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范例(3篇)

时间: 2025-11-15 栏目:办公范文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因子分析Logistic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为纽带,形成的由多个成员企业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结构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以及经营和管理的复杂性,财务风险是其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因此,为增强企业集团抵抗风险能力,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外就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例如FitzP(1932)和BeaverW.H(1966)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单变量模型[1],Altman在1968和1977年分别提出了Z值判定模型和Zeta模型[2-3],以Ohlson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采用条件概率模型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包括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等方法[4]。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被引入,KimHC(2002)以及ShinKS(2005)等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5、6]。国外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呈现多角化发展趋势。国内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针对一般性企业的财务预警问题展开的研究[7-14]。迄今为止,国内外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还十分鲜见。本文以沪深A股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财务危机企业集团界定为因财务问题而被特别处理即被ST的企业集团。本文第二节在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的3类特征指标和6类公司治理类指标建立了由28个指标构成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第三节对预警初始变量因子分析提取出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鉴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自变量不用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假设使其有更广的适用度和其运用的成熟度,本文在第四节中选取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预警模型,对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

二、预警指标与研究样本

(一)预警指标选取

企业财务危机是由初步萌生到程度恶化的过程,且其财务危机的迹象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在一些敏感性财务或非财务指标的变化上反映出来[15]。本文根据预警指标满足客观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的原则,选取这些敏感性指标作为预警财务危机的预警指标。除了选择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之外,本文根据企业集团规模庞大、涉及行业较多、投资多元化以及关联交易频繁等特征,以及结合国内外对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关系的研究,在五大类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关联交易次数,关联交易金额占总资产比重以及涉及行业个数)和6个公司治理类指标,共选择28个初选指标构建出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见表1)。并为了进一步分析引入的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类指标对预警模型的作用,根据预警指标体系划分了三类预警初始变量:一是在企业集团基本财务指标基础上引入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二是仅引入特征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三是仅含基本财务指标的预警初始变量。

(二)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4年至2010年被“ST”的企业集团和根据研究期间一致、行业类型相同或相近、资产规模相当和上市时间接近的原则与其配对的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各50家,其中剔除由于数据严重缺失或不合理的公司以及两年内就被“ST”及因其他状况异常而被“ST”的公司,研究样本共计100家。其中把2004年至2007年的70家样本作为模型估计样本,2008年至2010年的30家样本作为模型检验样本。

由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ST”处理的依据为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所以本文采用的数据为企业集团上市公司被“ST”前三年的会计年度的数据。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

三、预警初始变量的分析处理

(一)预警初始变量的因子分析

本文为了去除预警初始变量间的相关性和减少预警变量个数便于模型的构建,分别对三类预警初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提取的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

通过因子分析,对三类预警初始变量分别提取出10个公因子F1、F2、F3、F4、F5、F6、F8、F9、F10,7个公因子F1*、F2*、F3*、F4*、F5*、F6*、F7*和6个公因子F1**、F2**、F3**、F4**、F5**、F6**,其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6.21%、75.43%、75.1%。进一步对其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这三类公因子反映了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方面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方面的情况,同时在关联交易、行业规模和公司治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二)预警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本文以提取的公因子作为自变量,在构建模型前,先对三类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检验财务危机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在发生财务危机之前,财务状况是否就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均值差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从表2、表3和表4可知:显然对ST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而言,三类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t检验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在企业集团陷入财务困境之前,财务危机企业集团在财务状况上就与财务正常的企业集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这些公因子包含着预警财务困境的信息,因此可以运用这些因子建立预警模型。

四、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与检验

本文以由因子分析得到的公因子作为预警变量,因变量f为二元变量,对三类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5、6和7。三类因子变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较显著,说明它们有显著的解释能力。三类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别见下式:

将检验样本代入所构建的模型,计算f值。选取0.5作为财务危机发生的临界值,当f>0.5时,判定该企业集团为财务危机企业;当f<0.5时,判定该企业集团财务状况正常。检验结果见表8。

五、结束语

本文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logistic方法建立企业集团财务危机的预警模型,进而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从效果上看,预警准确度令人满意,且引入企业集团特征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预警准确率高于不引入的模型情况,说明企业集团的特征以及公司治理等指标包含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的大量信息。因此,本文所构建的企业集团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971015)

[参考文献]

[1]BeaverW.H.FinancialRatiosasPredictorsofFailure,inEmpiricalResearchinAccounting:SelectedStudie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66,5(7):179-199

[2]AltmanE.I.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teAnalysisandthe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JournalofFinance,1968,6(9):589-609.

[3]AltmanE.I.HadelmanR.G.,NarayananP.ZetaAnalysis:ANewModeltoIdentifyBankruptcyRiskofCorporation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977,9(1):29-51.

[4]OhlsonJ.A.FinancialRatiosandtheProbabilisticPredictionofBankruptcy[J].JournalofOperationResearch,1980,9(15):109-131.

