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重要性;
作者简介:罗禹,吉林省安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室)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整体管理并提供服务的工作总称,而人事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一个部分。各单位、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卫生医疗部门不可或缺的组成单位,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简介、政治面貌、工作能力等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中心的各项工作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为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提供工作人员的优点与缺点及工作情况等信息。所以,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及人员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能够真实地记录员工的成长、工作成果等,通过一份详细的档案能够了解一个人从学校开始的人生经历及工作、学习表现等,所以人事档案管理在各行各业均有重要的意义。[1]
1.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编辑、录入及存储工作。通过网络化及计算机技术与档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使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发展,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档案进行更好的分离、记录,将不同的档案分类,且能够快速查找,并且减少了档案丢失的现象,还可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事档案管理不断地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包括人才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工作能力等,以便更直接地体现人才的情况,以此优化人力资源,将不同专业的人才应用于不同的岗位当中,在各自擅长的岗位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足
在疾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较为繁忙,甚至会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这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2]这一方面会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会对人才的记录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其工作性质具有保密性强的特点,但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使得工作人员产生懈怠情绪。
2.档案信息管理问题
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觉得档案工作就是简单地将信息进行记录及保存,往往忽视了档案信息的重要性,工作中常常出现记录错误或者信息登记缺失等失误,甚至有档案丢失的现象发生。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档案管理中,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二是因为档案管理不规范,这些都会造成档案的使用效率较低。
3.档案工作管理人员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份较为专业、具体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学历和软件办公的能力。但在现在的疾病控制中心,大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4.忽视了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但在疾病控制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管理中的事例。[3]较多防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使得管理工作很繁琐,且容易出现纰漏。若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便可以更好地将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并记录,不仅节省了人力和工作时间,而且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人才信息的共享,使得各部门对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有基本的了解,使中心的各部门领导掌握每位员工的基本情况,分析他们更适合的岗位,使疾病防控工作更高效。
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重整的重要性
1.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更科学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处在改革的浪潮当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自我,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社会拥有一块立足之地。对于疾病防控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重整工作,以保证其在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档案重整能够使疾病防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通过互联网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地管理档案,例如:更科学的分类、分析甚至可以通过网上云盘等储存软件进行档案的海量储存。并且,档案重整工作还能够通过使用电脑、软件等工具,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与时俱进。[4]
2.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疾病控制中心中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各部门的领导想了解这些工作人员的社会背景、工作状况、学业状况等基本情况,都需要通过查阅人事档案的方式,所以重整人事档案是其中心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档案管理的不断更新、重整,更新每位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使得领导能够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对每位员工有全面的了解,包括他们的优势、专业等,以便更清楚全面地考虑到员工能够胜任的岗位,及其在岗位中能够作出怎样的贡献,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3.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更加信息化
通过人事档案重整工作,能够将信息化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的结合,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省时省力。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进行重新整合,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信息收集、分类及归档等工作,这样能够减少人员浪费,还能缩短信息的录入时间。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
2015年5月,提出了新常态的治国理政新理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对我们今后的档案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结合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实际,也要求我们对本单位的档案发展作出新的思考。
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地、州级的疾病预防控制分支机构,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使命是通过对传染病、疫苗与接种、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影响人们生存环境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预防和控制,它的宗旨是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
那么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工作应如何适应新常态下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为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工作
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黔西南州防疫站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的,防疫站1965年成立,至2001年更名为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与黔西南州卫生监督所分离,2012年又与黔西南州安龙疗养院、黔西南州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整合,形成了集免疫规划、地方病、慢性病、艾滋病、麻风病、结核病、性病、职业卫生等等全方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历史档案的归集整理和集中统一管理为单位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在中心领导的有力支持下,不断完善档案设施,不断发挥档案部门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并且进一步不断提高单位科室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工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工作制度体系
《档案法》为我们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相应地制定了档案管理办法,为中心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按档案收集、整理条例,单位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项目工作它是一个带有延续性的工作,跨年延展,很多项目病种资料是跟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项目检查督导同步,因此,跨年移交档案总跟科室工作产生矛盾,每年3月前科室交来档案时一个督导检查项目还没有结束,因此资料不全,也不可能分两年存档,并且很多数据还要参照上一年。
另外,考虑科室先移交档案室档案,再借出使用,但资料的完整性又不能保证,因此,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作的顺利开展,找不到一个完备的科学合理的办法,我们只能在工作中不断调整,在方便工作中不断改进,使之为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
三、积极助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工作转型升级
新形式下,档案数字化已提上日程。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字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高效、安全、保密、便于保管、资源共享等特点。
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并尽快提供利用。再有就是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由于信息的超时空流动,数字化档案事实上成为“无墙界档案”,档案库也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本变成了提供利用方便的信息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