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口腔护理(收集5篇)

时间: 2024-08-06 栏目:办公范文

口腔护理篇1

1.1临床资料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住院患者67例,年龄64~77岁,平均年龄65.6±3.6岁;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15.54±1.85,口腔清洁评分20.18±3.05;入选标准:ICU需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年龄≥18岁;MV时间≥14d;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愿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跳、呼吸骤停或其他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口腔手术、严重呼吸道灼伤患者;有严重的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剔除碘过敏者。

1.2护理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采取早期强化口腔护理,即插管前30min内口腔擦洗1次;插管后采取口腔刷洗加冲洗,3次/d,间隔8h,从气管插管时计时。口腔护理液选用0.1%聚维酮碘。具体口腔护理方法:①插管前口腔擦洗,用0.1%聚维酮碘纱块口腔擦洗1次(2min内完成)。擦洗顺序为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颊部-舌面。②刷洗,将儿童软毛牙刷放入0.1%聚维酮碘液中浸泡15s,让刷毛变软,牙齿内外侧面采用竖刷法,咬合面采用横刷法,颊部和舌面由内而外轻刷。刷牙顺序为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颊部-舌面。③口腔冲洗,抬高床头20~30℃,检测气管导管内气囊压(气囊压25~35cmH2O),记录插管至门齿的深度,充分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由2名护士操作:一名护士一手固定好患者头部和插管,将气管导管移至一侧口角,一手用注射器抽取0.1%聚维酮碘,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喉、腭进行冲洗,另一名护士从患者另一侧嘴角用吸痰管将冲洗液吸出,反复多次,直至口腔冲洗干净为止。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擦洗法,即棉球擦拭法3次/d,间隔8h,从气管插管时计时。口腔护理液选用生理盐水。

1.3观察方法

于插管前、插管后2h、4h、6h、8h;插管后8h、16h、24h三次口腔护理前、后30min;插管后7d、14d,绕腭弓两侧、咽、扁桃体取分泌物,标本30min内送检,进行咽拭子菌落计数。步骤:将咽拭子棉签置于无菌生理盐水1mL中,用混合器震荡20s后按10倍的梯度进行稀释5份,从稀释液中分别用10μl定量环取样,接种在直径为9cm的血琼脂平板,放置20min后,置于35℃、5%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孵育18~24h后,选择菌落分布均匀,数量在50~100之间的平板计数菌落。总菌落数(N)=稀释倍数×平板菌落数(两组菌落数取lgn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插管前、后咽拭子培养

菌落数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插管前、插管后6h、8h口腔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后2h、4h口腔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插管后三次口腔护理前、后咽拭子培养

菌落数情况:两组口腔护理前口腔菌落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护理后口腔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护理篇2

根据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上所存在的特点,对口腔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进行深入探讨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前提。

1老年患者的特点

1.1老年口腔疾病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口腔组织出现相应变化,具体表现为口腔组织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修复能力减弱并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由于口腔内唾液腺的退行性变,唾液分泌减少、流速慢,对牙齿的冲刷和自洁能力下降,同时牙周组织生理性退缩或病理性萎缩及牙间隙变宽,可使食物嵌塞与食物残渣滞留,给口腔内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易导致龋病及继发病的发生,龋病是老年牙病就医的主要原因。此外老年人常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而致循环障碍、血流淤积,牙周组织营养不良,代谢产物堆积,使牙周病的发生率增加。老年人由于牙釉质的渗透性减低,水分和有机成分减少,脆性增加,引起釉质的破坏,同时长期咀嚼过程中的机械性磨损,使咬合面磨耗,牙齿磨耗的出现较普遍。此外,老年人由于牙本质外露,对冷、热、酸及机械性刺激均敏感,易引起牙本质过敏。因而,老年患者机体的变化导致了某此具有老年特点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增加。

1.2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常常导致就诊的延误;一是性情固执,不易接受他人劝告,对医疗治疗不理解;二是存在紧张或恐惧心理即牙科恐惧症,特别是初诊患者,其原因主要源于对治疗器械的恐惧及痛阈的降低,依据我们问卷调查,约50%以上的老年患者存在牙科恐惧症,而在所有的治疗中,最为恐惧的是对拔牙及牙钻的恐惧。上述因素的存在加之老年人行动不便,许多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来医院就医,拖延甚至放弃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使得疾病的治疗变得困难,不能达到最佳疗效。

