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科学城办公基地扩建项目位于广州市科学城中心区,是为了满足企业在业务领域、生产办公、检测实验等方面不断发展的需求,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解决目前生产办公场所不足的局面。项目的主要功能是一个集生产办公、检测实验和辅助服务为一体的办公副楼。整个用地在坡地上,东、西、南侧用地较低,北侧用地高,用地内植被丰富。
二、总体构思与总平面规划设计
总体构思:
1.明确项目定位,尊重原有规划脉络,与一期建筑群形成连贯的整体
本扩建项目,是作为前期项目的补充和扩展,主要包括生产办公区、辅助服务区及地下停车场,建成后与前期项目形成功能完整、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办公、科研及会议综合体。所以构思上延续了原有的弧形、带状的规划肌理,使得一、二期建筑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规划南面为弧形的办公主楼,北面西侧为办公楼,与一期生产办公楼联系便捷,北面东侧为辅助服务楼,包括了厨房、餐厅等服务设施,安排在东侧便于物流进出,同时在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减少了对生产办公区域的影响。
2.结合用地特点和功能需求,巧妙处理场地的高差,减少土方开挖
项目用地在炮台山的坡地上,用地面积20909m2,地下室的面积要求达到30000m2,而地下室的层数又不宜超过两层,所以大面积的开挖不可避免。如何根据山体的特点,结合功能的需求,进行竖向设计,减少土方的开挖量,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程度,成为方案构思的关键。
本方案利用了现状地形东、西、南侧用地较低,北侧用地高的特点,建筑基本沿等高线成弧形的布局,分别布置在南、北两块台地上,两块台地高差约4m,利用此高差做为停车空间,地下停车场为两层。南楼地上六层,地下两层,北楼地上五层,地下三层。
3.充分利用炮台山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庭院及建筑的内部
炮台山自然景观良好,植被丰富,所以北侧两栋楼体之间有近20米的距离,中间用共享平系;而南北两栋楼之间,对应北楼共享平台处,设计一个弧形的绿色通道。通过绿色平台和绿轴的引入,把北部炮台山的自然景观,引入到分级跌落的庭院和建筑内部。
总平面规划设计:
1.道路交通规划
项目设环形车道与一期工程的环形车道连成整体,东侧设对外的出入口,西侧、南侧为主要的道路,北侧为消防车道及后勤车道。建筑的主入口安排在西、南侧,结合主要道路设置,方便主要人员进出;后勤出入口布置在东北侧,便于物流进出,同时不与主要人员流线交叉。地下停车场出入口三个,东侧两个,便于车辆出入,西侧一个,靠北面设置,与人行交通分开。
2.景观规划
景观设计是以空中绿轴和结合地形梯级变化的庭院绿带为重点,屋顶绿化为辅,周边为沿路绿化处理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空中绿轴对应经过修整的山顶绿地和开放式的会议室和空中庭院,外部景观很自然地被引入到庭院和建筑内部,而同时绿轴又是联系餐厅的必经之路,所以景观为更多的员工所感受。
台阶式的庭院绿化设计,使庭院内的高差自然过渡,而设于庭院的采光井和椭圆形的采光桶,给地下室带去更多的自然光线。
3.竖向规划
根据场地特点设计了南、北两块台地,建筑集中布置在此。南面台地标高37.8m,以便于和南面的道路与一期建筑结合,北面的台地标高41.6m,较高的标高减少护坡、挡土的规模。庭院的标高从41m到37.5m之间,逐级跌落,自然过渡。西侧、南侧主入口标高37.8,两层空间,与南楼和北楼平滑联系。东侧入口标高32.5m,逐步上升,通过台阶、坡道入庭院。同时地下一层停车库出入口直接从东侧出。北侧消防及后勤车道从35m到41m逐步抬升。
三、建筑设计
1.功能设计
功能分区:项目主要功能分为生产办公区、辅助服务区和停车库三部分。结合地形南面为生产办公主楼,北面西侧为生产办公楼,这样布置与一期生产办公楼联系便捷,北面东侧为辅助服务楼,包括了厨房、餐厅等服务设施,安排在东侧便于物流进出,同时在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减少了对生产办公区域的影响。辅助服务楼与生产办公楼间有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和绿轴,两部分功能之间就风雨无阻的联系在一起。
平面柱网:综合考虑结构的经济性、地下停车布置的合理性以及使用功能空间的要求,柱网进深方向为3个8米的跨度,两边各悬挑1.5米,开间方向因为是弧线,保证内弧和外弧的开间在7.2米到8.8米之间。
交通组织:人行交通中的设计及相关人员流线与后勤服务人员流线相互分开。前者从南侧、西侧进入,后者从东北侧进入。办公部分与后勤部分的交通联系通过北面两栋楼之间的开敞平台和南、北楼之间的绿轴联系;地下车库共设出入口三个,东侧两个,方便从东面的对外出入口进出,西侧一个,靠北楼设置,与人行交通分开,主要便于从办公楼主入口落客后驶入停车场。在地下停车场通过垂直交通直接进入各层办公空间。
