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植物作文三年级下册(整理2篇)

时间: 2024-10-26 栏目:办公范文

植物作文三年级下册范文篇1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实验报告;修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71-0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解剖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植物解剖实验的内容包括:(1)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有丝分裂、组织的类型及植物各器官的结构等。(2)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形态描述,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加强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及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2)通过完成实验报告,验证并理解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达到对所学内容总结和巩固的目的。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设置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实验内容,将课堂内容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册的修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总结相关课程《实验报告册》修编成果[2]的基础上,修编了《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并且通过2年的试用,对《报告册》内容进行了完善。以下对本《报告册》特点及应用结果作简短报道,希望能为相关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植物解剖学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园林、草业及农业资源类专业的必修课,每年为相关专业25个左右班级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课程计划46学时,实验课20学时,分十次完成。该课程有统一的大纲、指导书[4]及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曾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但是,实验报告一直沿用传统的图画本或实验报告单方式,报告内容根据不同老师的要求而不同,主要是绘制结构图并注字。该实验报告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不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不能将实验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2)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结构图的绘制,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没有搞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参照挂图进行结构绘制,出现只要图画好了,植物学实验成绩就高的错误倾向,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效果。(3)实验报形式单一不能够完整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完成及总结情况,削弱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二、修编《实验报告册》的特点及优势

1.实验报告册的形式及内容多样化。根据试验大纲的内容,本实验报告册设置了10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内容及实验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绘制结构简图并注字、完善结构简图的部分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完成表格、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填空,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对课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等。该实验报告册形式多样化,解决了以往所使用实验报告单中报告形式单一的缺点,能够比较系统地总结和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状况,较好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材料结构特点的实验态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材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本报告册实验报告内容及形式多样,如:在植物输导组织这个实验中,学生需反复地观察比较南瓜茎横切面和纵切面切片才能完成实验报告中所要求的(1)绘制所观察到的导管纵切面简图。(2)绘制筛管、伴胞横切面简图并注字。(3)完形填空等内容。新修编《报告册》,在保留传统的、以永久切片的观察为主的实验方式之外,采用了使用新鲜材料制作徒手切片为主的实验报告内容,如:在植物细胞及组织相关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使用西红柿、土豆、辣椒、洋葱等材料;在根、茎、叶结构相关的实验中,我们增加了以洋葱、豆芽、蒜台、芹菜、天竺葵等为实验材料。在制作切片、观察比较相关结构基础上,完成不同形式实验报告的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及实验设计能力。

3.利于资料保存,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以往的实验报告单,每个实验为一页报告纸,实验报告只记录了实验结果的内容,不便于保存,也不利于复习。修编后的报告册包括了实验内容、实验重点过程以及形式多样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册最后附录了相关的习题,便于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有目的地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老师对报告内容完成批改之后便于修改,同时,在年终考试之前,本报告册是学生复习的重要资料。因此,本报告册的修编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报告册》的应用及评价效果

通过2014、2015年在11个班学生中试用及修改,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效果。2016年9月开始,我们将在我校其他班级中推广使用。3名使用《实验报告册》的教师认为:新报告册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时间的利用效率、师生互动及学生提问明显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对2014、2015级117学生对《实验报告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1%以上的学生对本报告册各方面内容表示满意(见表1)。

实验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的试用证明,我们修编写的《实验报告册》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本报告册的修编为我们继续修编“植物分类学实验报告册”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院校对相关专业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熊英,李玲,王岚,等.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4-275.

[2]孟盈.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6-277.

[3]吉乃提汗・马木提,谭敦炎.新疆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2015,18:97-100.

