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整理2篇)

时间: 2024-10-14 栏目:办公范文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范文篇1

(1.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5;2.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00)

摘要:试验以川鄂连蕊茶品种天山粉(CamelliarosthornianaHand.-Mazzcv.Tianshanfen)一年生播种苗为供试材料,以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河沙为盆栽基质材料,设置9个配方,并以常用基质配方珍珠岩∶泥炭=1∶2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川鄂连蕊茶营养生长的影响,结合基质理化性质分析,筛选川鄂连蕊茶最佳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河沙=3∶2∶1的基质中生长,川鄂连蕊茶的苗高达到38.67cm,苗高年增长量达22.25cm,与其他配方差异明显,而与对照差异不大。因此,可以使用园林废弃物代替泥炭用于无土栽培,即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为园林废弃物增加了新的利用途径。

关键词:川鄂连蕊茶(CamelliarosthornianaHand.-Mazz);无土栽培;基质;园林废弃物

中图分类号:S685.14;S317;S7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395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32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586);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项目(CX201404;CX201335)

作者简介:谢焰锋(1985-),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育种研究(电话)15172511433(电子信箱)xieyanfeng33@126.com;

通信作者,许林,女,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园林植物育种与林业生态研究(电话)027-87518860(电子信箱)xulin@wuhanagri.com。

无土栽培是将作物直接栽培在一定装置的营养液中,或者栽培在充满营养液的用沙、蛭石、珍珠岩、煤渣、岩棉等非土壤基质材料做成的栽培床上,因不用土壤,所以称为无土栽培[1]。盆花生产是花卉产业化的主要内容,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土壤栽培方式,由于其质量重,对微生物、病菌等无法控制,严重影响了出口及运输。因此,采用无土栽培已成为盆栽花卉的必然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落叶以及修剪废弃物的数量也逐渐增加,这些都给自然环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污染[2],充分利用废弃物做栽培基质已成为城市园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在各类作物中都有广泛的应用[3-5],而且其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是在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中的研究较少[6-8]。川鄂连蕊茶(CamelliarosthornianaHand.-Mazz.)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连蕊茶组(Sect.TheopsisCoh.St.)常绿灌木,是优良的芳香型、密花型育种材料,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园林应用价值[9]。目前川鄂连蕊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群、生殖力、繁育及花粉等相关方面[9-12],缺乏走向市场的实用性技术。试验以课题组选育的川鄂连蕊茶优良观赏品种天山粉(C.rosthornianacv.Tianshanfen)为试材,以园林废弃物为主要的无土栽培基质,探讨不同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对川鄂连蕊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川鄂连蕊茶的市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开始于2011年,在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茶花植物资源圃进行,采用本单位选育的川鄂连蕊茶优良观赏品种天山粉(审定编号:鄂S-SV-CR-007-2009)种子播种,培育一年生实生苗。2012年3月,选取规格均等的健康植株幼苗,将根部泥土冲洗干净,然后剪去残根,种植于15cm×15cm的黑色育苗袋内,育苗基质自配,每袋1株,浇透含多菌灵2000倍液的定植水,于2012年3月29日上盆定植。

1.2试验设计

试验将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河沙3种基质按体积比配制9个处理,具体如表1所示。以常用栽培基质配方珍珠岩∶泥炭=1∶2为对照。共10个处理,每处理20株,重复3次;常规水分管理,生长过程中不施肥。

1.3测定项目

在定植前对不同配比的基质取样,测定各处理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毛细管孔隙度、非毛细管孔隙度、气水比、pH、基质电导率(EC)等理化性质指标;采用常规方法检测上述项目[13],其中pH采用ThermoOrion210A+pH计测定,基质电导率(EC)采用MettlerToledoFE30电导率仪测定。形态指标苗高(地表至顶芽间的苗干高度)用钢卷尺测量,地径(苗木土痕处的实际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从2012年5月10日开始,先后7次(2012-05-10、2012-06-08、2012-07-20、2012-08-14、2012-10-24、2013-03-28、2013-06-05)测定各处理的苗高、地径,比较营养生长的动态变化。

1.4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均采用MicrosftOfficeExcel2003及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多重差异比较测验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植物的根际环境由基质的理化性质左右,所以植株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直接受基质的理化性质影响。试验测定的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在10个处理中,CK因其成分为泥炭与珍珠岩,质地较轻,所以容重最小,为0.09g/cm3;处理8的容重(0.54g/cm3)仅大于CK与处理6(0.40g/cm3),而容重最大的为处理4,达到了0.78g/cm3;基质的容重反映了基质的松紧程度和持水透气能力,容重过大,说明基质过于紧实,不够疏松,虽然持水性较好,但通气性较差,不利于根系呼吸;反之亦然。在孔隙度方面,CK的总孔隙度最大,为54.70%,处理7的总孔隙度虽然最小,但也达到了41.13%,说明试验设置的处理保水透气性均较好。川鄂连蕊茶喜中性偏酸性土壤,在碱性土壤中生长不佳,试验测定的各处理基质pH均呈中性或弱酸性,非常适宜川鄂连蕊茶的生长。

