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医疗中心建设方案(整理2篇)

时间: 2025-07-18 栏目:办公范文

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1-0135-02

双向转诊作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全医疗体制、提高医疗资源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双向转诊机制的运行与实践中,因信息化建设力度的薄弱,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构建的缺乏,造成双向转诊信息共享渠道不畅,转诊患者的医疗信息无法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有序对接,进而导致的患者在转诊过程中难以避免医疗机构的重复检查而延误诊治,或因信息偏差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也成为制约双向转诊医疗机制效率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优化建设,提高双向转诊信息化程度是完善双向转诊医疗机制的关键。

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综合医院双向转诊机制中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方案。

1设计双向转诊信息系统框架

双向转诊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的设计方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通过该浏览器在任意信息节点快速、便捷的获取共享双向转诊相关信息数据。

数据库设计:

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在数据库的设计上,主要包括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转诊业务数据库。

1)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主要统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送的需上转治疗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通过该数据库,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就医状况等信息进行快速检索和查询。

2)电子病历数据库:主要统计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疾病诊断结果、病程记录、病情描述、会诊意见、疾病检查检验结果、治疗方法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及诊疗指导等。

3)转诊业务数据库:主要统计患者的转诊信息,包括转诊原因、转诊指证、转诊时间等。

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在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上,主要包括既往信息查阅、转诊标示提示、转诊资源预约、转诊会诊医疗信息、合理用药提示、检查影像等数据查阅、双向转诊流程管理等。

2明确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目标

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的主要理念在于解决上下级医院转诊过程中信息难联通、难共享、难衔接的问题;其主要建设目标在于:

1)实现患者转诊信息在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共享,以尽快实现转诊申请审批流程的网络化与电子化,简化转诊流程,保证有序对接;

2)实现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者诊疗过程信息的交互,避免医疗机构的重复检查而延误病情诊治,保证医疗安全;

3)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为建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格局提供技术支撑。

3规范双向转诊业务流程

3.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是借助计算机等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将个人健康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储存于互联网服务器的电子化记录。在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中,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专业团队,采集患者个人健康信息及每次就诊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长居地、血型、药物过敏史、疾病既往史、家族疾病史等一般资料,并通过中心现有的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同时,电子健康档案随患者每一次就诊予以更新,在双向转诊中由社区及上级医院共享,为健康风险评估、疾病诊疗、健康指导及转诊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3.2制定转诊指证

实践中,因医院、社区业务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双向转诊机制中也将面临转诊指证不一致等问题,而统一、合理的转诊指证是双向转诊医疗机制高效运行的基础。因此,在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实践中,建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综合医院共同制定转诊指证,实现转诊指证的统一和规范。

3.3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程序

上转流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患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导入双向转诊信息系统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中,将患者的病历信息导入电子病历数据库,将患者的转诊信息导入转诊业务数据库中,并生成转诊标示,实现与上级医院的信息共享;同时,经信息平台向上级医院进行各种医疗资源的网上预约,如门诊、科室、实验室检查及住院等。上级医院经转诊业务数据库对患者的转诊信息进行导出,并作出相应的接诊安排,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对社区的预约进行回复并告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预约单打印出交给患者,患者凭借预约单可直接于综合医院就诊。且就诊后,上级医院可从信息系统平台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共享到患者在社区的诊疗经过、结果等病历信息,以作为转诊治疗依据。最后,患者在上级医院就诊的经过(包括会诊意见、检查结果及诊疗指导等)由医院专业信息管理人员予以信息采集并生成电子病历信息,将其导入双向转诊信息系统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享。

下转流程:患者于医院治疗病情得以稳定后,经医生会诊可回社区进行下转康复治疗时,由医院相关转诊负责人先将患者的转诊信息导入转诊业务数据库,并生成转诊提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负责人经转诊业务数据库导出患者的转诊信息,并作出相应的接诊安排。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对上级医院的下转进行回复并告知。上级医院将转诊单打印出交给患者,患者持转诊单回社区行相关康复治疗。且社区接诊后,可从信息系统平台共享电子病历数据库获得患者在上级医院的诊疗经过,包括诊疗及康复治疗指导意见,以作为康复治疗依据。

4结论

针对双向转诊医疗机制运行中“信息不共享、转诊不衔接”的问题,通过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实现上下级医院转诊信息的共享,使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患者就诊信息,对于简化转诊流程,促进上下级医院转诊的有序对接,解决患者就医困难以及避免医疗机构重复检查及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芳.信息化建设在我院双向转诊工作中的优势[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5).

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乡镇;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乡镇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相较于传统的医疗档案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的建设有着更多的优势,在档案的保存和管理上更加的快捷,对于医疗档案的快速检索,提升档案检索的准确性,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医疗档案的共享等,此外对于医疗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是极大的提升。(一)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医疗档案管理者的手工劳动,每天医院都会需要为大量的患者建立医疗档案,其中也会经常性地出现人为性的错误,医疗档案的信息化推行,对医院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方式实现对医疗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慢慢地提升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提升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操作十分复杂,当医疗需要调取一些医疗档案时,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寻找档案的保存目录,然后去库房中进行档案的查找,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偏低。而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可以通过建立档案的网络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来进行档案的多种查询,例如分类查询、模糊查询等,网络化的医疗档案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方式,提升医院的医疗档案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乡镇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时化、标准化。乡镇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乡镇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将医学病案、医学研究、药品信息等内容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管理,采用现代化技术,编制医疗检索工具,医务人员就可以快速地实现对医疗信息的检索,实现医疗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时化和标准化。首先,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进行医疗档案信息的网络储存,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换为数字化档案,做好档案信息数据的保护工作。其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网络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提升医疗档案检索的效率。最后,实现乡镇医疗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制定医疗档案的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二)加强对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乡镇医疗档案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医院部门,围绕自身的日常医疗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各个部门对于医疗档案信息的需求,进而对医疗信息系统进行完善。通过对工作部门信息需求的搜集,挖掘医疗档案信息中的价值,为各部门工作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还要注意对医疗档案的信息反馈工作,了解当前医疗档案的使用情况,对医疗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完善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此外,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突破地域、部门之间的限制,为了更好地满足医疗研究、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实现医疗档案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对各种医疗档案的检索和下载,这样就可以提升医疗档案的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医疗研究提供案例支持。(三)提升医疗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乡镇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这就对于医疗档案工作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于乡镇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医疗档案工作者必须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较强的事业心、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还要求医疗档案管理者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具备扎实的医疗档案管理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可以熟练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尤其是网络传输工具,医疗档案的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上传、保存、管理、共享等。因此,只有加强医疗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提升自身的医疗档案管理能力以及网络信息的应用能力,才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结束语

乡镇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相较于传统的医疗档案管理有着极大的优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医疗档案的信息化也成为必然。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医疗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医疗档案的资源共享,提升医疗档案的利用率,更好的挖掘其自身价值。加强医疗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和档案管理的相应知识。其次,医疗档案信息共享,提升利用率。最后,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

作者:任秀峰单位:孝义市大孝堡中心卫生院

【参考文献】

[1]周娟.基层医疗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探[J].档案与建设,2015(12):80-81.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车厘子栽培技术与管理(整理2篇)
  • 下一篇:餐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