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改行盲目跟潮
没有一个行业是永远的热门。不考虑自身专长和兴趣,即使应聘成功,也难以长久。每一次换行都必须从新手做起,知识和经验难以积累,也很难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这里还要提醒广大的应届毕业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毕竟学以致用者轻车熟路,较非专业者容易上手得多。随意改行意味着没有职业目标,难有发展。
不加分析盲目听信
据统计,约有50%的跳槽是为了追求高薪。通过跳槽能让薪资上个台阶固然是好,可是为了一两百块跳槽就显得过于草率。求职者如果不加分析,就会轻易入瓮。有的人在跳槽时只盯住薪资,不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得不偿失。盲目听信者往往会迅速再次跳槽,进入恶性循环。企业认为这样得求职者做事草率,难堪大用。
意气用事盲目跳槽
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盲目跳槽。
急于求成盲进忙出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晋升。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则不达”。经验和能力都需要日积月累。来到新的环境,光是获得领导和周围同事认同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晋升机会的获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现代成功学认为成功更多的取决于情商和逆境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智商了。要把潜力转化为能力,实力转化为地位,切忌急于求成,频繁跳槽,况且好企业一般都比较看重员工的忠诚度,频繁跳槽乃大忌也。
1、知己知彼:查阅与目前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明确自己是否受到违约金或竞业壁止等条款影响、离职手续办理难易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
2、尽可能收集新公司的信息以及可能要求自己提供的项目,做到有备无患;
3、设计简历:准备一份职业化的简历,你可以寻求职业顾问的帮助;
4、有时候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能力,使用猎头公司应聘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5、递交辞呈:向原公司递交辞职信,做好离职过渡期的安排。记住千万在拿到“OfferLetter”以后再递交辞职信;
6、与人为善:虽然你应聘成功了,虽然你可能“痛恨”原来的公司,但是也不要在背后恶言冷语,你哪天还会“用”到原来的公司,这谁也说不准。
1、跳槽的核心在于积累
很多人认为,跳槽是提高工资的必要手段,也有人认为是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但在我看来,跳槽的价值在于为自己积累职业资本。作为猎头顾问,我们每天经常会看到上百份简历,更多的时候感觉看简历就像文章,我们努力寻找文章的脉络和线索;挖掘亮点;体会作者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他想干什么?他能干什么?。。。如果一个人一直在不停地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之间跳来跳去,如果一个人不停地用各种技术重复一些无法体现技术含量的小项目,说实话,这样的简历,工作时间越长,越会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还有一些简历的作者喜欢在前面所讲的这些枯燥的脉络上人为地加以升华,冠以一些项目经理,技术总监的头衔,如果说前者给人的感觉仅仅是枯燥和茫然,令人惋惜的话,那么后者则有些拿着鸡毛当令箭,令人厌恶的感觉了。虽然软件行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不管怎么样也已经三十几年了的时间了,对很多概念的认识已经逐渐地清晰了,比如技术管理是什么?技术咨询的范畴如何?哪个方向需要技术专家等等,正是这些行业的共识为我前面提出的几个发展路径(见前文)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当然随着技术发展逐渐细化和深入,在这些主干上会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分支,但大的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就像一个孩子是否已经长大,是否可以作某些事情了,很多时候社会认知并不以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很多指标是我们大家都很明确的,最基本的比如他的年龄,他受教育的时间等等,当然也并不排除个案的情况,但我想我的文章是写给大多数平凡的劳动者的,对于奇才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言归正传,对于大多数平凡的技术人员而言,如果希望自己人生的文章更加精彩,那么跳槽是必要的,但跳槽的目的关键在于为自己积累素材,蓄积向上的能量。
2、把握跳槽的时机
那么在具体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可能的诱惑,怎样把握更好呢?我希望能够通过对我经手过的诸多案例的分析,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1)刚刚入行的人两年以内应该适当控制自己跳槽的欲望
这里提到刚刚入行的人员只的是已经进入到软件行业的技术开发人员。目前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很多,不再这里分析。其结果是可能很多学生在北京找到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一些中小型公司或者是一些外包公司,工资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入门一般1.5-2K,有些外包公司可能多一些可以到3-3.5K,对应届毕业生而言,这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但因为这些公司的项目技术含量普遍不是很高,所以很多聪明的学生干个半年该学得就都会了,于是就开始有些躁动,感觉自己已经有经验了,自己的工资应该翻倍了,的确一到两年的初级工程师北京行业内平均的工资标准在4-6K,乍一看,从3K到6K确实是一种翻倍的感觉,在原公司肯定升不了这么快,所以如果哪里能够给到这个水平就去哪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就像我们学写字一样,“一”“二”“三”很容易学的,如果这时候你就觉得都学会了,换个地方想学到“四”的写法可不是那么容易啊。其实现在有一些大型的外包公司的确是最好的实训基地,不仅仅在于他们有完备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标准的开发环境,而且他们各种类型的客户和项目机会也很多,有些有质量的项目肯定是不会交给应届毕业生去做的,但如果你踏踏实实作了一段时间,并且认认真真的耐住寂寞,坚持学习,作为“经受住考验的老员工”,你很可能会有比别人更多的见识机会,然后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逐渐清晰之后再考虑发展的时候,目标会更加明确,把握机会的能力也会更强。正如易经第一招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潜龙勿动!人生的智慧啊。
2)不要指望通过跳槽来寻求转行
在和候选人沟通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些候选人跟我说:我不想再做这个行业了,不想再做开发了,我希望能够换一个方向。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觉得比较遗憾,要知道,猎头人员为什么会找到你,毫无疑问,是因为你过往的经历很有价值,但你却不想干了,这个时候我建议大家首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真了解你要转的那个领域?你是否做好了从头开始的准备?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应聘新的岗位?当我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经常劝告候选人,如果你真想转,就暂时不要考虑跳槽,可以在原单位寻找转型的机会,并且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在通过跳槽的方式在新领域里寻求突破,这样做更加现实。比如如果想往管理方向走,那么在原来的单位可能会更快的提升为项目经理;如果你想往市场方向转,那么在原来的公司的人际结构可以使你更方便获得和客户接触的机会等等,如果你在本公司尚且都找不到可以转型的机会,你觉得在人才竞争惨烈的社会招聘中就能有奇迹发生吗?
