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辣椒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整理2篇)

时间: 2024-12-04 栏目:办公范文

辣椒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辣椒;温室;秋冬茬;再生;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3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086-01

辣椒又叫辣角、番椒、秦椒、海椒、辣子等,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蔬菜及调味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1位。

采用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再生技术,辣椒再生后因不经过苗期,比辣椒苗结果要早;再生辣椒侧枝量大,结果多,不易发生徒长;与同品种、同时间定植带大花蕾的辣椒苗相比,前期产量提高70%左右,总产量基本相等[1]。现将温室秋冬茬辣椒再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生产季节安排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第2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割干再生,4月进入采收期,至6月拉秧。

2品种选择

温室秋冬茬辣椒再生栽培选用的品种应具有生长势强、耐低温的特性[2]。普通辣(甜)椒如京甜系列、京辣系列、京杂系列、津椒系列、庆研椒系列、中椒系列、开椒系列等;彩色辣椒如黄玛瑙、橙水晶、白玉、紫晶、红水晶、白星、黄星、红星、橙星、紫星等。

3再生方法

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即日光温室辣椒春季正常定植时进行辣椒再生。方法是:再生部位是将四门斗以上的枝条全部剪除,剪口在分枝以上1cm处,剪口斜向外。剪枝最好用剪果树用的果枝剪,剪口处剪成斜面,剪后在剪口上喷抹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止伤口被病菌侵染,以提高成活率[3]。

4剪后田间管理

4.1温光调控

再生剪枝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8℃以上,夜间控制在12℃以上。在新枝出现以前,棉被晚起早放以保持较高的温度,新枝2~3cm后在保证温度的适宜范围内多见光[4]。阴、雨天卷棉被后1h再拉开通风口,换气时间40~50min,中午气温高时再换气40min。晴天卷棉被后40min,拉开后通风口换气1h左右,14:00再换气1次,时间为1h。晴天温度较高时要加大通风量[5]。

4.2植株管理

及时抹去多余的腋芽,新梢长至15cm左右时,每株留4~7条新梢,其余剪除[6]。初蕾后,及时摘除植株上的嫩梢、无效枝芽和小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果实膨大。新梢长至30cm时可进行牵引整枝,牵引角度视植株新梢长势而定[7]。

4.3肥水管理

辣椒再生栽培生育期长,为了保证生育期有充足的养分,要施足肥料。再生前随水冲施水冲肥750kg/hm2。加强水肥管理,腋芽萌发并开始生长后,喷施1次30mg/L的赤霉素。每层辣椒膨大期时随水冲施氮磷钾复合速效肥225kg/hm2,以后每采收1~2次冲1次肥。

5病虫害防治

修剪后立即进行清园,将剪掉的枝叶、田间的杂草及时清除干净,熏棚消毒,做好病虫害防治。生长期间喷施2~3次病毒灵防病,同时注意消灭蚜虫、白粉虱。常用75%百菌清600倍液,全株喷洒灭菌。此方法虽能杀菌消毒,但此时棚内湿度低,放风量小,增加了棚室内的湿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病害(如叶霉病、炭疽病[8-9]、疫病[10]等)的蔓延。烟雾剂熏蒸能够避免增加湿度的弊端,采用敌敌畏、硫磺熏蒸法灭菌杀虫效果良好。具体操作方法为:可用80%敌敌畏乳油7.5kg/hm2拌锯末75kg/hm2与硫磺粉37.5kg/hm2混合,分堆放在温室北侧行道点燃,熏蒸闷棚24h,然后通风透气。也可以夜间闭棚,用50%百菌清烟雾剂3.75kg/hm2熏烟,进行灭菌消毒[11]。

6参考文献

[1]杨桦,杨斌.日光温室秋延后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2007(5):16-17.

[2]王元乐,谢维.秋延后辣椒越冬剪枝再生栽培[J].上海蔬菜,2012(1):41-42.

[3]王久兴,曹志刚.图文精解设施果蔬栽培经验——辣椒分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66-67.

[4]王月英.蔬菜再生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6-37.

[5]祁勇.塑料大棚春提早辣椒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10):86-87.

[6]张鸣,朱忠选,司晓军,等.早春覆盖辣椒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33,35.

[7]李晓霞,冯晓鸽,谢周峰.日光温室秋冬茬辣椒再生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7):34.

[8]杨青,易图永.辣椒炭疽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07-109.