2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也率相对增加,在口腔科老年患者中,影响口腔科治疗的主要并存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2.1高血压病:高血压为老年常见病,由于老年人动脉不同程度的硬化,以及对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恐惧心理等影响,可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高血压症状加重。此外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交感神经对血管反射性调节能力减低,治疗中长时间躺卧后可引起性低血压的发生。

2.2冠心病:冠心病发病较急,危险性大,其中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上下颌骨,甚至以此症状就医,而口腔科治疗时的疼痛等因素可成为其急性发作的诱因。

2.3糖尿病:近年来口腔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繁殖,白血胞移动和吞噬能力受抑制,加之血管病变,组织营养差,肉芽组织形成不良,致使伤口不易愈合,同时对炎症易感性明显增高,与牙周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3口腔科门诊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

3.1心理护理:老年人治疗前多有紧张心理,主要是对治疗的不理解及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影响,故首先应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对治疗过程进行耐心细致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牙科恐惧症有时成为阻碍老年口腔患者就医的决定性因素,建立良的好的护患关系,加强良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用爱心、细心、诚心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3.2行动不便的帮助:老年人行动迟缓,可帮助搀扶其至牙椅上,同时由于老年人腹肌力量差,起坐比较困难,治疗时可使用吸液器或将牙椅调至坐位以便于吐唾液或嗽口。

3.3老年口腔特点的护理:老年人颞下颌关节韧带松弛,治疗中应控制张口度。老年人咽部反射迟钝,应注意防止吸入或吞入异物,可将牙椅调成与地面成30~50°。

3.4治疗中的护理:治疗中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的减低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术中可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老年人身体耐受性差,容易疲劳,治疗中可适当让患者休息片刻,以减轻长时间张口所致的疲劳。

3.5术后护理:治疗完毕后及时告之患者以解除其紧张心情。预先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现象及注意事项。

3.6口腔保健指导:建议老年口腔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多行咀嚼以产生较多唾液便于清除食物残渣。

4就诊时并存疾病的护理

4.1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在治疗前应监测血压并记录,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早期高血压患者,在合理治疗、控制血压在160/95毫米汞柱以下的,进行口腔治疗。准备拔牙的患者,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前1小时给予适量的镇定剂,拔牙时应保证无痛,局麻药以用利多卡因为宜。心、脑、肾已有损害的后期的患者,拔牙的危险性较大,可出现脑出血、心力衰竭或肾衰竭,应暂缓拔牙。在注射局麻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对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治疗结束后应缓慢坐起,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观察10min后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

4.2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对于近期曾有心绞痛或6月以内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口腔科治疗应适当延缓,先期内科检查及治疗。对于无禁忌证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口腔科治疗时,需常规配备心血管扩张药物、氧气与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物。

口腔护理篇3

1.1口腔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0.05%醋酸氯己定溶液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按口腔护理操作程序进行。先用0.05%醋酸氯己定溶液含漱2次,每次40mL含漱2min,含漱时舌体活动配合重复鼓腮15次,然后进行口腔擦洗,擦洗后再按以上方法含漱2min。实验组:用本院自制的“加味二辛煎”(生石膏50g,细辛5g,薄荷6g,生甘草20g加水500mL,生石膏先下,用煎药机煎至250mL,袋装冰镇备用),按上述方法口腔护理后,再用“加味二辛煎”喷雾剂进行全口腔喷雾。

1.2检测方法口腔护理1~5d,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对口腔护理前(晨起未洗漱前)及护理后患者进行口腔黏膜炎分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评估,同时用咽拭子取口腔分泌物送检,检查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并进行对比分析。

1.3评价指标

1.3.1口腔黏膜炎分度[5]将OM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0级:无症状;1级:红斑/疼痛,不影响进食;2级:溃疡/红斑,仍能进食固体食物;3级:溃疡及严重的红斑,不能进食固体食物;4级:溃疡融合成片,有坏死,不能进食,其中3级和4级为重度黏膜炎。