3)想明白在考虑跳槽
前面讲过的几条经典职业发展路径(见前文),其实都是在科学的跳槽中逐渐成型的,这里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不同路径的技能积累和机会选择。
A.技术路线
任何一个刚从学校走出来的人都不可能马上接触到复杂的技术,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那你会更加幸运,成长的会更快;如果很一般也没有关系,那么你会有更长的时间来熟悉各种技术,打好基础,基础越扎实,准备越充实,以后发展就会越容易。
对于走技术路线的人,越早确定自己的技术兴趣点越好。技术是在项目中得到不断锤炼和发展的。但因为项目类别千差万别,所以企业一般在招聘的时候不会太刻意的要求相关行业的经验,而会比较看重技术本身,这就给走技术路线的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开放的发展机会。因此作为开发人员自己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可以不必在乎公司大小,行业和项目类别的转换,而应该更加注重项目类型,使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比如通信,金融,互联网,网络安全,网络游戏等行业里都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走技术路线最为重要的是技术方向要尽可能专一,而且要在自己的简历里清晰地体现这一点。这样虽然可能使你的就业范围窄了,但在某一个方向上可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就越大。比如当我们想找C++的人,我们就不希望这个人在简历中写什么都会,什么都做;还有更细的,比如Javascript,ajax等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接到的猎头需求在技术方向上有越来越细的趋势,但又总是在时时变化的,所以走技术路线需要必要的执著,不管市场是冷是热,执著于自己的兴趣,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和积累,不用着急,早晚有公司拿着高薪登门来请你的。
B.管理路线
走管理路线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在原来的公司尽早地获得项目管理的机会,这点前面说过了,不太容易在跳槽中获得这种提升。第二点就是要一步步寻求往大公司跳,如果英文好的话,可以考虑通过小外企进入大外企的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这条路线而言,不宜频繁的跳动,要想好,看准,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的时候要抗住诱惑,不要因为是朋友的邀请,不要因为是一时的高薪,更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让自己所在的公司越来越小,活动范围越来越窄,那么时间越长,偏离的就会越远。
大公司很官僚,自己的价值体现比较有限,遭遇发展瓶颈等都是常见的大公司病,也是离职的几个主要原因。其实更主要的还是诱惑太多,拥有大公司背景的候选人对于很多的中小型公司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人才,而大多数快速发展的中小型公司通常都比较会讲故事,也肯出大价钱,很少有人能够扛出如此的诱惑而过早的离开大公司的'环境,或者放弃往更大公司发展的机会,都是比较可惜的。当然这里不包括有真正创业热情和执著信念的创业者,对于创业这个话题,我们后面再讲。
因此如果抱定今后走管理路线的话,就要积累自己的身价,而身价是由一系列有社会普遍认知的大品牌,大后台构成的,而不是那些看似炫目,其实不名一文的所谓的“title”。
C.市场路线
市场路线和管理路线相似,唯一有些不同的是,对很多开发人员而言,售前或者顾问的工作意味着一种转型,转型需要机会,也会存在风险。对于软件开发这样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而言,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确不喜欢编程,对管理也没有多大兴趣的话,可以考虑转型,但要越早越好。我见过一个做项目实施的候选人,已经做到很长时间了,工资也上万了,却发现这个方向没有意思,没有发展,想回头做开发,还毅然去培训学校从新学习了一番,但后就业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其实像他这样的情况,如果能尽早的从售后转向售前,进而往咨询顾问方向发展会更好一些。据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说,转型要早,早转型,早适应,那么在选择跳槽目标的时候也可以更加明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