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建设
1.建设思路及总体目标:[2]大连海洋大学未来发展的定位是“海洋特色,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制定了“控制规模,适度发展,注重内涵,严抓质量的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需要,调整优化各专业布局,适度增设一些与海洋发展前景相关的新专业,以形成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多学科专业体系。并计划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将学校专业建设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努力提高现有重点学科、重点(特色)基地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了“农、工、理、管、文、法、经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部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4个、本科专业达到47个,学科建设保持着持续、良性的发展势头。
2.培养方案的制订:大连海洋大学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紧密围绕着专业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发展主线,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及与海洋学科间的关联,注重科技创新思想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方案还要兼顾鲜明的时代特色,每隔两年时间要进行调整,保证其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课程群建设:以往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比较简单,即设置若干门主干课,再围绕它们扩展体系建设。这种做法的弊端是:较少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造成有很多课程内容重复,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处于封闭状态,学生无法建立课程体系间的联系;缺乏对课程体系的系统规划,严重影响学科建设的发展。为此,近年来大连海洋大学采取建立课程群的方式,有效解决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的问题。课程群是为了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和问题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的课程体系。[4]课程体系的建设原则为:把建设重点从单一课程转到课程群,把追求单课内容严谨完整的局部优化转为追求课程群的全局优化,有针对性地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专业性、知识点的合理选取,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适应海洋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技术特色,尽量将非海洋类学科专业与海洋应用领域相结合。为此,学校专门组建了很多海洋应用类课程群,例如海洋遥感观测、海洋信息技术科学、海洋生态科学、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海洋环境治理、海洋水产食品等课程群,内容涵盖海洋生命科学、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和气候、海洋经济与文化等各个方面。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努力把大连海洋大学建设成为面向21世纪的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摇篮。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的核心。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管理也必须创新,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大连海洋大学实行课程群负责人管理制度,负责人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指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实现科学化教学管理。学校成立教学质量考核小组,由退休资深老教师组成,定期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考核,同时,安排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师的授课情况。组织教学效果评比,授课效果不佳的教师按教育部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停止授课限期整改,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学校的各学院都成立学术质量评价小组,由学术骨干组成,负责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大型学术实践活动的监控任务,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严格管理。
实验室建设
高校实验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验场所。为此,高校应该持续建设与完善一批先进、高水平的实验室来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求。目前,大连海洋大学建有部级加工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逐年加大实验室科研费用的投入比例,购买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验设备最大的科研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实验室应尽可能参与社会化服务,[5]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学校的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常年对学生开放,为学生实验、实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
从教学水平、血缘结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考察教师的综合能力,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学校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高学历、有深厚科研背景的杰出人才。同时,聘请各专业领域内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积极拓展学校科学研究的领域。定期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培训、进修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制订各项科研奖励政策,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与海洋学科交叉的科研基金课题,积极参与海洋热点问题研究,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向前发展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年大连海洋大学实施“青年英才工程计划,累计共选出46名优秀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资助,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共选拔47名45岁以下的学科带头人,评选出266名硕士生导师,逐步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牵头、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具有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教学科研梯队。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是一所大学存在之根本,学术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源泉。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大连海洋大学学生从入学伊始,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的同时,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形成一定的认识,鼓励使用图书馆和资料室的资源,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学术研究能力。定期举办各类科研会议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研动态。学生可以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对本专业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开展初步,并且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科研资料、参与撰写项目申请书和科技短文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切不可大包大揽又不可放任自流。此外,教师要着重强调外语、数学、计算机对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使学生认识到搞学术研究是提高自身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p#分页标题#e#
