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史(收集3篇)

时间: 2024-08-15 栏目:办公范文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史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使用行为;PIU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2-0009-03

互联网将人类社会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一些成年父母还心怀疑虑地打量着它时,身为孩子的少年儿童就已满怀欣喜地走近了它。与互联网为伴已经成为城市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自控能力差、积极性高、好奇心强、空余时间多、精力又充沛的小学生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当互联网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乐趣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沉迷其中,近年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简称PIU)”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IU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科学健康开放的环境,必须开发利用互联网带给他们的有益作用,改善或矫正负面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对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是必须前提。

本研究针对北京城区高年级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特点以及PIU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城区5所普通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五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共10个班409名学生为被试。问卷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97.8%。其中男生188名,占被试总人数的47.0%;女生212名,占被试总人数的53.0%;年龄在10~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0.83岁。

(二)测量工具

1.互联网使用状况问卷

研究工具为自编问卷。参照国内有关研究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用的上网情况调查问卷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而成。经试测筛选,最终问卷包括被试的性别、年龄、年级、上网历史、互联网使用时间状况、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等方面的调查,共包括12道测试题。大部分为选择题形式,个别题由被试用文字作答。

2.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问卷

现有的PIU或是网络成瘾量表大多仅重视临床诊断功能,简单地将被试区分为两类(比如“成瘾”或是“不成瘾”),但是PIU更应该是一系列的连续性变量,具有程度上的差别,因此仅仅将被试区分为“成瘾”或是“不成瘾”会抹煞掉很多信息,尤其是无法提供警示和预防方面的信息。本研究选择了更适合我国情况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PathologicalInternetUseScale,APIUS)。由雷雳、杨洋[1]于2005年编制。该量表用于测查被试的PIU程度,包括38个项目,为五点计分Likert自评式量表。1~5等级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能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越高意味着PIU卷入程度越深。因此,青少年PIU量表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出PIU的程度差别,这有利于对PIU卷入程度变化状况的监控,这一点对处于发展期,身心特点变化迅速的学生尤为重要。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APIUS由六个维度构成:(1)突显性;(2)耐受性;(3)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4)心境改因素;(5)社交抚慰;(6)消极后果。就PIU的诊断标准来看,平均得分大于或等于4分者(即总分大于或等于152分)界定为“PIU群体”(也可以理解为“网络成瘾群体”);平均得分大于3分而小于4分者(即总分大于114而小于152分)界定为“PIU边缘群体”;将平均得分小于或等于3分者(即总分小于或等于114分)界定为“PIU正常群体”。

3.问卷施测

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现场施测,问卷当场收回。施测前取得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的配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动员,使其认真对待。主试由经过培训的本科生担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主试效应。问卷正式施测之前,主试向被试宣读指导语,向学生保证不向家长、老师或其他同学透露与此次问卷结果有关的任何信息,学生对问卷的反应将得到充分信任。

二、结果与分析

(一)互联网使用基本行为的特点

1.上网比例与网龄

根据本次调查获得的400份有效问卷,发现100%的被试均上过网。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上网学生中网龄在5年以上者占21.0%,平均网龄2.39年。

2.上网时间与频率

根据本次调查,高年级小学生每次上网时间平均为47.41分钟,每周上网时间平均为3.18小时,每周上网次数平均为4.02次。

3.上网地点

调查显示,上网被试选择在家里上网的占多数(66.0%),其次是学校(17.0%),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去网吧上网(1.7%),其余上网地点分别为:父母单位(2.9%),朋友或同学家(8.7%),其他(3.7%)。

4.上网目的

在上网被试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使用目的方面,最多的为娱乐性目的,占上网被试总人数的54.3%;其次为学习性目的,占29.6%;最少的是社会性目的,占16.1%。

5.潜在有害网络行为分析

青少年网络行为潜在危害最大的两个因素是与网友见面和浏览不健康信息。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上网被试偶尔或经常与网友见面,比例为9.1%,上网被试中有9.9%的人与网友交换过地址或电话号码。此外,调查发现有13.6%上网被试浏览过不健康信息。

(二)PIU发生状况

依据APIUS的PIU诊断标准,本研究400名上网被试中,总分大于或等于152分属于PIU群体的学生有5名,占上网总人数的1.25%;总分大于114分而小于152分属于PIU边缘群体的学生有33名,占上网总人数的8.25%。

三、讨论

(一)互联网使用基本行为的特点

本次调查发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上网率、网龄、上网时间与频率,说明小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群体,相关的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必须充分重视并做好对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工作。

