化的步伐,又增进了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和从业者的交流,是传统医药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环节。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有26个世居少数民族。200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随着云南“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确定,次区域国家间民族民间医学的交流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际会议是促进民族民间医学交流的重要形式,它往往是该领域交流成果的集中展示。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省卫生厅、云南中医学院等医疗政策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推动下,“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六届,除两届由泰国举办外,其他四届都在云南,中国已经成为该交流会的主要承办国。交流会有来自中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卫生部官员、传统医药研究人员和民族民间医生代表参加。会上,各国代表共同深入探讨了区域内传统医药领域研究成果,通过构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在区域内国家间进一步拓展传统医药教育、产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和国际会议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翻译的水平高低,翻译不仅关系到能否充分实现两种或者多种语言的顺畅交流,而且还代表了主办方的国际形象。鉴于笔者在多次交流和会议现场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拟就“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框架下民族民间医学口译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并就此提出意见和对策。
一、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
在翻译中,口译指的是为各类双边或多边正式非正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国际会议、领导人会见、外交会晤、商务谈判以及各种研讨会等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的专业语言服务。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1]民族民间医学口译自然也包括在内,它主要是为民族民间医学国际交流和国际会议、论坛等目的提供的语言服务。就目前而言,民族民间医学口译的主流语言还是英语。
口译主要包括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两种工作模式。不论口译员从事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都必须在具备相当高的外语水平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专门培训才有可能掌握相关技能。然而外语语言水平高不等于翻译水平高,同样,书面翻译能力强也不意味着口译能力一定强。因此,口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语言天赋、文化素养,广博的知识,极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条件,优秀的口译人员可遇而不可求。在民族民间医学国际交流中,口译工作多由英语教师或学生等担当,由于安排多出于临时性考虑,大多数口译员对于民族民间医学所涉及的学科没有太多了解,口译的质量和标准很难保证。
同时,社会和传统医学界普遍对民族民间医学口译的难度和要求认识不足,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匮乏,高素质的口译人才更是难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框架达成以后,作为云南省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代表,云南中医学院先后承办了首届“傣族医药国际学术会议”(2005年)、“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会议”(2006年)、“民族医药发展论坛”(2010年)以及前面提到的四届有中国、泰国、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参加的“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2007―2013年)。[2]在这些频繁的学术以及民间交流活动中,举办方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口译人员在会谈、洽谈以及各方达成共识乃至签署实质性协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素质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各方进一步加深交流,获取更多成果的制约因素。
二、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缺乏的原因
随着中国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交流领域的不断扩大,国内各个领域举办的国际会议、展览、论坛等活动的增多,口译人才供不应求,甚至被政府部门列为“二十一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民族民间领域艰深的语言,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令即使优秀的口译员也望而生畏。民族民间口译人才必须同时具备英语语言、中西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翻译学、西医、中医诸多领域的广博知识,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这都是难以企及的高目标。英国中医英语翻译家魏遒杰(NigelWiseman)谈到中医英语翻译时说:“Chinesemedicineisdifficulttotranslate,andtherearefewpeopleableandevenfewerwillingtodo.”[3]民族民间医学的翻译在此基础上则更进了一步,难度也更大。
就笔者收集到的情况分析,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缺乏的原因如下:
1.作为从传统中医学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学科,民族民间医学的翻译实践与研究尚处于真空地带。
相比中医翻译和研究蔚然成风的状况,民族民间医学翻译实践与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口译自然更是真空。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框架下,云南虽然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很多跨境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医学资源和医疗形式,但是目前专门从事相关资料的翻译和国际交流口译工作的人员却几乎没有。
2.中医药大学等教育机构还未能够意识到培养和储备民族民间医学翻译专门人才的紧迫性,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未能够根据民族民间医学的发展趋势将口译人才培养和相关课程纳入课程建设计划。
由于重视程度未能跟上民族民间医学国际交流实际需求的增长,口译人员的缺位自然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目前设有英语专业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虽然培养了部分中医英语翻译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医翻译和口译教学与实践的需要,但是,民族民间医学从中医分化出来以后,相关语言翻译类课程建设尚未跟进,以致出现口译人才的真空。
3.教育规划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还未注意到民族民间医学的兴起在传统医学国际交流方面的巨大潜力,因而未能有针对性地从政策角度加以引导和扶植。
政策的缺位无法根据现实需要对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培养提供引导和支持,使得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仍然处于未开发状态,这与国外对民族民间医学的重视形成鲜明对照。政策的缺位也严重制约了民族民间医学口译的发展,既不利于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发展,也减缓了民族民间医学走向世界的步伐。
三、促进民族民间医学口译发展、提高民族民间医学口译水平的对策
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要彻底转变目前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匮乏的现状,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和相应政策的扶持。
首先,教育规划部门应意识到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民族民间医学的发展必将会由中国传统医学中分化出来并且引起国际关注。以云南为例,民族民间医学近年来频繁的国际交流活动和会议本身就说明其正在成为新的热点,与之相适应的翻译尤其是口译却尚未起步。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在向外推介具有强烈本地特色的民族民间医学的时候,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到翻译和口译人员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从政策角度加以引导和扶持。只有两者同步发展,才能满足民族民间医学走向世界的需求。
其次,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开展民族民间医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部门,也有专业人才优势,可以以此为依托,培养适合“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需要的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房慧在《云南-东盟高级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从四个方面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即“培养目标要正确定位,培养规格上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在培养过程中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评估机制上要大力推进改革”[4]。
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中医、民族民间医学、英语语言学等专业人才,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更是申报和建设了“傣医学”“中医西传学”“中医人类学”“中医文化学”等学科和基地,其目的也是在传统的中医学科之外另辟蹊径,寻求多学科优势的整合,给传统的中医学科研究带来新的活力。
而学校在口译方面也具备较好的人才资源,主要包括外事处的翻译人员,有翻译经验的英语教师,其他相关部门有出国留学经历、口语较好的教师和行政人员,还有口语优秀的学生。在明确培养目标以后,结合各自专长,通过课程建设和优化,可以形成一支稳定和高水平的翻译队伍。经过国际交流活动和国际会议的锻炼,翻译队伍可以获得快速成长。
第三,重视口译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李照国强调对中医英语翻译而言,译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因此,译者的个人素养往往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表达的贴切与准确,以及信息的重新组织都有很大的影响。”为达到“忠实”的原则,译者需要对源语信息重新组织并以符合目的语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意义上的对等。因此,“译者自身的修养,对原语和译入语的驾驭能力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5]。从意识到培养民族民间口译人才重要性的时候开始,作为口译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我们就要有这样的理念: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以培养一流的民族民间口译人才为目标,提高译员各方面的修养和语言造诣,为向世界介绍和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医药文化尽一份力。
四、结语
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下,从云南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的具体情况来看,民族民间医学迅速发展,各层次国际交流活动频繁,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主要原因是该领域的口译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民族民间医学国际交流的发展需要。要彻底转变目前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匮乏的现状,适应“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框架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和相应政策的扶持,高等中医药院校由于其在民族民间医学科研、教学、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应该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积极培养民族民间医学口译人才,为向世界介绍和传播民族医药文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目的,促进我们宝贵的民族民间医药文化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5.
[2]李玛琳,等.抓住机遇不断彰显云南中医学院办学特色[J].中医教育ECT,2012(1):18.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15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