2.空间组织
南、北两个台地形成了南北楼,而两楼之间自然形成了带形的庭院空间。设计中在东、西和中间都设计了不同功能的空间节点,与庭院空间融合,相互辉映。东侧结合展示厅设计的两层高入口大厅,联系着南北办公楼,同时整个庭院的景观都能映入室内,使人感到亲切和自然,提升了办公空间的内涵;中间的绿轴,从南侧办公主楼的空中会议室,一直指向炮台山的景色;
东侧的椭圆形小餐厅直望庭院,下部又作为地下室的采光部分。
3.造型设计
概念:体现科研、学术型办公建筑的特色,简约的现代风格。
与一期建筑群体的整体性配合,处理手法上比较整洁统一;而庭院的内立面,结合景观、功能和心理需求,处理得富于变化,椭圆形的玻璃核心筒成为庭院竖向的标志。
材料的使用上以花岗石、陶土挂板、玻璃、型钢和铝合金遮阳格栅为主。通过材质的色彩、肌理的组合变化,形成虚实有致的造型效果。
4.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一、实习安排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生产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是学生学完基础课后,在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前,去有关企业进行验证、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参加工作的预演。我计划在沧州市的一个监理公司完成生产实习。实习单位为渤海监理有限公司。位于沧州市运河区西环中街65号,主要承担二、三等房屋建筑工程和二、三等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理。
由于去年我以在该公司提前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而且在颐和广场总监理郭春起郭工(同为沧州设计院副院长)及技术总监王维新王工(退休前为沧州市一建安总工程师)的细心帮助下,今年我以助理监理的身份参与该单位的管理工作。计划从XX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实习期间共分三个阶段。
1.阶段:熟悉单位或工地,熟悉施工图纸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工长或技术人员指导下拟定个人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内容可包括:了解工程项目概况、学习工程管理的有关理论及知识、参加工程实际工作、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2.实习阶段:深入实习施工技术与管理,参加技术或管理工作或劳动,积累第一手资料,进行专题调查研究等。
3.与考核阶段:整理总结实习收获,写出生产与管理实习报告,并离开实习单位,返校准备答辩。
二、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东塑房地产开发公司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沧州晶程建筑设计公司
监理单位:渤海监理有限公司
我所在的监理办公室,有1个总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1个土建专业监理员,1个水电专业监理员。土建监理员要负责文案工作,打印通知等。
建筑设计概况:本工程为主楼地上11层,裙楼地上二层,建筑面积19986㎡,建筑物占地面积3784㎡,主楼11层,建筑高度42.30m,其中一、二层层高为4.2米,三-九层层高为3.6米,总建筑面积为24450㎡,北侧为两层裙房,建筑高度9.6米,建筑物长103.90米,宽36.40m,a-d轴为主楼,d-f轴为裙房,主楼和裙房的一层均作为商业门市,二楼是分别为下部店面服务的办公用房,三层以上均为办公用房。
建筑分类:一类高层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基础形式:肋梁筏板基础
垫层为c10砼,承台为c30砼,主楼基础顶面~四层框架柱砼为c40,裙楼基础、框架柱、主楼四层以上框架柱、剪力墙、梁板、现浇楼梯砼均为c30,其余砼构件为c25.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r400级钢筋。砌体:土体中采用mu10普通粘土砖,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
总工期及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XX年7月20日,竣工时间为XX年10月20日。工期目标为457日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