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整理2篇)

时间: 2024-11-27 栏目:办公范文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平潭;自由贸易港区;两岸共建;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3

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海西经济区建设若干意见”,赋予了我省诸多“先行先试”政策,成为国务院首次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其中在《意见》第三十一条中明确指出:扩大“区港联动”政策覆盖范围,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而平潭综合实验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中北部,是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在这样的时代契机之下,平潭应该积极利用其优势,顺应国家发展大格局,对两岸共建自由贸易港区进行战略性布局和规划。

一、自由贸易港区的概念与特点

我国目前有15个保税区,这些保税区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突出,许多保税区开始出现发展的瓶颈,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保税区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思考,而自由贸易(港)区则被认为是保税区改革的目标模式,而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中,成思危(2003)认为自由贸易区从广义上说,是设区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的特别经济区域,包括出口加工区、自由港、自由区、保税仓库等等。世界各国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大体上具有“隔离封闭、境内关外、充分自由、政策优惠、港区结合”的特点,而我国的保税区却面临着“境内关内、多头分管、名不符实、区港分离”的四方面挑战,要促进保税区的改革,进一步释放中国外贸潜力。李友华(2003)提出“自由贸易区三要素”:贸易自由、海关便利、政策优惠。吴文杰(2011)将自由贸易区域(FreeTradeArea,FTA)、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FTZ)、自由贸易港区三个概念进行区分,认为自由贸易区域主要是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签立自由贸易协议;自由贸易区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认为有需要对输入本国(地区)部分区域的货物给予免除进口关税的优惠,以激励对外贸易发展,此部分区域一般都把它视同关税领域之外;而自由贸易港区则必须是港口或港口的一部分,这是它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差异处。它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具备优越的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优良的港口群体,宽广的经济腹地,日益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等等。曹文杰(2008)认为,自由贸易港区是在特定区域开展自由贸易的实现形式,是一国政府在本国的某些主要港口和周围区域设定的封闭地带,实行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推动港区内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港口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黄志勇(2012)提出,我国保税港区虽然也实行“境内关外”的模式,但实际只在进出口税收上可以谈得上“关外”,而在海关管理等许多方面仍未真正实现“境内关外”,还只是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总结相关学者的研究,可以将自由贸易港区定义为:是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以及促进国际化港口的建设,本着自由开放、贸易便利的原则,而在港口附近划定一特定区域,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进行监管,实现在港区内港口和功能区联动的效果,最终发展成国际枢纽港口。自由贸易港区应该是我国保税港区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更加开放和先进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

二、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可行性

位于中国福建省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原来只是沿海的一个小县城,但是在海西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平潭由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而被推到了两岸合作发展的前端,被定位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在这样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平潭应该紧紧抓住发展的时机,迎头向上,趁热打铁,努力成为带动福建发展、带动海西发展的先锋。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提出通过两岸共建模式,在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并从对台自由贸易起步,逐步培养起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对外贸易的能力,力图在未来发展成为国际中转枢纽港区的设想。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平潭独特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岸合作,学习台湾建设基隆港、高雄港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共同打造高水平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港区。这不仅符合两岸合作发展的需求,也符合了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因此,在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两岸共建模式的自由贸易港区具有技术上、政策、经济三个方面的可行性。

(一)技术上的可行性

1.地理因素

平潭有三方面的自然优势:(1)地理上具有桥头堡的特性,它一边靠泊内陆,一边连接台湾,就好像两岸连接的纽带和桥梁。其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又背靠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广阔的发展腹地。地处福建沿海中心突出部,扼守“海上走廊”台湾海峡和闽江口咽喉。(2)平潭的地理面积大,开发潜力大。其主岛——海坛岛是中国的第五大岛,福建省的第一大岛,主岛海坛岛的面积超过厦门本岛和香港本岛。加上其余的小岛,平潭的总可开发面积达到255平方公里。(3)具有丰富的岸线资源。海岸线总长408公里,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线资源,具备建设大中型港口条件。这是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最基本条件。

在这样的自然优势下,一方面,平潭有了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基本条件,使得它可以先从对台自由贸易港区入手,发展两岸自由贸易,吸引台湾企业投资,实现产业承接,并逐步培养起未来发展国际枢纽港的能力;另一方面,平潭有了两岸共建自由贸易港区的天然优势,两岸的地理关系,使得两岸有了合作的天然纽带,奠定了两岸共建的基础条件。