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软件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需求;应用型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当前我国软件人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还不能适应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个怪现象: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软件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如何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缩小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差距是当前高校应当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软件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IT业将软伊人才分为“蓝领”和“白领”两种类型。软件“白领”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软件“蓝领”,这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性高校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软件“白领”,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却往往忽视达到“白领”的目标,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优秀蓝领”,掌握“蓝领”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然后再将其升级培养为软件“白领”这一规律。学生接受到的是“白领”所必需的课程,但由于缺乏实际的软件开发经验,不能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软件结构,不能胜任“白领”的工作。甚至会处于沦为“蓝领”仍有可能不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尴尬境地,这样的人才较容易被淘汰。
2.软件人才专业能力不强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三个性质中最重要的性质,它贯穿于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等各个环节,它强调了大学生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我国的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强调的是大学生知识面广和毕业时就业面宽的特征,但如果这样就不重视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就是不合理的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学科特点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就会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软件人才所必需的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团队沟通与合作及软件重用与变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缺少了其作为软件专业毕业生所应该具有的特长,不能适应软件企业的需求,学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3.教师软伊工程能力薄弱
高校的三大职能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培养的职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当前高校教师的评价结果主要决定于教师的学历、科研水平及教学水平,其中前两项更能短期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能力,这就导致教师重学历、重科研、重理论而轻能力、轻教学及轻实践。对于软伊专业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职称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忙于软件理论的研究及发表科研论文,简单应付学校的教学伏务,疏于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实施、软件架构设计及软件系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使得自己本身就缺乏实践工程能力,当然自己的学生就容易空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却不能胜任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要求较高的软件企业的工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二、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NIIT(NationalInstituteofInformationTechnology),是印度拥有20余年软件开发与IT职业教育经验的IT培训厂商,其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确保学员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全面掌握业界的主流软伊开发技术,满足市场对软件人才的的需求。我校于2006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首批与NIIT合作的高校之一,学校已与NIIT签署协议,联合培养可从事软件开发的各专业本科生。为了提高我校软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扬州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将NIIT课程嵌入到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嵌入式面向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1.制定一个符合现代软件发展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工程性、实用性及创新性五个原则,在充分调查了当前江苏省软件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扬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在突出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了三个要点:注重基础、精练方向、拓展兴趣。
注重基础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C及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所有课程都请资深的教师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精练方向实施模块教学,强调对学生在某一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这部分内容主要实施的是NIIT的课程内容。我们将NIIT课程建设成为两大课程模块:.net课程模块及Java课程模块。每一模块都包括从开发语言、WEB编程、移动程序设计、中小企业程序设计、企业级架构设计及数据库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个模块进行比较深入的学习。 拓展兴趣强调学生在某一方面技能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学习模块及其他拓展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其中拓展兴趣的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等。
2.面向应用,改革传统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创新
我校根据软件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师+教材”为资源,以“黑板+粉笔”为主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学方式进行了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混合教学法”(Blending-Learning)及“榜样案例教学法”。
“混合教学法”是把传统课堂教学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协同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我校于2007年构建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师和学生的第二课堂。软件专业伏课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进行框架内容和重点、难点内容讲解,并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课堂外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
“榜样案例教学法”MCLA(ModelCenteredLearningArchitecture)是一种在专家引导下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是NIIT课程教学使用的方法。教师将整个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教学过程,在每个过程中教师根据所讲的内容,结合伋业的实际需求,提出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案例,然后由教师系统的讲解解决问题案例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对学生提出另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学生可参照教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最后,学生将这些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上,且要求独立完成,这就是无指导下的实践。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专用的机房中进行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软件工程能力。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我校软件专业根据自己的特点,依据实践教学整体化、多元化的原则,对原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监控实践教学过程。
