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洞穴旅游;RMP分析;旅游产品;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洞穴是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由地貌、水文、气候、人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水文景观。由于形成的科学成因、洞内环境及区域文化的差异,洞穴景观也具有独特性。洞穴是千万年的地质演化遗迹的综合呈现,洞内物质繁多,包括沉积物和堆积物,古生物繁多,可反映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演变规律以及地球演化历史。洞穴也是古人类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洞穴艺术存在的空间,目前众多洞穴保存了人类文化沉积,遗留了古人类生产活动及社会经济活动遗迹,是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
黄金洞位于鄂西南地区,地属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其地表和地下水系丰富、岩溶地貌多样,属于典型的水洞与旱洞合一的综合溶洞洞穴,共有7层洞穴大厦。黄金洞文化层次丰富,至今仍保留了大量人类活动的遗迹,受硝文化、土司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影响深厚。
在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时间中广泛的运用(RMP)昂谱分析法,通过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产品(Product)3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得出适宜开发旅游产品体系。鉴于此,本文也采取昂谱分析模式对黄金洞的旅游产品开发进行实证分析。
2RMP昂谱分析模式
RMP昂谱分析模式是以旅游产品为研究中心的规划模式,由国内旅游学者吴必虎提出的按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产品(Product)的流程进行旅游开发研究的框架模型。
其中R性分析即为资源分析,作为昂谱分析的第一步,从资源的特色及资源适宜性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资源的区位、规模及其蕴含的观赏价值、文化体验价值、科考价值进行评价,为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构想
M性分析即为市场分析,是昂谱分析的第二步,通过需求市场的分析,寻求与旅游资源相吻合的市场,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市场分析包括市场潜力分析和市场弹性分析,把握市场良机,进行合理定位。
P性分析即为产品分析,是昂谱分析的最后一步,是结合R性分析和M性分析的结论,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共同作用确立旅游产品的核心主题,并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定位,保证构建能够适应市场并能占领市场份额的旅游产品。通过R-M-P分析,最终构建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
3黄金洞旅游开发的(RMP)昂谱分析
3.1R性分析
3.1.1资源特色分析
3.1.1.1洞穴区位条件优越
黄金洞地处湖北、湖南、重庆3省(市)交汇处,是连接东西大动脉的重要关口。省道248纵贯全境,北接国道318,南连国道209,东达恩施城区,交通便利,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
3.1.1.2洞穴规模庞大
黄金洞共有7层洞穴,目前已探明4层总长度约为8000m,具有“洞穴之厦”的美誉,而且共有3个洞口直通洞穴内部,岔道纵横,支洞繁多。
3.1.1.3洞穴景观珍奇,具有极高观赏价值
黄金洞是一个汇山、水、洞为一体的天然大溶洞,其溶洞层数、钙化池面积也是国内罕见,岔洞不计其数,洞内幽深曲折,洞内地貌景观丰富,观赏价值高。
3.1.1.4洞穴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文化体验价值
黄金洞地处多民族融合的地域,周边汇集了羌族和土家族,民族村寨保存完整,民风淳朴,村民仍沿袭着羌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其所在的唐崖河流域,古时受土司管理,而唐崖河是一条土司河,沿河而上历史上曾经并存有施南、金峒、龙潭、唐崖、石关峒、西坪蛮夷等6家土司,有一河六土司、两岸千蛮峒之谓,土司文化悠久独特。
3.1.1.5洞穴大厦、地心漂流景观罕见,极具探险价值
洞内地下伏流景观独特,唐崖河穿流而出,形成1000余米的洞中伏流,成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洞内地心漂流水系,具有其他溶洞不可比拟的优势。7层洞穴大厦仍有3层未探明,洞穴嵌于千仞绝壁,险奇神秘,可激发探险爱好者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