从上网历史看,上网学生中网龄在5年以上者占21.0%,提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用者向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使用者的初次触网时间可能发生在小学入学前。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精力充沛,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求知的欲望,而我国现阶段各大网站对网络安全、健康的管理还未形成科学机制,不少网络游戏层次低下,对于未成年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互联网“早早”走进了孩子的生活世界,这对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健康、安全、文明地使用互联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计算机知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上网的引导与监管工作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可喜的是调查显示,被试多数选择在家里上网(66.0%),其次是学校(17.0%),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去网吧上网(1.7%),说明国家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在所调查的北京地区执行比较到位,这为我们做好对学生上网的引导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能会让很多老师和家长失望的是,上网被试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使用目的方面,最多的为娱乐性目的,占上网被试总人数的54.3%;其次为学习性目的,占29.6%;最少的是社会性目的,占16.1%。少年儿童合理的网络目的应该是让网络成为学习和了解世界的工具,因而,在加强对学生上网目的的教育的同时,教师、家长和网络管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网络活动内容的选择进行引导、筛选和监控,介绍健康、优秀的网站,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来开拓视野,开展研究性学习,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交友。另外,对于学生“网上聊天”应加强文明、道德与安全教育。互联网站要严格执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开发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体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网络文化产品,致力创建绿色网上空间,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少年儿童,把最美好的精神世界展现给少年儿童。

少年儿童网络行为潜在危害最大的两个因素是与网友见面和浏览不健康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可能因为家长和教师反复强调不允许与网友见面以及会面的条件所限,大部分被试与网友交往比较慎重,但仍有一部分上网被试偶尔或经常与网友见面或与网友交换过地址或电话号码。随着网络普及率上升以及网络健康教育的滞后性影响,少年儿童与网友见面的几率必定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少年儿童与网友会面导致被绑架、被抢劫、被犯等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更令人担忧的是,有13.6%的上网被试浏览过不健康信息。网络色情、暴力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一大公害,少年儿童自控力和分辨力差,接触色情和暴力网页容易诱发犯罪,直接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一调查结果再一次充分说明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PIU发生状况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危害不亚于酗酒和成瘾的心理障碍。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值得注意的是,依据APIUS的PIU诊断标准,本研究发现,属于PIU的学生只有5名,占上网总人数的1.25%,属于PIU边缘群体的学生有33名,占上网总人数的8.25%。PIU发生率为1.25%,低于现有最新数据,如全国10省市小学生的4.6%[2],天津市小学生的5.9%[2]。从总体来说,所调查小学生PIU程度并不严重。这与研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方法有关,另外主要原因还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被试为小学生,年龄小,经济不独立,可支配自由时间少,其异常行为容易被教师和家长发现和控制;

第二,被试选自北京,北京的经济水平和人口素质均较高,特别是许多家长具备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能力,可以有效地对子女加以指导;

第三,可能是由于社会尤其是小学对网络成瘾的问题较为重视,因此采取了相应的一些预防措施取得了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39(4):688-696.

[2]王玉龙,王建平,付丹丹.中小学生网络用户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678-682.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史范文篇2

关键词:唐宋之际城市市场网络非均衡性运动

唐宋之际,南方城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发展态势不仅体现在静态的地理分布上,南方城市数量大增;同时更表现在动态的经济贸易上,南方城市间初步形成了市场网络,并在与北方城市的贸易中,成为主要的商品发散地。本文拟就唐宋之际南方城市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进行分析,不当之处,祈请方家不吝赐教。

唐宋之际南方城市的发展大放异彩,呈现出了兴盛的态势,城市网络的形成便是这一繁盛局面的主要表现之一。城市网络形成后,为城市市场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唐宋之际南方城市网络的形成。唐中期以来,北方人口因战乱而大量南移,进一步加速了南方的开发,江南地区逐渐变成了全国的经济重心。至玄宗时(713—755),全国的大半租赋及粮食供应取自江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便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时“凡东南邑郡,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转载使岁运米二万石输关中,皆自通济渠入河而至也。”①南方社会经济及其运河交通的空前发达,沿运河一带的城市便迅速繁荣起来。沿岸的扬州、苏州、杭州、楚州(淮安)在当时并称为4大都市;华州(华县)、陕州(陕县)、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泗州(盱眙)、润州(镇江)、常州也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此外,沿运河在水陆要道或津渡之所又兴起了一批县城和重要集镇,如新丰、邵伯、河阴等。②形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第一条南北向轴线。

另外,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长江及其支流赣江、汉水、湘江也已成为了主要交通路线。大大小小的水道把各个大小城市融为一体,发展成为我国东西向的城市发展轴线。这一时期,建康(南京)、广陵(扬州)、润州(镇江)、江陵、成都、鄂州并称长江流域6大都市;沿江浔阳(九江)、洪州(南昌)和下游的吴郡(苏州)、毗陵(常州)、会稽(绍兴)、余杭(杭州)以及沔水(汉水)、淮水两岸的襄阳和寿春,都发展成为当时繁盛的商业城市。中唐以后,长江干流沿江即有州城15处,县城19处,重要集镇18处③。

