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下沙医院精神卫生科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随着精神病专科医院规模的扩大以及综合医院精神病房的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这个缺口却越来越大,所以加强精神科护理实习生的教育尤为重要,使她们喜爱上精神科护理岗位,做好精神科专科护理的人员储备,我科使用PDCA模式教育方法,得到了很多护理实习生的肯定,她们表示很乐意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实习生;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承受的各方面压力与日俱增,坏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甚至出现消极厌世的想法,许多人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症状,需要到专科精神病房接受正规治疗。精神病专科医院规模不断在扩大,很多综合医院开始了精神科病房,精神科专科护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精神科病房护士承受的压力大,被伤害的风险高,专科技能要求高,很多护士不愿从事精神科护理,因此做好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储备及培养很重要,所以加强精神科护理实习生的教育尤为关键,使她们喜欢上精神科护理岗位,毕业后自信、安全的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我科使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实习生教育,得到了很多护理实习生的肯定,她们表示很乐意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也称戴明环,其含义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再优化。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此方法不仅使用予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同样使用于护理人才的培养,进行精神科病房护理实习生的教育。
PDCA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再优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这个周期是周而复始的。护理实习生的教育工作也由此展开,具体如下:
1P:计划阶段
(1)首先评估护理实习生的情况,包括实习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温和或是急躁等等;实习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是否去过内科、外科、急诊室等等,是否进行过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静脉采血等护理操作;之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如何;对精神科的印象或概念是如何的,以及来到精神科实习的需求,如希望学到哪些技能,是否打算从事护理工作等。
(2)选择合适的有经验的护士作为这些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老师,从实习生的性格、需求等各方面选择合适的护士老师,在实习期间都由同一位老师带教。
(3)制定实习计划,以周为单位,设置周目标教学,第一周以熟悉病房环境、相关人员及科室规则制定为主,使护士有归属感及亲切感;接下来的时间再安排基本操作及交流方法的训练,学习专科疾病知识,逐渐参与病人管理,使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有老师指导,同时获得个人的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2D:实施阶段
(1)实习生整个实习期间由同一位护士老师负责带教,对于所教学的知识具有连贯性,而且可以培养很好的教学关系,甚至是朋友关系,共同学习进步。首先进入病房时带教老师同实习生一起向患者问好,接着会向患者介绍实习生,一天的工作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开展的实习生教育活动根据制定好的实习生每周计划实施,第一周熟悉病房环境,知道病房的设置及床位号的识别,知道安全通道,万一发生火灾时病人的疏散通道及灭火器的位置等,科室的规则制度,如开展安全检查等,患者及家属不得带入刀剪、药品等等。
(2)经过一周的熟悉过程后,实习生在护士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护理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及安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给予合适的指导。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医生查房时的学习,护理实习生会逐渐掌握交流技巧,不再害怕精神病患者,能理解他们的痛苦,乐于给予帮助及安全护理。接着带教老师会选择1-2个典型的患者交给实习生管理,加强实习生的主动性,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
(3)前两周带教护士会选择典型案例,临床护士给护理实习生进行讲课,具体讲解患者疾病表现及风险,护理重要关注点及相应护理措施,使实习生将理论真正联系实际;后几周带教护士会选择案例指导实习生进行讲课,使实习生主动去查找资料,认真准备与同学及专科护士分享,锻炼了胆量也真正主动学习,使知识引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生讲课结束后分享感受及点评指导。
3C:检查阶段
(1)每周将实习生的学习情况与周目标进行对比,查看实习生的完成情况,与实习生一起讨论教学情况,判断周目标制定的是否符合实际学习情况,是否合理。
(2)每周负责教育的护士共同讨论教学经验,及进行周目标落实反馈及意见,目标制定的是否太难,实习生无法完成或是计划太简单,不能满足实习生的需求等。
4A:总结、再优化阶段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整体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程序中的应用,进一步阐述整体护理的理论模式和临床价值。方法对病区中一级护理以上病人运用护理程序,每一名责任护士负责管理2~3名重病人。护士长周检查,责任组长每天检查分级查房制度,对疑难病例中的难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结果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的护理临床业务及护理管理模式,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式,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护理程序包括: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关键词】整体护理神经内科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它是一种科学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如何把护理程序准确地运用到整体护理中,是我们神经内科近年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自2001年医院确定神经内科为整体护理疗区以来,我们根据本科室病人的特点,按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全面、系统的服务,这对规范整体护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科学的护理有着深远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制定护理表格
为了保证护理病历及时准确的完成,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我们根据本科的疾病特征和护理重点,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护理表格,内容包括:入院患者评估、住院评估、标准护理计划单、标准健康宣教计划、出院指导项目单等,使用时可直接选择或填写,做到省时省力,把时间还给患者。
整体护理中护理诊断确定
2.1护理诊断是整体护理的依据,根据诊断确定病人现存和潜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对病人的各种情况做出判断,根据病情分先后顺序列出护理诊断,正确严密的护理诊断可提高护理质量,为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本科室一般病人的护理诊断由责任护士制定,按照首优、中优、次优的顺序排列.如遇到疑难及危重病人的护理诊断即组织科室护理会诊,由全体在班护士一起制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如果是多发病,及并发症,涉及其它科室病症的护理诊断,则组织各科之间的护理会诊,这样才能体现护理诊断的全面性,如我科2004年1月收治了一名大面积脑梗塞并伴有糖尿病的病人.护士长即请内分泌科护士与我们共同制定出符合病人病情的护理诊断,这为以后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打下了基础.