3.1.1.6洞穴内尚存古人熬硝遗址,拥有科考价值
黄金洞是古代采硝、炼硝的重要场所,洞内尚存大量的采硝、熬硝遗存,古代炼硝留下的硝渣、废料等堆积如山,人工开采痕迹清晰可见至今能保存大量古栈道遗址群。黄金洞保存了古代制硝工艺流程原貌,黄金洞是研究古代冶炼工业的重要遗迹,对于研究古代矿冶开采、火药制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3.1.2资源适宜性分析
目前,黄金洞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可转换的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无明显特色,资源和产品未达到合理对接。现有的开发仅针对洞穴内部,定位于低层次的观光游,尚无围绕探险旅游和文化旅游的产品。黄金洞可提升观光旅游的层次,并向休闲度假产品和专项产品的层面转换,不断拓宽黄金洞旅游产品的开发渠道。
3.2M性分析
3.2.1市场潜力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游客的旅游需求随之提升,探险需求、文化需求、科普求知需求也不断凸显,当今旅游市场形式正由单纯的观光游向专项休闲度假旅游转化,逐渐形成追求时尚、善于体验和享受为特征的社会风潮。针对专项旅游市场需求以及当今旅游市场趋势,溶洞科考、探险,山地运动休闲,民俗节庆旅游等专题特色旅游产品需求潜力巨大。
3.2.2市场弹性分析
随着2010年宜万铁路的开通,重庆万州到恩施仅需2h,宜昌到恩施仅需2.5h,而武汉到恩施仅需4h。便捷的交通条件,促使到访恩施当地的游客不断增长,恩施旅游市场迅猛发展。2012年[3],恩施州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达2198.58万人次,同比增长3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55亿元,增长38.3%。黄金洞作为恩施州的重要景区,市场弹性巨大。
3.3P性分析
通过以上对黄金洞旅游资源的分析,黄金洞的旅游资源虽丰富,但是无明显特色也不具有垄断地位,若想在旅游发展中取得成绩,则需紧密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并深挖当地特色文化。
对于黄金洞景区,可以依托黄金洞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奇特旅游资源的特色,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及特殊细分市场,可挖掘潜在的旅游活动。围绕黄金洞珍奇的景观资源特点以及地心伏流的特色,根据现代游客的个性化的特殊兴趣旅游偏好,可开展体验性旅游。依托黄金洞的土司文化以及唐崖河沿线的土司城,根据现代游客旅游深度性需求以及对民俗文化的偏好,可开展民俗类旅游活动。以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核心,根据现代游客对参与性民俗体验活动需求,可开展民俗类旅游活动。以麻柳溪特色乡村景观旅游资源以及秀美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为根本,根据现代游客对回归乡村、回归自然的向往和乡村度假休闲需求,可开展乡村度假类旅游活动。
4.黄金洞旅游产品体系
4.1洞穴旅游产品体系
结合我国洞穴旅游景区的成功案例,可归纳总结出洞穴旅游产品体系,为黄金洞构建旅游产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可将全国洞穴打造成为3大主类,9个亚类,集观光、休闲、科考、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洞穴旅游产品体系。
4.1.1洞穴观光旅游产品
根据喀斯特洞穴具有自然景观资源,可开展洞穴地质地貌观光游以及洞穴生物观光游。
4.1.1.1洞穴生态观光游
洞穴观光旅游产品包括以洞穴生物、洞穴沉积物为依托的洞穴生态观光产品。
4.1.1.2洞穴科技观光游
借助高科技手段,在洞穴内营造虚实相间的场景,开展洞穴科技观光游。
4.1.2洞穴休闲旅游产品
根据洞穴内外空气纯度高、湿度大以及冬暖夏凉的环境特点,可开展洞内洞外休闲度假旅游,满足城市游客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包括洞穴养生产品,洞穴度假产品和洞穴医疗产品。
4.1.3专项旅游产品
4.1.3.1洞穴探险旅游产品
依托洞穴内支洞繁多、洞道迷朦、洞穴沉积物千姿百态、洞穴地貌崎岖不平以及洞穴水文系统错综复杂的特点,开展洞穴生存体验、极限运动、寻宝、探险等活动,体验黑色视觉下的不同户外乐趣。利用洞穴地下河资源以及支洞多的特点,在保证洞穴和地下河可进入性的前提下,吸引国内外专业的洞穴探险队,开展洞穴潜水等高难度极限生存体验活动。
4.1.3.2洞穴科考产品
以洞穴的地质遗存、生物遗迹、人类活动遗产为载体,通过博物馆展陈、3D动画,静态解说系统等方式,开展科学考察游,满足游客接触世界,增长知识,了解地球的需求。可开展的项目包括人类文化古迹考察游、洞穴生物观察、洞穴地质考察。
4.1.3.3洞穴文化体验产品