1.3.2菌斑指数法采用由Turesky改良的Quigley-Hein法[6]用菌斑显示剂涂布于牙面,漱口后再检查着色的菌斑在牙面的分布部位和范围,这种方法的计分标准相对比较客观,该指数主要体现口腔卫生状况,观察患者使用漱口液后口腔菌斑的情况。计分标准:0分为牙面无菌斑;1分为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分为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分为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但少于牙面的1/3;4分为菌斑覆盖面积至少占牙面1/3但不超过2/3;5分为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或2/3以上。

1.3.3牙龈指数法采用牙龈指数观察法[7],按牙龈病变的程度分级,检查时,将牙周探针放到牙龈边缘龈沟开口处并沿龈缘轻轻滑动牙龈,组织只被轻微的触及,计分标准:0分为牙龈健康;1分为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分为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分为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x珚±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牙周健康状况、口腔黏膜炎分度比较

3讨论

3.1化疗所致OM的机理及口腔护理的重要性

3.1.1化疗所致OM的中医理论OM属中医学“口疮”、“口疡”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发病机理为气血损伤所致、阴津耗损为本虚,热毒炽盛为标实。化疗药为峻猛药毒之邪,使脾胃受损,耗气伤阴、伤津,虚火上乘;或热毒内伏心营,循经上扰而发病。《内经》:“诸痛疮疡,皆属于心。”临床口疮除见阴虚火热证以外还可兼见脾气虚、心脾积热之象[8]。

3.1.2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有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更新较快的黏膜上皮细胞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化疗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加上患者进食减少,水分补充不足,所致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使寄生于口腔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内环境遭到破坏,口腔pH值降低,从而导致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并非在使用化疗药物后立即出现,而是在体内代谢物质耗尽,上皮细胞脱落更新后才表现出来,在化疗后3~5d为最明显,一般持续7d左右。其发生率极高,可以通过选择高效的口腔护理液进行规范的口腔护理对其进行预防。

3.2两种漱口液的作用比较

3.2.1加味二辛煎的作用及安全性石膏、细辛名“二辛煎”,方出《景岳全书》,治疗“阳明胃火上炎所致牙根、口舌肿痛不可忍”。生石膏具有收敛生肌、除烦止渴和清热泻火等功效[9],细辛气味辛温,挥发油有很强的解热、抗菌、局部麻醉、镇痛作用。能散浮热,解火郁,故能消死肌疮肉,又长止痛。《纲目》云:“治口舌生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细辛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抗菌作用。生石膏性微寒,其味甘辛,归于太阴肺经,和阳明胃经,其寒能清热,甘能缓和微寒之性,使其不伤正气,且甘能生津止渴,使其清热而不伤阴,辛能透表解肌发斑,其质重气浮,入肺经既能清泄肺热而透疹,又能清泄气分实热,以解肌入胃经,清泻胃火而化斑[10]。佐生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利咽除臭、调和诸药,并对口腔黏膜起到保护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其在试管内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均有抑菌作用[11]。我院自制的“加味二辛煎”在方中加入生甘草以调和诸药,不但调整了方剂的口感,其本身也有清热、除臭和抑菌作用,加强了“二辛煎”的作用。经临床预实验,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3.2.2醋酸氯己定溶液的作用及副作用作用机制为本药带正电荷,含漱时可吸附带负电荷的齿菌斑和口腔黏膜表面,从而产生持续的抑菌和杀菌作用。雷招宝等[12]认为,氯己定是临床和日常生活应用非常广泛的消毒药品,临床应用中主要不良反应有味觉障碍、牙齿着色、接触性皮炎等,严重者可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口腔护理篇4

关键词:空腔护理;概念;现状

1口腔护理的概念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口腔前端借助口唇裂口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喉相续。在人体的口腔中存着在大量的致病菌和正常菌,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时口腔中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口腔疾病或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为了预防这种“病从口入”的现象,一些适当的口腔护理措施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口腔护理是指借助相应的口腔护理用具结合一定的技术方法,在适当的口腔护理液的辅助下达到舒适口腔、口腔清洁、去除口腔细菌、防治口腔炎症、预防吸入性肺炎的目的[1]。