为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2010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学分数,达58个学分(不包括NIIT课程学分)。依托NIIT培训,建立了软件专业近100人的专用机房,保证学院软件专业学生的上机时间,且将NIIT课程(51学分)切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实践类课程进行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与国内外各类知名IT企业合作建立了IT实训基地,让毕业生最后一学年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习,积极为学生营造更为真实的“实战”环境,来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把握软伊市场的需求能力等。为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了《实验教学管理条例》、《实习教学工作条例》、《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实践活动组织办法》及《NIIT课程教学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管理规定。通过与企业沟通,重新编制了各门课程的实践指导书,让学生的实践课程的内容与企业需求接轨。为了监控实践教学过程,我们建立校、院两级督导监督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并组织专家抽查学生的实践设计成果。每年两次请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公开评伋结果,并请督导对得分较低的教师进行指导,真正起到督导“既督又导”的作用。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我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多元化的建设方法,即采取了外引内扶,专兼结合与专业教学研究团队建设相结合的多元化策略。
1.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特征及现状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具有就业口径宽、就业范围广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各项工作,所以需求行业没有限定,涉及社会各层次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用人单位所属行业遍布制造业、房产建筑业、金融投资、消费零售、外贸、政府机构、广告媒体等行业,比例最高为消费零售业(21.2%)、其次为房产建筑业(15%)、第三为制造业(12.4%)。在这些单位中,12.4%的用人单位表示上年度没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其余87.6%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都有需求。从单位性质上来看,民营企业占了绝对数量,为调查样本的57.5%;其次为合资企业,占21.5%;其他单位性质包括了国企(4.4%)、外资(4.6%)、政府机关(3.5%)、事业单位(2.7%)等。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泛化,需求状况比较乐观。
1.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及趋势
从总体需求数量及趋势来看,虽然历年来对本专业的需求绝对量依然很大,但近年来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略显不足、且呈一定的下滑态势。以人社部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进行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人才供求情况调查数据结果为例: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情况排名工商管理专业高居第三位,但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需求减少了3.2%,是所有职位中需求下降最多的。本次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需求的99家用人单位中,本专业需求占单位人才需求总量比重以1%~10%为主,占49.8%;此外,1%以下的占了21.3%,10%~20%的占18.6%,20%~50%的占了10.3%。在这些平均单位规模约200人(对单位规模的调查显示:20人以下的占23.5%、20~99人的占28.6%、100~499人的占28.5%、500~999人的占8%、1000人以上的占11.4%)的单位中,最近一次招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225人,平均每家单位招收2.3人,可见目前需求数量不大。另外,在需求趋势表现上,主要体现为“稳中有升”(占34.5%),其次为“平稳”(占32.7%),此外还有7.1%表现为“急剧上升”、5.3%表现为“稳中有降”、“急剧下降”的仅为0.9%,可见从具体样本调查而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还是较为乐观的,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青岛地区及周边,与全国整体需求情况略有不同所致。
1.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
本次调查选取了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抗压能力等九个维度,调查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在以上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87家单位都选择了“沟通能力”,占77%;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有67家单位选择,占59.3%;另外有56家选择了“适应能力”、52家选择了“专业知识”、49家选择了“学习能力”。在对以上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的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排序第一位得5分、第二位得3分、第三位得1分)为“沟通能力”(284分)、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133分)、第三为“专业知识”(93分)、第四为“适应能力”(88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最注重本专业人才在沟通、协作、适应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整体质量需求体现为高素质、全面化。
2青岛地区整体人才供给情况
2.1青岛地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数量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多年来的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类高校都设立了该专业。在青岛地区23所驻青高校中,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本科层次10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全部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
2.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及模式情况
从各高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着重培养的是工商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各民办高校,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速度快、可塑性强。目前两个层次的人才供给情况大致相当。
2.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
本次调查中,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满意度评价显示为:“比较满意”占比重最大,为43.9%;其次为“一般”,为41.0%;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3.3%;另外仅有1.8%表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的为0。由此可见,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差强人意的现象也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
2.4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在本次对工商管理专业不足之处的调查中,需求单位反映最多的为“心浮气躁、不扎实”,占51.3%;其次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占47.8%;第三位为“动手能力不强”,占45.1%;另外,“缺乏责任意识”(37.2%)、“抗压能力较弱”(35.4%)、“团队观念较差”(26.5%)也是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与案头调研中得到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总体呈现出的不足较为接近(实际操作能力弱、知识匮乏、安于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工作态度)。在需求单位提出的对本专业学生培养建议方面,很多单位提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可见,该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程度。
3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3.1招生年限及毕业生人数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2005年建校伊始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共996名毕业生。目前招生数量较为平稳,每年均稳定在250人左右。
3.2就业率及就业去向