挖掘当地的人文文化,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结合相关的民俗活动,通过具有参与性的民族风情表演,将绚丽多彩的南方少数民族风情与形态奇特的岩溶景观相互融合,营造浓郁的人文、风情气息,使游客参与至其中并得以深度体验、鉴赏地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开展洞穴文化体验游。可开展洞穴民族婚礼体验、洞穴原始风情体验、洞穴丧葬文化体验、洞穴歌舞表演。利用洞穴大厅结合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演绎具有民族风情的大型原生态实景舞台剧。
4.1.3.4洞穴节庆产品
洞穴节庆产品可依托当地民俗风情以及洞穴自然资源,可开展洞穴民族节庆,洞穴竞技节事活动如洞穴漂流节、洞穴攀岩节、洞穴地质知识竞赛等。
4.2黄金洞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RMP)昂谱分析,黄金洞可根据自身特色,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依托全国的旅游产品体系,可开发出适合具有地方特色并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洞穴旅游产品体系。
基于黄金洞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资源特色,根据潜在市场需求,可将黄金洞的洞穴旅游资源整合成以洞穴专项产品为主导,洞穴观光、洞穴休闲旅游产品为辅助的旅游产品体系。
4.2.1洞穴观光旅游产品
凭借黄金洞的7层洞穴大厦,庞大的洞穴规模,奇特的地质地貌资源,多种多样的洞穴沉积物,可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已有的观光旅游层次,打造具有科学意义的高端洞穴观光旅游产品。
4.2.1.1洞穴科普观光游
通过借助音响、激光、影像、3D等高科技手段,在洞穴内营造虚实相间的场景,开展洞穴科技观光游。通过科普解说及展览的形式向游客普及喀斯特地貌的知识及硝文化的历史知识,通过标识牌解说系统,投币式互动演说系统以及红外体感系统,清晰地展示黄金洞的成因,以及洞内的路线、景点等。深化洞穴观光旅游产品的科普教育性及参与互动性。
4.2.2洞穴休闲旅游产品
依托洞内外灵秀的自然环境,洞口的度假酒店,联合黄金洞附近的麻柳溪民俗羌寨,开展风情休闲游,达到养生防病和舒缓疲劳的效果,满足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
4.2.2.1洞穴养生产品
依托洞穴的低温,空气负离子含量高的特点,通过训练活动的开展,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需求。可开展的活动包括洞穴spa、洞穴瑜伽。
4.2.2.2洞穴医疗产品
利用洞穴的微气候、洁净的空气以及特殊的微量元素,建立洞穴医疗站,使身体虚衰患者进入洞后身体逐渐得以康复。
4.2.2.3洞穴度假产品
凭借洞穴资源及周围山水资源,在洞内及洞外修建度假村或度假区,依山傍水,空气清晰,满足游客的高端需求。唐崖河从空间上连接麻柳溪羌寨和黄金洞2大景区,游客可在观赏羌族建筑、品羌族美食、赏羌族歌舞、体验羌族手工艺,深度领略羌族文化的同时,还可顺唐崖河而下至黄金洞,游览洞穴奇观。
4.2.3洞穴专项旅游产品
4.2.3.1洞穴探险旅游产品
黄金洞地下伏流景观独特,地下水系长达1km,依托该水系可开展洞穴漂流活动,并采用不同的漂流方式,增加漂流活动的刺激性。
依托黄金洞的绝壁和断崖资源,并辅助SRT单绳、高能灯光设备、洞穴罗盘等安全设备,开展洞穴攀岩、洞穴SRT速降、洞穴攀岩、洞穴飞跃等洞穴极限运动,吸引富有探险精神的游客。
4.2.3.2洞穴科考旅游产品
古人类文化古迹考察,依托古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人类活动的痕迹,出土的相关文物,通过博物馆,立体电影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景,增加游览的知识性,趣味性。可打造火药工业博物馆,将古人采硝、炼硝的场景在博物馆内进行还原,为游客揭开中国火药制作的千古之谜。
洞穴地质考察凭借古气候、古代地质运动的沉积物,并通过博物馆和静态解说系统,开展地质考察游。在洞内设全景模型沙盘、洞穴立体模型、丰富的标本、触摸查询台、投影设施等,并通过三维动画展示地质遗迹演化过程和精彩的讲解,向游客传播地质知识。
4.2.3.3土司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结合黄金洞人文旅游优势,依托黄金洞当地的土司文化遗存,联合唐崖河沿岸的土司城,共同打造土司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可开展激光表演、真人采硝展示、制硝展示、实景舞台剧等活动,丰富洞穴旅游的文化体验性,增加旅游的互动性,满足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
5总结
目前黄金洞的旅游产品已不能适应休闲旅游趋势的需求,通过RMP模型的引入,可以使黄金洞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得以整合,并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有效促进其旅游产品的转型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伟海.洞穴研究进展综述[J].地质论评,2006,52(6):783792.