2口腔护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口腔护理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口腔卫生对营养的摄入和吸收至关重要。牙齿和其周围组织已被证明有助于维护适当的营养状况,因此也有助于维护总体的健康状况[2]。有研究表明,没有牙齿的人在消耗蔬菜、纤维素和胡萝卜素方面存在缺陷,但是能更多的消耗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卡路里[3]。其次,牙周组织是细菌和其他传染病携带者的温床,这些病毒携带者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能够诱发脑血管和呼吸疾病[4]。最后,口腔健康还影响者社交的正常进行,有口腔疾病的人在与他人沟通方面可能存在某些障碍,如一些病患因缺乏必要的口腔护理而引发的口臭或牙龈出血等疾病,因此当病患在与他人交谈时会担心引起他人的反感而说话犹豫,甚至不愿与他人进行交谈[5]。综上所述,良好的口腔卫生在保持人体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做好口腔护理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6]。

3现代口腔护理的理念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问题,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现出对口腔护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视程度。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水平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口腔健康情况通过生物学、心理及发育等多个环节与全身健康状况相互影响。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口腔护理的要求逐步提高,目前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的口腔清洁。口腔护理已从单纯的口腔疾病的预防发展到为了保持和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层面[7,8]。

首先,在口腔护理过程中,人们不仅要重视口腔护理的效果,同时更要重视口腔护理时的舒适度。舒适不仅表现出对患者的关爱,也是患者的基本要求。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关注患者的感受是整个护理过程的要求之本。郑玲[9]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对口腔护理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在口腔护理操作时,要注重考虑舒适感,即口感、视觉和心理等方面的舒适感。

此外,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角色定位。Orem自理模式强调了护理中患者自我照顾的重要性。在口腔护理的常规方法中存在些许局限性,患者在自理方面存在缺陷,这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辅助,同时也需要患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要在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的同时增强患者的自信心[10]。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和整体评估,除了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以外,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自理程度也需要进行询问,以便对患者在口腔护理方面的不足予以指导和帮助,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11]。

口腔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口腔护理措施和指导原则,选择适宜患者的器械设备和药物,学习和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医护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实践和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实践。RossA等[12]在口腔护理培训时,依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建立了口腔护理前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唇部、舌部、口腔黏膜、牙齿及唾液五个部分进行评估,依据评分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口腔护理措施,如此对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调整有利于提高整个口腔护理过程的质量。

4口腔护理基本步骤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应对病患的口腔及全身进行充分了解,如牙齿的松动和咬合情况,有无龋齿和义齿,牙齿及口腔的清洁程度,牙龈健康情况,口腔黏膜是否存在溃疡、糜烂现象,舌的灵活性、色泽等;其次,观察病人刷牙、漱口等自身能做与不能做的事情,判断其自理程度;再次,遵从病患的要求,选择病人感觉舒适且不疲劳的进行接下来的护理措施;然后,综合各种口腔护理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当的组合实施对患者的口腔护理;最后,在对患者结束口腔护理时,要告诉患者口腔已经清洁干净,并告诉患者在口腔护理之后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整理好所使用的器械物品,并做好记录即可[13]。此外,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在操作前要对患者说明该步骤的目的和过程,是否有疼痛感和疼痛的程度,让患者有所准备,尽量取得患者信任,不能勉强实施操作,操作时要耐心、仔细、迅速,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感。第二,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细心观察病人的口腔状态,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目表情,如发现患者有面色变化,要及时进行询问,了解病人的感受,并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三,实施后,要仔细观察口腔,细看护理后的口腔状态是否有所改变,查看口腔中是否出现异常,观察护理效果。

5口腔护理基本方法

5.1含漱法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患者的可实行性强,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病患用舌头在口腔内上下、左右、前后反复多次搅拌,并使药液保留在口腔内3-5分钟即可,每1-2小时含漱一次,在晨起、饭后30分钟和睡前含漱尤为重要。该方法能改善口腔酸性环境,并能有效清除残渣及分泌物,减少牙菌斑,是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口腔感染的最佳选择[14]。