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就业率始终较高:2013年总体就业率75.56%(其中正式就业率46.67%);2012年总体就业率82.27%(其中正式就业率68.64%);2011年总体就业率95.74%(其中正式就业率75.53%)。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面,根据2013年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性质方面,64.5%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23.4%的毕业生在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另有10.4%的毕业生在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在用人单位规模方面,50%毕业生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小型企业工作,在100~1000人规模企业工作的占24%,另有7%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1000人;而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方面,则是和问卷调查结果相近,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固定,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
3.3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
从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来看,主要还是对前述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反映较大;另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够扎实、不能安于现状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还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等。当然,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创新意识、社会经验较丰富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及肯定。
4基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改革思路
4.1强化内功,打造地域性优秀教育品牌
学校品牌优势与生源质量是相辅相成的。面对短期内还无法争取到优质生源的现状,青岛工学院应从挖掘学校资源特色及现有学生资质潜力方面入手,争取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吸引优质生源,从而促进“生源优——培养精——就业好”的良性循环。可以依托当地资源,争取多与当地政府及各用人单位合作交流,首先在当地建立并巩固青岛工学院的品牌优势,获得当地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逐渐扩大知名度及影响力。
4.2修改旧版培养方案,重构教学体系,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按照青岛工学院《教学计划修订实施意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管理学院对工商管理2010版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是结合教研室的研讨记录、社会单位需求角度、用人单位的意见、专家的意见和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修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了母体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培养特点。学校自2011年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本科高校后,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等文件精神,全校上下进行发展定位讨论,明确了学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根据培养定位,管理学院自2012年6月启动修订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时一年多,经过6次反复修改,完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其中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方案模块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创新与素质拓展课程四大课程模块。培养方案的设置形成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政治、军事、体育教育与素质、体质提升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科研活动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的“五结合”育人模式。(2)学分的设置。总的学分要求方面,青岛工学院文科将从2010版160学分调整到2012版150~155学分之间。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分调整到153.5学分,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每16学时计1学分,实践课程每16学时计0.5学分,按周计的实习、实训课程每周计1学分。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最低修满153.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环节)5分,专业基础课程(环节)31学分,专业技能课程(环节)55.5学分,创新与素质拓展课程(环节)8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程至少3学分,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多选。而且,凡是2个学分以内的课程集中到半个学期开设,提高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3)实践课程设置。为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紧贴社会单位需求,并邀请相关学科、行业专家充分参与课程设置论证,突出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确保课程内容反映学科专业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2012年修订过程中在第七学年加设了实践课程。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专业在前面六个学期学习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后,第七学期主要突出实践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增加实践课程学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25.1%。日后将继续调整增加比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通识课程设置方面,规范、精简、调整了通识教育课程,严格遵循国家关于思想政治课评估改革的精神,调整课程开设模式,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除讲授以外,另外单独开设2周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寒暑假通过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社会实践部分。通过举办时事讲座的形式完成《形势与政策》课程,逐步引进并建立《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国性的精品网络课程,提升课程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专业主干和基础课程设置完整,为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在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和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工商管理专业设置了4门专业技能方向的选修课。
4.3明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特色,改革教学方法
工商管理专业将总体培养特色思路确定为:“以能力为本位,以案例为依托,以企业模拟大赛活动为剂,以企业经营模拟实训为助推剂,围绕职业资格考试,以培养适应21世纪市场需求的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为最终教学目标”。围绕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的培养特色,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将理论课程与企业案例有效结合,实现“延展性课程”案例教学的灵活性。古今中外、成功与失败、著名公司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甚至校内的小店铺、学生的创业小公司都可以作为课堂案例,课堂教室、操场或者商场都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场合,以便学生有效结合社会实际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切身地体会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2)将模拟实训与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有效结合。为更好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熟悉企业经营规则,在本科大四学年进行ERP软件模拟运行的“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演练”的模拟实训,让学生扮演企业相关角色,切身思考企业的战略决策,营销策略,广告策划与财务管理等。该课程考核以小组对抗赛的结果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让学生更能体会市场的竞争的残酷,以此激发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