由于对外贸易的发达,港口贸易城市也有了极大地发展。南方主要有广州、泉州、潮州、福州、温州、明州(宁波)以及上海松江等。南方陆路交通城市如洪州(南昌)、宣州、绵州(绵阳)等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草市在南方的发展也极其迅速。

①(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

②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③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e海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36页。

到宋代,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大规模地形成发展起来,如宋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城邑”条记载:“当此百年之间,井邑之富,过于唐世,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布。”朱瑞熙先生据《元丰九域志》统计,北宋全境拥有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40多个,到徽宗崇宁年间又上升到50多个。①人口在20万户以上的有汴京(开封)、京兆府(西安)、临安(杭州)、福州、泉州和潭州(长沙),南方城市占有明显的优势。宋代南方城市的经济职能突出,形成了大量经济型城市,如工商型城市:苏州、成都、西南的梓州、果州、遂州以及长江下游的扬州、镇江、吴江、吴兴和绍兴等;商业型城市:临安(杭州)、汴京(开封)、芜湖、蕲口、鄂州、荆州等;手工业型城市:景德镇、建阳、彭城、繁昌、同安等。②此外,草市大量向镇市转化,《梦梁录》曾这样描述:“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

宋代在大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南方小城镇也取得了空前的繁盛。据《元丰九域志》统计,北宋全境共有1884个镇,其中大多数处于南方,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进一步增进了南方城市之间的联系。

总之,唐宋时期,由于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发达的交通系统,繁荣的经济共同促成了城市、市镇的兴起及各个城市间的紧密联系。这些城市共同构成了以水运为基础的城市网络的形成。

2、唐宋之际南方城市市场网络的形成。南方城市在地理分布上形成网络结构之后,各城市之间展开了频繁的经济交往,从而又形成了城市之间的市场网络。

南方城市间的经济交往,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大的区域:

首先,长江流域各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一区域的城市商船往来,络绎不绝。张籍《贾客乐》诗云:“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说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谁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秋江初月猩猩语,孤帆夜发潇湘渚。水工持楫防暗滩,直过山边及前侣。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宝翁。”③这首诗反映了商人沿长江贩运于蜀中、金陵的情景。即使是在号称险途的三峡一段,仍然是“月照高塘峡,人随贾客舟”。④商人船只过往频繁。与此同时,四川商人纷纷到中下游活动,如唐咸通中,“有姓尔朱者,家巫峡,每岁贾于荆益。”⑤在长江上、下游的商业来往中,江陵地处其中,往往成为中转的商埠,如杜甫《客居》诗云:“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柴门》诗亦云:“众水为长蛇,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今我远游子。”⑥,记述的都是吴蜀盐麻经过江陵的流通情况。李白《江夏行》载:“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⑦描述的是鄂州商人东至扬州的贩运情景。而《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十六君远行,瞿塘滟灏堆。”“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⑧则是以建业长干里商人溯流而上的背景,吟出了商人妇常年独居的苦楚。《唐国史补》卷下也记载:“扬子、钱塘二江者,则乘两潮发榷,舟船之盛,尽于江西,编浦为帆,大者或数十幅”。⑨其中大历、贞元年间巨商俞大娘船最大,“操驾之工数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岁一往来,其利甚博。”⑩入宋以后,长江流域城市之间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在中下游段,商船云集,穿梭如织,曾有“昨日倒千樯,今日联

①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②参阅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③(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38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299页。

④(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273,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083页。

⑤(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312《尔朱氏》,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69页。

⑥(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221,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5、2341页。

⑦(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167,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9页。

⑧(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163,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7页。

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8页。

⑩(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百丈”之说。①上游与中下游之间,据欧阳修说:“宋受天命,一海内,四方次第平。太祖改元之三年,始平蜀,然后蜀之丝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②足见长江流域城市间的商业往来是多么频繁了。

此外,这一时期城市之间所流通的商品种类也大大增加,如宋代长江流域贸易的商品种类,仅就下游输往上游和上游输往下游而言,据粗略统计,就有纺织品、药物、文化用品、食盐、香药、珠玉、金银、陶瓷器、粮食等几大类数十种。这比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商品种类局于“棉绢纸席之属”③的情况,无疑是大大发展了,城市市场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加密切起来。