5.2冲洗法

目前,该方法是临床上效果较好且应用较广的口腔护理方法。有些患者存在口腔损伤严重,口腔中有夹板、钢丝等固定物,或者因其他原因张口受限等情况。对于以上现象,齐会萍等[15]提出了一种注射式负压吸引法,该方法操作如下。医护工作者左手拿注射器向患者口腔中缓慢注射漱口液,同时右手持负压吸气引管进行抽吸,注射和抽吸步骤同步进行,直至口腔全部冲洗干净即可。该方法操作简单,口腔清洁彻底,适用于口腔损伤严重,或张口受限的患者。

5.3口腔擦拭法

有文献说明,含漱法在清洁口腔时只能暂时减少游离细菌的数量,对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无效,而擦拭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牙菌斑[16]。因此,擦拭法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口腔护理方法,主要适用于有出血倾向、无牙、开口困难、不能含漱、有意识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用浸有含漱水的纱布或者棉棒,从患者牙的外侧前牙开始由外至内一颗一颗的进行擦拭,牙的咬合面以及内侧也是同样的方法,擦拭过程中要对牙床进行按摩,牙与牙颈结合处容易存留残渣,要用小棉棒进行反复擦拭,同时也要注意颊部、舌下和腭部的擦洗[17]。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护理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仅对口腔护理的理念、步骤与方法做了简要的阐述。近年来对口腔护理的研究,更注重个体化及操作方法的多样化,事实上,在我国,人们对口腔护理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护理方法较为单一,口腔护理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研究进行支持。因此,目前,在我国开展口腔护理干预和随机对照实验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之举,以此来制定适宜不同病患的口腔护理方法是人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计惠民,方成根.口腔护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0):453-455.

[2]SaundersMLJ,StattmillerSP,KirkKM.Oralhealthissuesinthenutritionofinstitutionalizedelders[J].JournalofNutritionfortheElderly,2008,26(3-4):39-58.

[3]JoshipuraKJ,WillettWC,DouglassCW.Theimpactofedentulousnessonfoodandnutrientintake[J].TheJournaloftheAmericanDentalAssociation,1996,127(4):459-467.

[4]ClemmensDA,KerrAR.Improvingoralhealthinwomen:nurses'calltoaction[J].MCN:TheAmericanJournalofMaternal/ChildNursing,2008,33(1):10-14.

[5]JungYM,ShinDS.Oralhealth,nutrition,and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mongKoreanolderadults[J].Journalofgerontologicalnursing,2008,34(10):28-35.

[6]BaileyR,GueldnerS,LedikweJ,etal.Theoralhealthofolderadults:Aninterdisciplinarymandate.JournalofGerontologicalNursing,2005,31(7),11-17.

[7]刘敏,孙伯英.电动牙刷结合氧化电位水预防口腔插管患者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2005,21(7):6-9.

[8]农小群.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98-100.

[9]郑玲.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口腔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2007,23(2):32-33.

[10]蒋伟亚,朱春燕,胡芬.应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颅骨牵引病人自我口腔护理[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21(2):349-349.

[11]丁广香.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2,10(6):57-60.

[12]RossA,CrumplerJ.Theimpactofanevidence-basedpracticeeducationprogramontheroleoforalcareintheprevention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IntensiveandCriticalCareNursing,2007,23(3):132-136.

[13]王金凤,陶颖芝.口腔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7):299-301.

[14]刘萍,席淑华,马静.口腔护理工具与方法新进展[J].上海护理,2009,9(1):73-75.

[15]齐会萍,赵晓丽.注射式负压吸引法用于口腔护理[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6,21(1):9-9.