[5]KimHC,PangS,JeHM,KimD,BangSY.Patternclassificationusingsupportvectormachineensemble[C].1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atternRecognition(ICPR’02).2002,(2):278-289

[6]ShinKS,LeeTS,KimHJ.Anapplicationofsupportvectormachinesinbankruptcypredictionmodel[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5,1(23):127-135

[7]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8(6):8-11.

[8]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4(9):31-38.

[9]陈晓,陈治鸿.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J].中国财务与会计研究,2000,3(9):7-15.

[10]肖智,张志恒,黄海生.粗糙集理论在财务危机预测中的应用[J].决策与参考,2004,3(7):48-53.

[11]熊志斌.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我过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预测[J].决策与统计,2008,14(3):32-34.

[12]杨毓,蒙肖莲.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企业破产预测模型[J].金融研究,2006,10(1):65-75

[13]宋新平,丁永生.基于最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经营失败预警研究[J].管理科学,2008,21(1):115-121

[14]董霞.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0,11(9):82-85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关键词: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引言

在清洁能源尤其是风能的迅速发展过程中,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若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未能拥有安全的财务状况,将会阻碍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因此,对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财务预警的内涵

从19世纪90年代就有经济学家运用预警的理论对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随着预警理论的不断扩充,其逐步应用到了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中来[1]。企业的财务预警指的是,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实际的财务经营状况,总结和归纳出对企业财务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指标,构建出相应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并结合相应的预警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以便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其整个过程见图1所示[2]。

2.我国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生产产品种类繁杂、技术要求程度高、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其行业上市企业的财务实际情况主要由如下两个方面决定: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财务危机状况;另一方面是企业所建立的财务预警机制的情况。依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近些年,我国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中上市企业被特殊处理的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些被特殊处理的企业往往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销售额逐年下降,虽然有些被特殊处理的企业的营业收入还在增长,但净利润却逐年递减;第二,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数值比较高,有些企业甚至达到了150%,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三,资金的流动性较差,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率仅有20%,并且平均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竟达到了130天,平均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00天,致使企业的资金难以周转,不利于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作业[3]。

造成我国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状况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两类。财务因素主要包含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不当、投资决策错误、企业负债过度以及企业资金流动性差等。非财务因素主要包含行业环境限制、企业经营者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以及财务信息质量差等。

3.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3.1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构建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评判,为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在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3]:(1)系统全面的原则。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应尽量涉及到企业财务状况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与此同时,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所属关系,即某指标下包含若干个子指标。(2)可选取性原则。所构建的直白哦体系中的指标所对应的数据应当比较容易获取,否则该财务预警体系的操作难度将会增大,并且会影响到财务状况评价的结果。(3)实用灵敏性原则。由于所要构建的指标体系用于预警用途,所以其构成指标应能够直观的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其指标信号明确,判断起来较为容易,并且灵敏度高。

3.2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相关企业财务状况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风电设备制造行业自身的特点,本文构建了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1)企业的盈利能力,其指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可以体现出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包含净资产收益率(X11)、成本费用利润率(X12)、销售净利率(X13)、每股税后利润(X14)、市盈率(X15)、留存收益总资产比率(X16)、总资产利润率(X17)和资本金利润率(X18)。

(2)企业的偿债能力,其指的是企业通过经营来偿还所欠债务的能力,直接关乎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决定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性方面。企业偿债能力的基本指标包含资产负债率(X21)、流动比率(X22)、速动比率(X23)、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X24)、现金比率(X25)、资本周转率(X26)、清算价值比率(X27)和利息支付倍数(X28)。

(3)企业的营运能力,其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合理的配置资源以实现企业所制定的财务目标的能力,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自有资源的利用情况。企业营运能力的基本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X31)、应收账款周转率(X32)、存货周转率(X33)、流动资产周转率(X34)和固定资产周转率(X35)。

(4)企业的发展能力,其指的是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模扩大的能力,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发展能力的基本指标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41)、总资产增长率(X42)、权益增长率(X43)、销售利润增长率(X44)、资本保值增值率(X45)和资本积累率(X46)。

(5)企业的现金流动能力,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规避财务风险,其基本指标包含经营现金指数(X51)、现金流动负债比例(X52)、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比例(X53)、债务保障率(X54)、每股经营现金流量(X55)和现金在投资比率(X56)。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遵循全面系统、可选择性和实用灵敏性的原则下,构建了符合风电设备行业特点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该预警体系全面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现金周转能力。结合相关的预警方法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文为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立项项目“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风电设备上市企业财务预警研究(编号KX2015A11)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克敏,姬美光.基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亏损公司财务预警研究――以公司ST为例[J].财经研究,2006,07:63-72.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对生物化学的理解(收集5篇)
  • 下一篇: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