[4]周桂玲.植物学实验指导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RevisionResearchonPlantAnatomyExperimentReportingAgriculturalUniversities

―Taking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asanExample

AMANNULAYimingniyazi,DILIXIATIHasimu

(CollegeofPratacultur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s,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2,China)

植物作文三年级下册范文篇2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园林文本观察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与拙政园的流传,以及明后期和清代园林文化的关系,以探析文徵明在园林绘画中所传达的文人园林理念,及其对后世园林文化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文人园林;园林文化;流传

文徵明艺术造诣极高,在明后期和清代都得到文士们的赞赏与追慕,对苏州地区的文人文化影响深远。清代学者沈宗骞(1736~1820)在论“山水”的“宗派”时有言:“……有明沈、文诸公,皆为后世楷模。”王时敏在“跋文太史《许溪草堂图》”中亦有言:“非但妙迹永传,将使吴中后学瞻先辈风流,益起高山景行之慕。”可见文徵明在书画方面得到后世的推崇。自古园林参画意,其园林绘画所传达的园林审美理念势必影响后世文人的造园活动与园林文化。

一、《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在拙政园流传中的作用

拙政园几经濒临摧毁的境地,人们根据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页中的园记、诗文及景图进行重建,园林由于时间的变幻也难以维持原貌,因此常处于变化与修建之中,文氏的拙政园图册在拙政园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如清代文人钱泳(1759,1844)在道光十三年(1833)给《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所题的跋文中写道:“……余尝论园亭之兴废有时,而亦系乎其人,其人传,虽废犹兴也。其人不传,虽兴犹废也。”当观者在欣赏园林图册时,势必会将之与实际园林相比较,并试图追寻昔日的风姿。由此便推动了园林文化的品评与发展,证实了园林的兴废在乎人传的事实,也可以说实现了王献臣请文徵明给拙政园作诗、画与记的初衷,将他致仕后致力建造的家业记录在案,从而将儒士政治上治国平天下的报负转向文化上的创造,振兴家业,光宗耀祖。由于当时文徵明已名扬海内外,他创作的园林绘画、诗文及园记势必受到世人瞩目,所以拙政园一直以来都是江南名园之首,并为后世文士们广为传唱。园林虽然几经兴废,屡易其主,但所幸得到历代文士的追慕,未作较大的改动,虽然增建了许多建筑,但至今大体布局仍基本维持明代的状态。

清代文士的雅集活动留下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诗文与绘画,一些诗咏将文徵明参与建园作为主题而赞颂,其中最多见的是“文衡山手植古藤歌”为题的诗文,著名艺术家李家煌有诗《拙政园文衡山手植藤》,赞颂文徵明参与造园的事迹,将传为文徵明当年亲手栽植的紫藤作为园中称盛的尤物,藤根蟠旋的姿态蜿蜒、险峻,其粗犷的肌理与迂回的形状蕴含着古意,是园林中创作古雅空间的重要造园手法。近代诗人金天羽(1874~1947)在歌咏《拙政园文衡山手植古藤歌》中也描绘拙政园中紫藤的风姿,赞颂文徵明手植古藤所营造清郁的园林空间,其藤蔓似蛇似龙翻腾挥舞,又增添了豪迈、神秘的气息,隔世仍能感受横山(文徵明的号)的高节与古风。

二、《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对明后期文人造园文化的影响

文徵明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以及与园林相关的作品对明后期文人园林范例的奠定影响至深。清代学者方薰认为,明代后期稍有成就的画家都师法文徵明与沈周,并各有心源,饶有意味而富有生机,从而“了无俗格”。方薰还认为文氏的艺术与文人文化在其后嗣中也得到了发扬与发展,其中较为显著的应为他的曾孙文震亨(1585-1645),著有《长物志》,其扉页有沈春泽所作的序,其中记录了他与文震亨的对话:“余因语启美:‘君家先严徵仲太史,以醇古风流,冠冕吴趋者,几满百岁,递传而家声香远,诗中之画,画中之诗,穷吴人巧心妙手,总不出君家谱牒……。”

明中期江南文化都以醇古之风为趋向,但明后期江南逐渐出现了奢靡之风,文震亨欲以通过撰写《长物志》重申祖辈建构的古雅文人文化,防止庸俗文化的滥觞,或者说为使文人身份区别于凡俗之人而著书立说。其中卷一、卷二、卷三和卷四的内容都与园林有关。从他们的对话可知文徵明所创造的明中期文人文化对文震亨《长物志》的撰写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或者说《长物志》是对祖辈所创造的文人文化的整理与归纳。由此可推,文震亨《长物志》中园林文化也受到文徵明所传达的园林理念的影响。文徵明没有撰写过关于园林的著作,因此这些理念必来自于与园林相关的作品:园记、诗文或园林绘画。文徵明有园记、园林诗文与绘画留存至今,其中现存的园记有“王氏拙政园记”和“顾氏慧麓新阡记”,而《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集“王氏拙政园记”和园林诗、书、画三绝为一体,是文徵明的倾力之作,拙政园也仍旧是一代名园,可见,文震亨在撰写《长物志》时势必参照文徵明所绘制的园林绘画样式,归纳与整理,以宣扬文人“雅”的形迹及其生活方式,以期区别于世俗的生活方式。以至此书在明后期成为有真韵致、真才情之士的生活指南,诚宇内之一快书,文人雅士之一大快事。