口腔护理篇5

【关键词】经口腔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溃疡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29

经口腔气管插管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采取的最为常用的人工开放气道方法,然而病原微生物往往是通过口腔侵入患者体内造成机体感染。经口腔气管插管后使得患者无法正常咀嚼、吞咽和进食,使口腔长时间处在开放状态,造成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从而使口腔局部黏膜的抵抗能力及自净作用下降,给细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1]。病程长、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往往会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这便增加了口腔感染转移到下呼吸道并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VAP)的机率。可见,做好口腔护理工作,积极预防并减少口腔并发症对降低VAP的病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并住院,接受经口腔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80例,本研究排除入院前已有口腔感染者。所有入选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21~79岁,平均年龄(51±4)岁。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并且两组患者在其性别、年龄、所患者疾病、慢性健康状况和急性生理功能评分及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原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口腔护理均针对患者个体的口腔状况选择使用合适的护理液。对照组护理:以常规口腔护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治疗组护理:除了常规口腔护理所必备的用品外,还要备以注射器一支(50ml)、吸引器、生理盐水,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

治疗组方法:抬高患者床头至15~30°,让患者头偏向一侧,用注射器抽取冲洗所用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牙齿表面、舌面、颊部、硬腭、咽部从不同方向进行冲洗,同时将口腔内液体用吸引器吸净,吸引力要适中。舌苔黄厚的患者,采用双层纱布对舌板包压,从舌根部向舌尖缓慢地边刮边吸,勿刮吸患者舌根接近腭垂的部位,防止引发恶心或呕吐。一侧冲洗完毕后,将插管移至相反口角处,采用相同的方法冲洗口腔另一侧,以吸出液澄清为冲洗标准。在冲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防止患者出现呛咳、缺氧、呕吐等现象,SPO2保持在90%以上[2]。对两组患者护理完毕后,对牙垫清洗干净,更换系带和胶布,确定气管插管的深度,并固定插管。护理前后对患者有无溃疡、口臭、疱疹、真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治疗组:口臭3例,占7.5%,真菌感染2例,占5.0%,溃疡及疱疹4例,占10.0%;对照组:口臭17例,占42.5%,真菌感染10例,占30.0%,溃疡及疱疹16例,占40.0%。上述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于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无法正常咀嚼、吞咽,从而不能进食,再加上患者的口腔长时间内处于开放状态,使分泌的唾液量减少,造成口腔黏膜处于干燥状态,使得口腔内黏膜的抵抗能力及自净作用降低,从而滋生大量细菌[3]。用于危重病人治疗的常规药物(如:解痉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镇静药、利尿药及大量使用的抗生素等)均可引起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危重病人焦虑及紧张的精神状态也可引发口腔黏膜干燥。通常来说,病程长、病情危重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极低,使口腔更容易受到感染,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不能实现口腔清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工作。一些在平时口腔卫生程度较差或采用紧急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患者,其口腔内的致病细菌是危重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根本原因,另外,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也可引发患者口腔感染[4]。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病情严重患者的唾液所具有的免疫能力也产生了变化,如唾液分泌量减少及唾液中IgA的含量降低,IgA的含量降低后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免疫能力,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均增加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感染的可能性。

有关经口腔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方法在国内并没有科学有效的操作标准,相关报道也较少,这主要是由两种不同观点造成的:一种观点认为口腔冲洗法更加优于擦洗法;另一种认为口腔擦洗法更加优于冲洗法。有关国外的研究表明,多数护士往往倾向于采用泡沫棉签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然而泡沫棉签不具有擦洗的功能,不能有效除去寄植在患者牙齿上的牙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该护理操作是无效的,故许多专家仍建议对患者口腔每天进行至少一次的口腔擦洗(包括无牙的患者)。此外,Fitch、Norman等报道也认为取采口腔擦洗对提高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并提倡使用儿童牙刷[5]。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长时间处于开放状态,口腔分泌物增加,再加上导管为口腔护理形成了障碍,传统的护理方法不能有效清除齿龈槽、牙间隙及舌苔处滋生的病原微生物。而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冲洗法能够利用水流在口腔内形成的冲击力将口腔清洗干净,特别是口腔干燥时,分泌物等附着牢固,不易清除,冲洗法则能够将其变松,同时利用吸引器将其清除。冲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对经口腔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及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

[2]刘雪,徐仲漩,李丽.洗必泰在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3):74.

[3]邱海波.ICU主治医生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8-190.

[4]霍利先.重症脑损伤患者径吃管插管的口腔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5(4):90-93.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亲子旅游市场报告(收集3篇)
  • 下一篇:新兴市场债券(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