2.交通因素

目前平潭已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首先,海上客滚轮“海峡号”以及随后即将投入运营的“丽娜轮”,打通了平潭直达台湾海洋运输体系。其次,陆地交通逐步完善:已经通车的平潭海峡大桥、渔平高速公路,以及即将建成的从长乐到平潭的海峡二桥,再加上平潭内部的交通体系建设,使得平潭“一环两纵三横”的陆地交通布局开始显现。而从空运交通上看,长乐机场已经规划在平潭建设支线机场。最后,从福州至平潭的铁路项目也在积极开工中。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对于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非常重要。因此平潭目前初步形成的综合立体规划,使得自由贸易港区的建立有了硬环境下的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在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中,政策上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平潭要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就需要具备一个特殊监管的海关制度,来实施便利自由的监管措施;需要突破当前我国保税区所面临的“境内关内”的瓶颈,来改变传统保税区和港口二次通关的保守现状;以及需要实现区港联动,来最大化发挥特殊港区的作用。而这些规划如果没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就很难真正推广实施。

对于平潭来说,它具备有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政策可行性。在海西发展的大背景下,平潭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准实施,并明确了“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先行作用”的定位,平潭因此在通关、税收、产业、两岸合作、金融、财政政策等多个方面都被赋予了特殊便利的优惠政策,这些都有利于平潭顺利地推进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特别是在两岸合作上的政策优惠,将有利于探索开发两岸共建自由贸易港区的模式,使平潭建立两岸共建模式的自由贸易港区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三)经济上的合理性

1.经济效益分析

对于平潭这块新兴的处女地来说,要建成一个对外的自由贸易港区必然需要前期投入非常大的资金。平潭自由贸易港区所需要花费的投资成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港口设施建设成本。平潭要建成区港联动的自由贸易港区,对港口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构建高效的集疏运系统,建造集装箱码头,并配备相应的如码头起重机、信息监控中心、电子查验等设备。这些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第二,交通体系建设成本。一方面是港区内部交通体系的构建,包括从港口到功能区的路线,以及各分区内部的交通;另一方面是区内外交通体系的构建,特别是从港区到经济腹地之间的交通构建。第三,自由贸易港区内的各分功能区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内不单单包含保税仓储区、出口加工区、物流服务区等等,还要建设配套的服务区域,比如金融、货代、保险、船代等配套功能区。第四,现代化信息体系的构建成本,包括智能信息化系统,计算机系统等,这些都要耗费巨大的资金。

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是否具有可行性,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只有保证项目的收益超过成本,才存在实施的可行性。而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建立的未来收益是巨大的。第一,它会极大地促进平潭经济以及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在自由贸易港区“充分自由、贸易便利、政策优惠”的环境下,进出口贸易量会得到极大的扩大,使得港区的对外贸易能力增强。早在30年代,罗卜特逊就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通过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平潭的对外贸易能力,更可以带动平潭以及海西经济区的发展;第二,港区的自由、优惠政策,将吸引跨国企业到平潭进行投资或产业转移。对跨国公司而言,它们需要找到交通便利和投资环境优越的地区来建立生产或经营网点,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建成之后,就将吸引外资企业的到来,从而帮助平潭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收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第三,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港区的建设会直接带动修造船、运输、仓储和陆上运输、运输服务业等直接相关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还会诱发港口为依托的制造业、房地产、建筑、金融、保险、信息等第三产业兴旺,产生聚集效应。第四,通过两岸共同建设、共同规划、共同经营,能够增进两岸合作友好关系,促进两岸交流,增进彼此感情,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第五,其他效应。其他效应包括财政收入效应、就业效应、居民收入效应、旅游带动效应等等。因此,虽然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成本很高,但是收益也很大,并且这些收益是持久的、不断强化的,因此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在经济效益上具有可行性。

2.比较优势分析

从1990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以来,我国已先后设立了15个保税区。单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就已经有了福州保税区和厦门象屿保税区,而要分析在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可行性,还要看它相对于其他特殊经济区域而言,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具体来看,平潭有两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一,受既得利益方的阻力较小。当前我国的许多保税区都开始向自由贸易(港)区改革,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固化以及既得利益关系的存在,将会加大改革前进的阻力。而相比之下,平潭的建设与发展则是多数利益方所迫切希望的,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因此它的建设阻力较小。第二,由于政策、地理、交通优势,平潭被允许实行“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政策,这五个共同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共同建设将使得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更高效,也将成为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区别于其他特别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