[2]张环宙,周永广.基于资源优势的旅游后发地区规划思路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4):261~263.
[3]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103-110.
[4]陈伟海.洞穴研究进展综述[J].地质论评,2006(6):783-792.
[5]2012年恩施旅游统计公报[R]
[关键词]市场竞争态;亲景度;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替特征;黄山风景区
黄山市是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卓有成效。但目前全市旅游的国际化程度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明显不相称,2006年,全市入境游客54.52万人次,明显低于北京、上海、苏州、桂林等其他著名旅游城市发展水平(同期北京、上海、苏州、桂林市入境游客人次数分别为390万人次、485万人次、18l万人次和110万人次)。为改变这一状况,黄山市正全面掀起以推进旅游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创业浪潮。黄山风景区作为黄山旅游的核心景区,无疑是实现黄山国际化旅游城市的中坚力量。国内已有学者综合运用时空集中度、市场竞争态、亲景度等市场分析方法研究桂林、苏州等地的国际旅游市场特征,为开拓当地国际旅游市场提供了科学依据,此类研究在黄山风景区旅游研究中尚属空白。系统研究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时空演替特征,对明确定位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目标市场,提升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力,早日实现黄山市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市场竞争态时空动态分析
市场竞争态由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在二维空间中的双指标组合Ωi(αi,βi)构成,能够直接反映出旅游市场需求条件的地域差别。
令:Xti为第i个市场第t年的旅游收入,则可定义如下两个指标:
给定一对合适的划分标准(a,b),依据各分市场占有率(αi)和增长率(βi),可以将区域旅游市场划分为明星市场(starMarket)、金牛市场(Golden-oxMarket)、幼童市场(ChildMarket)和瘦狗市场(Thin-dogMarket)4种类型。
对于a、b数值的选择,有3种方法:①平均值法,以市场占有率的平均值确定a,以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确定b,这是一种完全定量的方法;②坐标散点法,按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在竞争态坐标系中的天然区域集中或分离来确定a、b,这是一种完全定性的方法;③综合法,结合前两种方法,先计算平均值,再结合竞争态坐标图中点Ωi(αi,βi)的分布特征,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竞争态的划分既分布均衡,又科学合理,这是一种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采用第三种方法。
1.1竞争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以黄山风景区15个主要客源国接待量为基础数据,计算1993―2004年各客源国的年均增长率和2004年各客源国的占有率,取a=5%,b=60%,得出主要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态分布情况(图1)。具体来看,(1)瘦狗市场,瑞士、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泰国、法国;(2)幼童市场,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3)明星市场,印度尼西亚、韩国;(4)金牛市场,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日本。
图1黄山风景区主要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态
1.2市场竞争态时间特征分析
利用各年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指标,可描绘出市场竞争态转移曲线,据此分析市场竞争态的时间变化特征。在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均质条件下,市场竞争态转移遵循“瘦狗市场―幼童市场―明星市场―金牛市场”的自然转移模式。但由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因此,各竞争态转移状况各异,大体可概括为稳定型、增长型、衰退型和波动型4种模式。
1.2.1总体转移特征分析
在全国和黄山风景区1993―2004年国际旅游市场接待总量数据的基础上,分别计算黄山风景区1993―2004年各年国际旅游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取a=0.4%,b=10%,得出近12年来黄山风景区国际客源市场竞争态总体转移曲线图(图2)。
圈21993―2004年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
竞争态总体转移特征