2.2各处理对川鄂连蕊茶苗高生长的影响

试验测定的无土栽培基质对川鄂连蕊茶一年生实生苗营养生长的影响情况见表3。从表3可见,通过一年的生长,CK的植株苗高生长最快,达到了40.92cm,处理8的苗高次之,为38.67cm,而苗高最低的处理3仅为31.33cm,与处理8相差20%以上,处理8与处理3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统计结果表明,处理8的苗高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40.71%,并且增长率优于对照。

试验测定的无土栽培基质对川鄂连蕊茶一年生实生苗苗高生长的动态变化影响情况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川鄂连蕊茶实生苗定植后,在一个生长周期内,苗高一直处于累积生长过程中,其中在7~10月保持快速生长势头,而在入冬后,植株进入休眠期,生长势有一个幅度很小的回落;待翌年3月再次进入生长期后,又开始迅速长高。因此,在每年的3~4月、8~9月植株生长旺盛的季节,需配合施肥加大营养的供给,以保证川鄂连蕊茶植株的生长需求。

2.3各处理对川鄂连蕊茶地径生长的影响

试验测定的无土栽培基质对川鄂连蕊茶一年生实生苗地径生长的动态影响情况见图2。从表3及图2可见,川鄂连蕊茶实生苗定植后,地径与株高生长的趋势大致相同,在苗木进入休眠期后(11月至翌年3月),地径生长量也出现小幅度回落。定植一年后,CK与处理2的地径最大,均为0.55cm,处理3的地径最小,为0.48cm,不过10个处理之间的地径都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统计结果表明,CK的增长率最高,达到了120.60%,其后分别是处理1(117.21%)、处理5(117.15%)、处理2(112.57%);其他处理的增长率较低。

3讨论

栽培基质是盆栽植株赖以生存的基础,既可以固定植株,又为植株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须的肥水保障。适宜作物生长的基质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供给水分、供给养分、保证根际的气体交换、为植株提供支撑[14];生产上对无土栽培基质的要求主要是重量轻、通透性好、pH适宜、固持植株能力强等。但目前川鄂连蕊茶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较少,相关文献中,合适的同科植物基质配方有蛭石∶泥炭=2∶1、蛭石∶河沙∶泥炭=10∶5∶1[6]及珍珠岩∶泥炭=2∶1[7]等,泥炭的应用在山茶科植物栽培中影响很大。当然泥炭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好育苗基质之一,具有突出的基质特性;泥炭本身含有一定的养分,加之各类孔隙度、容重适度,总盐含量适中,具有一定的代谢缓冲能力,能增加细质基质的渗透性,使基质更疏松、透气性更好、降低容重、提高根系的穿透能力、增加土壤的调节能力、增加微生物活性和养分的慢释放源、提高某些营养元素如铁和氮的可利用性[15]。

试验结果显示,泥炭比较适宜川鄂连蕊茶的生长;但是武汉市场所需的泥炭均由外地输入,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攀升和资源的萎缩,已经引起泥炭价格的持续上涨,这不利于盆栽川鄂连蕊茶的规模化生产。与此同时,本地园林应用中大量的园林废弃物却因无法合理处置,而导致污染增加。在试验中,含园林废弃物的无土栽培基质配方虽不及加有泥炭的对照好,但与对照相比,川鄂连蕊茶一年生实生苗年生长周期的营养生长指标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如果后期加强肥水管理,完全可以替代泥炭基质。综上所述,试验筛选出的无土栽培基质最优组合为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河沙=3∶2∶1。

由于试验只是对川鄂连蕊茶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初探,尚未涉及植株的生物量及生理特性变化,只能作为初步筛选基质而为生产上提供参考依据。下一步将继续对植株的生物量与生理活性包括根系活力进行试验比较,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试验数据,为川鄂连蕊茶的无土栽培技术完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振深,冯学杰,王敏.国内外无土栽培发展近况及趋势[J].海南农业科技,1996(4):27-29.

[2]周媛,谭庆,陈法志.利用废弃物的屋顶绿化基质选择与植物适应性初探[J].北方园艺,2010(10):114-116.

[3]潘丽芹,袁小丽,何小弟,等.瓜子黄杨出口盆景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1):104-107.

[4]郁书君,李贞植,俞奉植.杜鹃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J].园艺学报,2004,31(2):210-214.

[5]傅松玲,傅玉兰,高正辉.非洲菊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J].园艺学报,2001,28(6):538-543.

[6]高继银,邵蓓蓓,许宏明.山茶花人工盆栽基质及施肥配方的选择[J].林业科学研究,1991,4(3):308-313.

[7]翟玫瑰,李纪元,徐迎春,等.茶花幼苗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817-822.

[8]路梅,费春琴.茶花无土盆栽基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825-2828.