[9]毛爱军,胡洽,耿三省.辣椒炭疽病抗病性鉴定技术及利用[J].华北农学报,2004,19(2):87-91.

辣椒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择,苗床制作、管理,适时播种,适时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辣椒是湄潭县新南乡栽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人们对种植辣椒的积极性相应的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把辣椒种植建设成高产示范带,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将辣椒单产4500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根据湄潭县新南乡的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把适应市场的高产优质品种定为用种目标,坚持区域布局,合理密植,以选用成熟期一致,抗逆性强,坐果率强,味道香辣的品种为主,如韩国辣椒,遵椒一、二、三号,朝天王等。

2苗床制作

2.1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蔬菜地、玉米地等作苗床。苗土要细、面要平。

2.2苗床营养土配制每公顷大田约需要苗床地150m2,需腐熟渣肥或干猪粪3000kg、过磷酸钙30~45kg、硫酸钾15kg。苗床以1m×10m为1厢,每厢苗床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kg与苗床土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浇透清水,轻轻压平,再用细刀划成小营养块,每块长宽约5cm,每厢苗床可制4000块左右。

3播种管理

3.1浸种消毒选晴天晒种2~3d,种子用55℃的温水浸种,冷却后再浸泡5~6h,放入1000倍多菌录液中浸30min消毒,然后放在28~30℃的环境中催芽,待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2播种时间以2月上、中旬为宜,每块营养块土播1粒种子,播后用细土覆盖0.5~1cm厚,再覆盖薄膜,用土压紧四周,并搭小拱棚双层膜育苗。

3.3苗床管理育苗初期做好保温防冻,促进早出苗,出齐苗;中期合理调节温湿度,防止烧苗,立苗后,可揭除地膜;后期加强幼苗锻炼,防止徒长,遇高温时,白天可揭开拱棚,使四周通风。发生苗期病害时应立即喷药防治,可喷70%的甲基托布津或克病灵1000倍液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在移栽几天前逐渐揭去农膜炼苗。

4适时定植

4.1定植时间营养块土育苗移栽以4月中、下旬为宜。

4.2整地移栽选择未种过茄科类作物的田土栽培为宜,提倡辣椒与水稻、玉米轮作。提前10~15d整地,以1.33m开厢为宜,在厢面中间开浅沟(沟宽20cm、沟深10~17cm),沟内按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2.25万~3万kg,露地栽培每公顷加辣椒专用肥600kg、硫酸锌45~60kg、硼肥7.5kg,混合然后覆土盖沟,待移栽。

4.3合理密植宽窄行移栽,双行单株定植,宽行66.66cm,窄行50cm左右,株距26.66cm左右,每公顷栽约6.45万窝,栽苗后及时淋清粪水定根,并用农药进行防虫。

5加强田间管理

5.1早施提苗肥椒苗定植成活后10~15d,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kg+尿素75kg提苗,以促根、茎、叶的生长。

5.2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10~15d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行前进行第2次,除草应与化学除草相结合。芽前除草剂主要选择乙草胺,苗后除草剂主要选择金草克、盖草能、赛锄等,每公顷用药剂900~1200ml对水450~750kg喷雾,除草效果最佳。

5.3稳施花肥辣椒开花而果实尚不多时,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kg+复合肥300kg淋窝并喷施开花素叶面肥,以满足开花、分枝及结果的需要。

5.4重施果肥辣椒植株大量挂果时,因需肥量大,每公顷用清粪水2.25万kg+专用复混肥600kg淋窝,并喷施高钙磷酸二氢钾0.3%溶液+0.2%尿素叶面肥,在采收1~2次果后,每隔10d分别喷1次。

5.5病虫害防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做保障,采取“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的防治策略,减轻或控制辣椒病虫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时要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保证辣椒的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又增收。

6适时采收

辣椒可连续结果多次采收。一般在花凋谢20~25d后可采收青果。为了有利于上层多结果及果实膨大,提高产量,第1、2层果宜早采收。其他各层果宜果皮由皱转平、色泽由浅转深并光滑发亮时采收。采收盛期一般每隔3~5d采收1次。若以红果作为鲜菜食用的,宜在果实80%~90%红熟后采收;制干辣椒要待果实完全红熟后才采收。采收宜在晴天早上进行。

参考文献

[1]龙超荣.平衡施肥在辣椒种植中的增产效果[J].农技服务,2007,24(1):28-29.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在简历中自我评价(收集9篇)
  • 下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含义(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