近12年来,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态经历了“明星市场(1993)―瘦狗市场(1994―1996)―明星市场(1997)―金牛市场(1998)―明星市场(1999)―金牛市场(2000―2001)―明星市场(2002)―瘦狗市场(2003)―幼童市场(2004)”的动态变化过程,大体呈现出“衰退―发展―稳定―飞跃―稳定―飞跃―衰退―复苏”的复杂特征。呈现出这一变化特征的原因在于,1994年,在临近黄山的浙江千岛湖,发生海外游客遭遇抢劫并遇害的恶性旅游安全事件,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因此衰退了,3年,至1997年发展回到明星市场,此后一直在金牛和明星两大优势市场态势中波动发展,2003年“非典”疫情使其再次衰退进入瘦狗市场,2004年全面复苏。
1.2.2各客源市场转移特征具体分析
运用15个客源市场1993―2004年各年国际旅游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数据,绘制竞争态图,确定。a=10%,b=200%,具体分析各客源市场竞争态转移特征。图3(1)和(2)展示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客源市场竞争态转移情况,这6种类型可基本概括15个主要客源市场的竞争态转移特征(表2)。
2亲景度(亲黄度)时空动态分析
亲景度是指某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市场占有率与全国市场占有率之比。亲景度用公式表示为:Di=Pi/Ci,其中Pi表示客源市场在目的地市场的占有率,G表示该客源市场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根据亲景度的大小,可以将客源市场分为:
亲景度大于1的客源市场为亲景客源市场,亲景度小于1的客源市场为疏景客源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强亲景客源市场(2≤Di<∞)、弱亲景客源市场(1≤Di<2)、弱疏景客源市场(0.5≤Di<1)、强疏景客源市场(0≤Di<0.5)(图4)。亲景度大小表明旅游目的地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对某客源市场的吸引能力,即该目的地分割某客源市场的能力。由1993―2004年黄山风景区和全国15个客源国游客接待量数据,得到12年来各国际客源市场亲黄度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图(图5)。具体特征如下:
2.1空间上,亲黄度差异明显
1993―2004年中,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亲景度(简称亲黄度)最大为8.18(印度尼西亚,2003年),最小为0.0008(俄罗斯,1998年)。比较各国客源市场12年亲黄度均值,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3国均大于2,为强亲黄客源市场;法国、泰国、美国、日本亲黄度介于1和2之间,为弱亲黄客源市场;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韩国、德国、英国介于0.5和1之间,为弱疏黄客源市场;意大利、俄罗斯均小于0.5,为强疏黄客源市场。
亲黄度的差异表明,在我国的国际客源市场分割中,黄山风景区的客源市场优势主要集中于东南亚4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其中前3国最为突出),在吸引旅华的法、美、日游客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吸引强度不及上述4国。黄山风景区吸引大部分澳洲、欧洲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游客的力度不及全国平均水平。虽然黄山风景区的韩国游客接待量近年来迅速增长,2004年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黄山风景区第二大客源国,但同期全国的增长态势也相当迅猛。2007年是中韩两国建交的第15年,建交以来,两国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中韩之间的民航运输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便捷的民航运输加快了韩国游客的旅华欲望,2004年,韩国飙升为北京旅游最大客源国,张家界风景区也涌现出“韩潮现象”。目前韩国仍是弱疏黄客源市场,表明黄山风景区的韩国游客接待绝对量已很高,但同全国整体态势相比的相对量还不足,从全国范围看,韩国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旅游偏好并不强。
2.2时间上,各客源国亲黄度年度均值与其年际变化幅度成正比
采用SPSS软件,对1993―2004年亲黄度均值与各国亲黄度年际变化幅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度达0.855,表明两者具有典型的相关关系,即亲景度均值较大的客源国,年际变化幅度也较大;反之亦然。
具体来看,亲景度处于中游的大部分客源国年际变化呈波动特征,强亲黄和强疏黄客源市场则分别表现出高位振荡和低位平稳的特征(图5)。高位振荡表现在强亲黄客源国中,亲黄度均值最大的印度尼西亚,年际变化幅度最大(7.91),呈大幅振荡态势:1994年激增,1994―1998年呈阶梯式下降,1998年之后整体上又稳步上升。新加坡亲黄度年际变化幅度也较大(3.48),但除2004年外,均大于2,表现出高位振荡、整体下降的趋势。印度尼西亚市场虽对黄山的旅游偏好最强,但十分不稳定,新加坡游客也偏爱黄山,但这一偏好正在减弱。低位平稳表现在强疏黄客源国意大利和俄罗斯上,两国年际变化分别为0.3和0.02,幅度很小,表明这两国游客对黄山的旅游偏好一直不强。其他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11个主要客源国亲景度变化幅度大都在0.7―2.3之间,处于中位波动状态。
3竞争态与亲景度联动分析