[9]许林,杜克兵,陈法志,等.川鄂连蕊茶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及贮藏力研究[J].园艺学报,2010,37(11):1857-1862.

[10]许林,陈法志,戢小梅,等.川鄂连蕊茶开花生物学习性研究[J].种子,2011,30(9):45-47.

[11]操国兴,钟章成,谢德体,等.不同群落中川鄂连蕊茶的生殖分配与个体大小之间关系的探讨[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3):361-366.

[12]操国兴,钟章成,谢德体,等.川鄂连蕊茶种群生殖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3):363-366.

[1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茶花的栽培技术和方法范文篇2

第一个茶花会:癸巳蛇年正月十三,活动主题:

培育黄色茶花的希望

中国广西(南宁)第三届金花茶国际学术论坛开幕式在南宁市金花茶公园举行。中国花协副秘书长陈建武,国际茶花协会主席帕特丽夏・肖特女士等领导以及美国、英国、越南、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的茶花界贵宾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会议以“金花茶育种与科技创新”为主题,以解决金花茶育种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创建金花茶育种资源共享平台、提出今后金花茶育种新思路为目的,以专家论坛、企业交流、现场展示、实地观摩为主要形式,精心搭建联系国内外金花茶育种的纽带和桥梁,全面提供金花茶新技术、新品种展示。

为期一天半的学术交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金花茶的种质资源、保护、多样性与分类:育种、引种与繁殖;栽培、加工与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金花茶育种是这次研究的重要课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程金水教授发表了《中国金花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南宁金花茶公园的《金花茶育种研究三十年》、美国育种家、美籍华人王大庄先生的《培育黄色茶花》和笔者等的《崇左金花茶育种的希望》等都对金花茶育种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见解。

第二个茶花会:癸巳蛇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活动主题:

美丽花都幸福大理

笔者从南宁赶往大理参加中国大理第六届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在大理兰花苑举行的开幕式。本届博览会茶花展区设茶花文化展馆,展出300多个品种,近6万盆(株)茶花,同时在大理古城设立了分会场。

在大理州农业局产业办副主任张茂云陪同下,笔者步入茶花文化艺术馆。茶花文化渗透了大理人的生活,大理人的服饰、民居、木雕、刺绣、扎染、书法、绘画、摄影、盆景,甚至小小的邮票都无一不彰显茶花的存在。茶花文化艺术馆设置有茶花生活馆、茶花文化创意馆、茶花盆景馆、茶花服饰馆、茶花木雕馆、茶花书法馆、茶花刺绣馆、还有一个小小邮票展。在邮票展区高兴看到笔者的一框《茶花》邮集得了个银奖。大理荣誉市民、美籍华人、茶花育种家王大庄先生赠送给大理的茶花新品种‘妙洁’获得了金奖。茶花与苍山洱海的千年文化,铸就了茶花与大理白族、彝族、回族等各民族之间的不解之缘,2016年的大理国际茶花大会,茶花文化艺术馆就是一个里程碑。

第三个茶花会:癸巳蛇年正月十九,活动主题:

创建长江三峡一座茶花山城

笔者又从大理经昆明赶往重庆市万州区参加西山公园举办的第一届茶花展览会。冬春时节,笔者站在开幕式观众席第一排第一号,四周围着成千上万的观众,成千上万盆茶花,笔者仿佛置身于人的海洋,花的海洋,一朵朵洁白如云,一盆盆排红似火,单瓣、重瓣、曲瓣、平瓣,形态各异,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姹紫嫣红,沁人幽香,实在令人心醉,为了编著《中国茶花文化》,笔者曾在西山公园采拍,因此参加这次茶花展感到格外亲切。

万州区西山公园建于何时7相传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5年),京官吴贞被贬职到万州,在西山南麓磨刀溪畔修建西山观此庙规模宏大,庙后还有竹林花园。后随岁月变化,西山观成为一片荒冢坟地。1925年四川军阀杨森进驻万州,选定西山观这片坟地,修建西山公园,以供人们休憩游玩,而西山古山茶园也在同期形成。杨森派军部秘书李寰任公园管理所所长,以何徽伍为园艺师,对公园景点大加修整。李寰曾派何徽伍、易仲衡等前往多家私家花园购花,将名贵茶花、桂花等移栽公园内,现在西山古山茶园的茶花树就是那个时候移栽的。

西山古山茶园面积1公顷,有山茶花品种29个,山茶花树207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树有105株,200年以上的古树有2株。古山茶树百株成群,这在全国实属罕见。去年万州西山公园为了筹备茶花展,在金华、云南、成都、广州、福建等地购买茶花,收集茶花品种。本次茶花展展出近400种、5000株茶花。茶花展活动内容包括山茶花花朵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山茶花学术论坛等。西山公园内共设置了五洲池主展区、古山茶园展区、湿地园展区、钟楼展区、花卉园展区、静园精品园展区、外来参展单位展区7个展区。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收集5篇)
  • 下一篇:国企扶贫工作总结(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