在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论述了文人雅居的具体形质,如“室庐”篇中的“居山水间为上”;“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志怀,斋阁有幽人之致”;“种佳木怪箨”;“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这些景致俨然出自《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与景图中描绘的景致相近,清靓、雅洁而具幽人之致。台阶是古意园林空间营造的一个重要元素,关于“阶”的意涵,文震亨认为“自三级以至十级,愈高愈古”,在文徵明的拙政园册页“嘉实亭”一景中,描绘了18级的台阶;文震亨又言,“木栏最雅”,而在文徵明拙政园册页中,傍池、临槛、桥、亭、台、楼的栏杆都为木制,简洁凝练,册页“芭蕉槛”中诗文云:“不嫌粉堵高,雅称朱栏曲”,认为木栏或朱栏与周围景致雅称,其规则的直线与自然中不规则、丰富多变的曲线相互映衬,形成雅致的园林空间。

晚明造园家计成厌倦远游之后,追随自小便有的悠游林泉的兴趣,逃名于山水之中,远离世事,从事造园事业。由于无买山之力,而甘心作一个依附于隐士的人。在其著作《园冶》中也分析了植竹造园创造静虚园林空间的手法:“竹坞寻幽”“结茅竹里”“移竹当窗”“梅绕屋,余种竹”“编篱种菊”“寻幽移竹,对景莳花”,营造出“竹里通幽”的清雅空间,与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描绘的景致相似。

由此可见,晚明文人在文徵明创造的诗意、优雅的园林文化基础上,继续推介前代文人园林空间的营建手法,并同时进行雅俗的辨析,以弘扬先辈创建的“古雅”园林文化,驳斥晚明时期滋长的“俗”气。文震亨的《长物志》与计成的《园冶》对清雅文人园林的建造作了系统阐述,得到了晚明及清代文人雅士的追捧与喜爱。后代文人们雅集于园中,唱酬歌赋,留下了大量诗文赞颂文徵明所营建的精雅文人园林文化。因此可以说文徵明所建造的园林文化受到了后世的推崇,也可以说为明晚期和清代的文人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滋养着文人志士的生活及文化创造,影响着明后期及清代园林文化的建构,并且使拙政园成为世人雅慕的名园,得到后世的珍爱而遗存至今。

注释:

[项目]广西艺术学院科研项目《明朝中期文人园林绘画研究》(BS201402)

①[明]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1533年,绢本设色,26.4×45.7厘米,藏处不详,

②[清]沈宗骞,潘耀昌编著.芥舟学画编(清代卷下),选自《中国历代绘画理论评注》[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73.

③[清]王时敏,杨亮、何琪点校.烟客题跋,选自《清初四王山水画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55.

④郑晓霞,张智主编.园林名胜志(三十)[G].扬州:广陵书社,2006:128~129.

⑤[明]文震亨,陈植校注.长物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

⑥[明]文震亨,陈植校注,长物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

⑦[明]文震亨,陈植校注.长物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1.

⑧[明]文震亨,陈植校注.长物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5.

⑨拙政园三十一景图,藏处不详,册页“芭蕉槛”诗文.

参考文献:

[1]郑晓霞,张智主编.园林名胜志(三十)[G].扬州:广陵书社,2006:103.

[2]郑晓霞,张智主编.园林名胜志(三十)[G].扬州:广陵书社,2006:107

[3][清]方薰,陈永怡校注,山静居画论[M].杭州:西冷印社,2009:128.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面试时如何解决紧张问题(收集3篇)
  • 下一篇:建筑垃圾填埋(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