三、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政策建议

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建立的长期目标,是使其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中转的国际化枢纽港口。但是这个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平潭需要逐步培养起国际贸易流通枢纽的能力,通过合作共建,分步建设。

首先,平潭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和资金,很难高效运转起如此庞大的项目,应该积极寻求各方合作。一方面与台湾合作,探索两岸共建自由贸易港区的模式,通过“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来鼓励台湾企业参与建设,共同投资经营,促进两岸合作,利用台湾建设高雄港、基隆港的先进经验,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区。另一方面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自由贸易港区可以采取政企分离的方式,港务由政府进行行业管理,而港区内部的码头和作业区则可由经济实体运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参与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

其次,平潭可以优先发展对台自由贸易港区,在初步阶段,立足于衔接台湾与大陆的贸易往来,利用平潭独特的优势,先发展对台自由贸易港区,在港区运转成熟之后,再向国际化港口发展。优先发展对台自由贸易港区,实际上也符合台湾企业的利益需求,这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后,台湾原来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美国家由于金融危机而缩减了市场需求,这使得台湾的外贸大幅下降,因而急需找到巨大的市场来减少危机造成的贸易损失,而大陆市场正是台湾所看重的巨大蛋糕。另一方面,优先发展对台自由贸易港区,也能够充分利用平潭的区位优势。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平潭对台自由贸易港区具备了顺利起航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成功实施。

第三,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应实行现代化的港区。成思危(2003)认为,能够真正发挥经济特区作用的,应该是实行“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另外他还将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总结为“隔离封闭、境内关外、充分自由、政策优惠、港区结合”,这对我们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有启发性。

1.对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确定“境内关外”的措施。这里的“境内”是指特定区域处于我国边境之内,是我国拥有的区域,港区内部的活动需要遵守我国的法律和法规,受我国区内管理当局的管理,接受我国海关的监督。而“关外”是指位于我国海关管辖界限之外,并按照这一性质对区内的企业、人员和货物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以尽量减少由于关税和复杂的海关手续所造成的贸易障碍①。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应该采取围栏、铁丝网等措施将其与其他区域隔离,进行封关措施,任何人员、车辆、货物都必须通过专设的通道进入或离开。落实“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政策,采取境外货物进入港区免征关税,境内货物进入港区视同出口的做法。海关应该秉承自由开放原则,除了特殊需要监管、检疫的货物,其他应该尽量减少限制,简化手续,缩短程序时间,实行贸易便利。

2.确定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分区。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功能应该结合平潭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平潭有巨大的内陆腹地,是两岸连接的天然桥梁,未来将直接辐射海峡西岸经济区,并拓展至大陆腹地。因此,平潭的自由贸易港区应该着重于建设保税仓储、国际物流、出口加工以及逐步实现转口贸易的功能。并且以国际物流为主导,建立快速集疏运制度。此外,平潭发展的重点产业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因而可以建立产业园区,承接台湾及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在以上主导功能区的基础上,还要完善配套设施,引进相关企业,如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船代公司、货代公司等等。

3.实行区港结合。我国传统保税区基本上是区港分离的状态,这样的设置使得保税区许多功能的发挥无法以港口功能为依托,难以增强货物、资金、信息的聚集和扩散功能,并且由于区港分离,货物进出口流通往往要经过港口和保税区两道海关检验手续,而无法真正发挥保税区的作用。因此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应该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设置区港结合的现代特别经济区域。基本规划呈现“前港后区”的态势,即实现港口作业区、保税仓储区、出口加工区等功能小区的合理布局,并使各功能区与港口、码头紧紧联系在一起。

4.完善交通体系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对作为两岸纽带的平潭自由贸易港区建设非常重要。以欧洲著名的汉堡港口为例,它没有新加坡和香港那样扼世界航运主航道的优势,但是因为背靠巨大的欧洲市场,因而把汉堡将自身定位为连接欧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枢纽,利用先进的港口设施,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货物可以迅速地疏散到目的地。而这对平潭是一个重要的启发,平潭同样背靠巨大的中国大陆腹地,并且作为两岸关系的桥头堡和连接桥梁,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角色,通过建设更加科学立体的交通体系,来发挥平潭的作用。