由于目的地旅游市场竞争态是某目的地自身占有率和增长率的双指标组合,归根到底是反映某目的地市场的绝对特征。而亲景度是将该旅游目的地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研究相对于全国其他旅游目的地而言,该目的地对各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展示的是相对特征。因此,采用竞争态与亲景度联动分析的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特征,避免只分析绝对量造成的片面性。
联动分析表明,明星市场中,印度尼西亚是强亲黄市场,韩国是弱疏黄市场;金牛市场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是强亲黄市场,美国和日本是弱亲黄市场;幼童市场中,意大利和俄罗斯是强疏黄市场,加拿大是弱疏黄市场;瘦狗市场中,泰国和法国是弱亲黄市场,澳大利亚、瑞士、德国、英国属于弱疏黄市场。除韩国之外,黄山风景区国际客源市场中,明星和金牛市场均是亲黄客源市场;除泰国和法国之外,瘦狗和幼童市场均是疏黄客源市场。由此可见,黄山风景区国际客源市场竞争态与亲景度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黄山风景区大部分国际客源市场的绝对特征与其在全国其他客源市场对比的相对特征一致。
不一致的情况值得深入探讨。韩国已经成为黄山风景区的明星市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均有不俗表现,然而,与全国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黄山风景区吸引韩国游客的力度还不是很大,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泰国和法国是亲黄客源市场,两国游客对黄山的旅游偏好均很高,但仍处于瘦狗市场的竞争劣势,表明较强的旅游偏好还没有对旅游市场形成大规模的影响力,进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结论和讨论
(1)黄山风景区的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是日本、美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5国均是亲黄客源市场,且竞争态处于明星或金牛市场的优势地位。
近12年来,日本与美国市场状况保持优势稳定,马来西亚稳步上升,印度尼西亚波动明显,新加坡已呈现明显的衰退状态。黄山风景区未来应本着“山上游、山下住”的基本发展策略,针对日本、美国、马来西亚3国,采取创新型产品开发策略,在已有的风景区观光型旅游产品基础上,借鉴西南地区(云南丽江大研古城、广西桂林阳朔西街)的发展经验,在山下的南大门汤口镇、北大门甘棠镇等处,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开发迎合这些国家游客需要的美食、购物、娱乐、度假类新型旅游产品,将有利于巩固其稳定和上升的态势。
新加坡是华人聚居地,老一辈的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趣浓厚,但该国的年轻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地受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文化影响,加上对中国历史了解不够深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减弱,合乎常理。未来黄山风景区在旅游市场拓展中,应针对该国市场,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强化黄山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代表的主题形象,培养该国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归属感,是减缓新加坡旅游市场衰退的必要保证。
在黄山风景区国际旅游市场中,印度尼西亚旅游市场的波动可能与该国经济、政治局势不稳定有关,针对该国市场,应健全预警方案,减轻该市场波动对黄山风景区整体国际客源市场的影响。
(2)鉴于韩国已处于市场竞争优势,但亲景度不高的状态,今年应加强针对韩国游客旅游设施建设,如增加景区内的韩语标识,提高黄山至韩国各地的航班包机密度,争取早日开通黄山至韩国的定期国际航班等,在韩国国家电视台推出黄山风景区宣传广告,鼓励黄山旅行社与韩国旅行社开展长期推介合作,扩大黄山在韩国游客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争取吸引更多的韩国游客,提升黄山风景区在韩国旅华客源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泰国和法国虽然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尚不理想,但基于两国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偏好较强(亲景度较高),未来发展成黄山风景区主要客源国的潜力很大,值得进一步开拓。尤其是近年来,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继“中法文化年”活动之后,2007年“中法文化交流之春”活动正全面展开。2007年初,黄山市在中法旅游合作上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中法两国旅游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将围绕黄山市“乡村旅游”主题实施合作,黄山市正在积极筹备合作事宜,努力将中法旅游合作项目打造成与国际接轨的乡村旅游顶极项目。可以预见,随着合作项目的开展,未来黄山风景区与法国的旅游合作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