整体护理中做好入院评估
1.1评估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评估的目的是指出要解决的问题,评估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关系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的准确性,评估时应从整体人手,全面地考虑病人的身心状况、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等,明确病人已掌握和未掌握的有关疾病知识,确认病人对护理的要求.1.2根据以上问题本科室制定了病人人院评估表,其内容包括:健康史、体格检查、人文情况等,它简洁明了,更具实效性,把病人各方面的信息及病情的主要情况,通过护士对病人的观察及交谈,按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栏目中添写或”了”.评估表除常规的内容外,还根据神经内科的特点,设制了以下内容:如肢体活动:自如,障碍,偏瘫(左侧,右侧).进食情况:春咽困难,咀嚼困难,饮水呛咳.语言沟通:言语流利、言语笨拙、失语等.通过护理评估表能够全面准确地反应病人的情况,为护士节省了时间,方便记录,更为以后护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改变工作模式组织分工本科共设病床38张,分2组,每组有1名责任组长、2名责任护士、3名辅助护士。护士长负责整个护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及质量检查,责任组长除需参与完成整体护理的工作外,还负责对责任护士的带教指导与协调,并督促检查及时补位。排班方法根据患者实际需要以及工作量大小进行排班,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由于本科卧床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及输液工作量大,因此重点增加了晨晚间和中午护理人员的配备:晨间6-8时有3名护士在班,中午12-14时有5名护士在班,晚夜班实行双班制。
结果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无陪护病房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护士平均工作量较前有明显增加:一级护理、口腔护理、测血压、翻身和吸痰分别增加了10.3%、56.0%、43.1%、33.2%和3.8%。各项护理质量考评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病区在上海市卫生系统护理质量多次抽查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患者满意度从整体护理前95%上升至整体护理后99%-100%,由于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达到了病区白天取消陪护的目的,解决了神经科病房陪客多的难题。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及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开始变化。整体化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认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整体,注重心理、环境等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加强整体护理。
1要重视资料的收集:估计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从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的收集资料以评估病人的健康状态的过程,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处理,得以结论,不能主观想象,要注意主客观资料相符合。要对患者的主诉,二便,睡眠饮食,现病史,家庭经济状况,心理状态,既往史及社会支持因素的了解等方面收集。2注意护理诊断的准确: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步,它是分析综合判断的过程,是下一步制定护理计划以及实施评价病人健康状况的基础。不同疾病可有相似的护理诊断,同种疾病可有不同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应该因人而异,而不能对各类疾病确定相对的固定模式。例如:脑梗塞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护理诊断不能一律为抑郁,而要以病人为中心,因人而异进行诊断。3护理目标要具体现实:护理目标是通过护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理想的结果,目标是具体的,能够达到的,是可以衡量的。建立目标时不要出现笼统的无时间限制的难以观察和测定的目标。例如:护理诊断为体温过高由于感染所致的护理目标不能简单地定为体温恢复正常,而应为1周之内体温控制约38.5℃及1周以后体温维持正常,无合并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整体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1~69
[2]袁剑云,金乔.系统化整体护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20~21
1带教的目标和内容
神经内科的患者的特点是急、危、重。基础护理多、重、烦。所以护理要求特别高。对患者不但要细心、耐心、还要有责任心和爱心。护生在我科实习时间为6周,因此我制定了具体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要求了解、熟悉、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技能如下:①了解神经内科护士基本要求和素质。②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做好健康教育。③了解电脑处理医嘱的程序。④熟悉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名称和护理常规。⑤熟悉各种护理记录的书写。危重患者抢救的配合及病情的观察。⑥掌握脑出血和脑梗塞急性期及康复期的护理重点。⑦掌握基础护理,中医技术操作。特别以下几种护理操作更为重点:鼻饲法,壁式给氧法,穴位注射法及预防压疮护理。⑧大专及本科生还要求每人写一份护理病历。实习结束前进行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并要求完成实习小结。
2带教方法
2.1第1周熟悉及转变角色阶段:学生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护士,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角色。带教老师帮助她们克服心理障碍,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护生入科的第1天,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介绍本科概况、环境、布局、物品放置情况,本科的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及各班职责,消除陌生感。第2~5天重点是学习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深入了解神经内科工作规范。重点掌握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强调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2第2~5周临床实践阶段:采取“一对一”的专人带教方式选派经验丰富年资高的护士带教,让护生参加白班、夜班值班工作,全面掌握神经内科的护理知识。学会专科护理。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不断鼓励护生地提出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整体护理贯穿始终。协助护生搜集资料,做出护理诊断,书写护理病历;利用夜班空闲时间指导护生护理文书的书写。本院使用计算机处理患者一切信息。因此,还要教会护生用电脑过医嘱,输三测单,写交班,处理出入院病历等等。除根据带教计划完成本情况结合实际随时增加讲授内容。
2.3最后一周进行终末考核:实习期末,要对护生进行一次基本技术操作考核和整体护理理论考核,考试内容覆盖全部实习计划要求内容,带教老师认真填写实习鉴定,总结实习情况,征求护生对带教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