第四,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需要相关法规的完善。“先立法,后设区”是国际上对自由贸易(港)区管理的成功经验。许多国家的自由贸易(港)区法都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以保证自由贸易区各项政策的稳定性,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健康发展。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也需要有一套管理及控制机制,以确保高效有序地进展。此外,由于平潭自由贸易港区要从对台自由贸易起步,因此应该制定一系列法规制度来保证对台的自由开放,包括对台贸易的通关机制、台湾企业投资的便利政策、两岸认证标准的统一、两岸信息安全的合作等等。

平潭已经具备了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一定条件,本文对其在技术、经济、政策上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通过两岸共建的模式,在平潭建立自由贸易港区,从对台自由贸易起步,逐步培养起港区对外贸易的能力,力图在未来发展成国际中转枢纽港区的设想。平潭自由贸易港区的建立,将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有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注释:

①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7-18。

参考文献:

[1]Beenhakker,Arie.GlobalizationofFreeTradeZones:theCaseoftheUnitedStates[J].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1992(2)

[2]刘秉镰,章彰.港口与保税区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1997(3):32-37.

[3]吴文杰.自由贸易港区的概念、历程与功能及中国台湾发展自由贸易港区的策略[J].物流技术,2011(3):29-31.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篇2

[关键词]连云港自由贸易区必要性

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行“境内关外”管理的特殊区域。在该区域内不实行惯常的贸易管制政策,而在区内实行便于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区内的贸易和投资等的增长,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由贸易区通常设在港口附近或边境地区。连云港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实行“以工兴港,以港兴市”的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期尽快将连云港市建设成为振兴苏北的龙头,江苏省开放与发展的新增长极,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自由贸易区作为一国对外开放的最高级形式,在连云港建立自由港式自由贸易区必将加速上述目标的实现。本文对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加速连云港港口的发展

一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提升港口处理国际中转集装箱的能力。制约我国港口国际中转业务竞争力的首要原因是港口通关效率低下。口岸管理部门(一关三检)操作程序多,方法落后,效率低下。一艘船舶从进港到离港,国内港口平均需要34个小时以上,而临近的釜山港只需要3个多小时。建立自由港式自由贸易区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关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自由贸易区内,由于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政策,海关高效监管,彻底解决目前我国沿用的先办进口,再办出口,重复报关和多头管理的问题,进出口商品一般不征收关税,转口商品免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体系,这样会加快国际中转集装箱和港区内货物的运作效率,从根本上提升我国港口在处理国际中转集装箱的能力。

二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提供稳定货源:自由贸易区政策可以促进港区内国际物流业的迅猛发展,通过物流企业仓储、分拨、配送等经营活动为港口提供大量稳定的货源供给;自由贸易区内实行优惠的税收和产业政策,鼓励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加工制造业,从而保证港口货源的持续增长。

因此,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为把连云港港早日建设成为亿吨大港,以集装箱为主的青岛与上海之间的枢纽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例,由于实施了港区一体化(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过渡阶段),以港口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业非常发达,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如日本的松下和德国的大众在区内设立了自己的国际货物分拨中心,同时跨国公司在区内开展加工、贸易、展览业,原料、半成品和展品通过港口流进流出,真正形成了港口和保税区相护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加速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建设

新亚欧大陆桥自开通以来,连云港一直承担着陆桥过境运量的90%以上,但是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问题有待逐步加以解决,使得这条连接亚欧的大通道的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在东方桥头堡的连云港市实行更为优惠的自由贸易政策,特别是转口贸易政策,把国际货源、货主,特别是亚欧国家和地区的货源、货主吸引到连云港来,使连云港市不仅成为亚欧陆桥的主要转运中心,而且成为亚欧主要转口贸易中心、商品展销中心和加工贸易中心。在连云港建立自由港式的自由贸易区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自苏联解体以后,中亚各国实施经济变革,自本世纪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需要寻求经济合作伙伴和产品销售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迅速崛起的东亚各国在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方面与中亚各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使连云港能成为中亚各国与东亚各国货物运输的最稳定、最便捷、最经济的陆海联运门户,而且使连云港能成为中亚各国与东亚各国贸易、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三、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大大促进连云港市临港工业的发展

1.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产生资本形成效应。由于自由贸易区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产品进入区内视同出口,立即可以办理退税;区内实行优惠的税收和产业政策;实行更加开放的企业准入制度;区内的发达的贸易、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等一系列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入住。这使自由贸易区的资本形成能力强大之外,其资本的形成同时是高效率的和高质量的。

2.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产生产业带动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带动方面,主要体现在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转运、仓储、展销和出口加工等活动对城市第三产业和港动的促进作用上。自由贸易区的以贸易、物流为重心的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推动地区产业结构提升。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进入自由贸易区的项目大多是高科技企业或者是服务性企业。高科技企业的进驻,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些对当地企业会产生长远的影响。服务性企业的兴起,将大幅度地减少物流成本,改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

四、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将加速苏北崛起,推动东陇海经济带建设

自由港式自由贸易区对国内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上。自由贸易区对腹地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贸易区的自由贸易政策和发达的物流体系,为腹地贸易物资的运输和仓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大大提高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和效率,并使从国外进口的物资能快捷地服务于腹地经济建设,同时还可以大大促进腹地贸易的集装化率的提高。

2.自由贸易区自由的贸易环境和优惠的税收和产业政策,为腹地初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创汇能力提供了良好地场所。

3.自由贸易区作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能为腹地企业获取贸易和技术信息,提品展销的场所和机会,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刺激腹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再通过产业链联系带动腹地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对腹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产生长期的和积极的影响。

以上阐述的是自由贸易区对腹地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另一方面,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发展极理论认为,拥有增长势头的主导部门和创新能力的行业的大城市成为发展极。发展极对广大周边地区具有辐射扩散效应。凭借这种辐射效应,发展极成为一个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向心力的作用使得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四周聚集着日益增多的其他相关部门、行业和辅厂商。其增长的势头又把技术、资金、组织、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连云港市所在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洼地,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极。因此,建设和强化发展极显得十分重要。发展极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市场途径,靠市场的吸引力来聚集要素。另一条是计划途径,由政府通过计划和重点投资来主动建设发展极。在经济落后的苏北地区,若要靠市场的力量来创建发展极,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落后地区是不愿意也不应该等这么久的,这就要政府介入。连云港市以其区位优势应该勿庸置疑地要担当起振兴苏北的一个重要发展极。国家和省政府除了集中投入资金、引入技术,培植主导产业部门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家要赋予连云港市特殊的政策,再通过市场的途径积聚要素,形成主导产业,使之真正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极。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特别是综合型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加快连云港港口的发展,而且能大大促进连云港临港产业的发展,加速国际商务中心的形成,使连云港市尽快成为带动苏北经济崛起的发展极的有效途径。

五、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呼应西部大开发和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需要

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4131公里辐射的范围超过45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也是我国多民族群众聚集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程度还相当低。尤其是该地带目前的资源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同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相比,具有强烈的不协调的反差,大部分资源尚未得以开发,已开发的资源远未得以充分利用。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指出,要依托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初步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连云港作为陇海兰新地带最便捷的出海口,应该担负起这一经济带中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极的责任。但是,目前连云港市的开放度还不高,经济的发展程度还不强,不足以满足陆桥经济带的开发和开放的需要。

从我国沿海来看,通过20多年的开放,我国逐步形成了渤海湾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最近,国家又开始实施天津滨海新区和广西北部湾开发战略,以期实现上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几个经济圈里,渤海湾经济圈有大连、天津保税区和现在的滨海新区;长三角经济圈有浦东开发区;珠三角经济圈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唯独位于渤海湾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连云港市所在的海州湾地区,既无保税区,也无经济特区,成为我国沿海开放的低谷地带,经济落后,已经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洼地。

作为陆海运输交汇地、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连云港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勿庸置疑。2007年元旦,总理来连云港市视察时就指出,连云港的发展可能不仅是苏北发展的一个龙头,也可能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特别是地区发展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既从全国乃至国际的角度对连云港做了新的定位,又对连云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在连云港实施象浦东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开发那样的更为开放、更为优惠的战略,实现连云港市的跨越式发展。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作为这种战略的一部分或初步阶段,尽快将连云港打造成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和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成为带动海州湾地区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发展极。通过连云港这样的对外开放的窗口,繁荣和活跃陆桥沿线地带的运输业和国际贸易,逐步增强该地带的经济开放力度和程度,带动采矿业、加工业和农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该地带的经济腾飞。

目前,我国正在大连和上海进行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试点。虽然连云港市没有保税区,但是,连云港市应该不失时机,争取国家在连云港市进行直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试点工作,因为在连云港建立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加速连云港港口的发展,实现连云港市的经济腾飞,带动东陇海经济带的崛起,而且对推进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完善我国区域发展的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红军:港口跨越式发展需要临港工业[J].交通企业管理,2006(5)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合规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收集3篇)
  • 下一篇:单招面试自我介绍(收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