其次,江淮流域各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江淮流域是全国盐、茶、瓷器等大宗商品最大的集散地,且农业发达,布帛丰富,珠宝杂货,胡商巨贾,盛况空前。因此,江淮之间的商船最多,常常是击舷挂墙,鱼贯而行。如《太平广记》卷44“萧洞玄”条记载:“至贞元中,洞玄自浙东抵扬州,至庆亭埭,维舟于逆旅主人,于时舳舻万艘,隘于河次,堰开争路,上下众船,相轧者移时。”④日本和尚圆仁入唐后将至扬州时,也目睹了江中船只衔尾的景观,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中说:“江中充满天舫船、积芦船、小船等,不万胜计。”⑤这些船只大都是从事商业贩运的。如苏州常熟县单尊师,乘船前往嘉兴,“遍目舟中客,皆贾贩之徒”。⑥又如瓜洲附近也往往是“舟搏甚隘”,夜有笛声清发,“舟人贾客,皆怨叹悲泣之声。”⑦这一时期,江淮城市也是全国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如成都织锦是名牌特产,而扬州却是它的主要销售市场之一。杜牧《扬州》诗曰:“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⑧反映了蜀锦载往扬州的事实。唐末罗隐《江都》诗亦云:“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⑨可知扬州已有“蜀锦铺”专售蜀锦了。如此等等,类似的例子不甚枚举,说明江淮流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已大幅度增强。

再次,江淮以南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这一时期,随着南方城市网络的形成,岭南、福建、湖南、江西的主要都市之间也展开了频繁的经济联系。如岭南都会广州,“交易之徒,素所奔凑。”⑩而商人如果沿桂湘路北上,一般都要经过桂州、长沙,于是桂林成为“南北行族”之所集。⑾长沙城也是“一繁会处”。⑿荆、鄂二州同是如此,例如某商人自岭外被还,得龙眼一株千余枚,“至荆南,献高保勉”。⒀《法苑珠林》卷21记广州某商船载北上,“不久遂达渚宫”。仆射刘崇龟薨于广州,家人北还至渚宫,“鬻海珍珠翠于市”。⒁从广州北越大庾岭沿赣水北上又至洪州,因而洪州也是“辐辏鳞集”、“舳接舻隘”。⒂唐后期广州同江淮直接交往一般通过海运,而福建又是海路的中转站,《太平寰宇记》卷158“恩州”条,记载了广陵、会稽的商船循海东南而至,将吴越南品贩于岭南的史实。不难看出,江淮以南城市之间的经济交往也是非常频繁的。

以上说明,唐宋之际,伴随着南方城市网的形成和这一区域内市场流通的发达,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幅度增强,初步形成了城市市场网络。

①(宋)陆游:《剑南诗钞》《将离江陵》,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9年。

②(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39,北京九州出版社1994年版,第624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84《孔觊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60页。

④(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44《萧洞玄》,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77页。

⑤(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⑥(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9《李卫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90页。

⑦(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⑧(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52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008页。

⑨(清)彭定球等编:《全唐诗》卷663,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657页。

⑩(唐)陆贽:《陆宣公集》卷18《论岭南请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51页。

⑾(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夹城条”,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

⑿(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470《赵平原》,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874页。

⒀(宋)陶毂:《清异录》卷上《四十团》,《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史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一、网络文化研究综述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普及率达到16%。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时,互联网的负面效应也引起社会广泛、深切的关注,进入了党和政府决策层的视线。2007年初,总书记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为主题的讲话,阐述了重视网络文化的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结合山东省实际,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网络文化研究和建设任重道远。

“网络文化”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网络时代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对应文化的最广含义(人类文明);二是人类社会中一切基于互联网的行为、现象或成果,范围更小(不包括与自然界的和人类社会中与互联网无关的);三是人类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从事的文化活动,对应文化的最小概念(仅指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互联网不仅是进行精神成果生产和传播的工具,而是深入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人类内心深处,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因此,第二个层面的定义更合理。

国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认为经过了三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是克林顿政府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引发的对网络及文化的探讨,主要是关于网络及其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争论;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以后对网络文化的研究,称为本体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对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研究;90年代后期,国外网络文化出现了综合研究的趋势,研究视野更加广阔,进入了网络文化研究的第三阶段。

我国学术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时间虽短,但发展迅速,出版和翻译了大批的网络文化著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网络文化基本理论研究,包括网络文化的概念、内容的界定,探讨网络文化的特性、伦理制度等。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网络文化的兴起对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网络文化在某一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影响和对策。

二、山东省网络文化发展状况分析

(一)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有良好的经济和资源基础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山东省互联网业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2006年山东省经济总量达到21846.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546元,增长13.9%。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网络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网络文化消费持续走高。

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独特,网络资源积累迅速。山东省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齐鲁文化积淀深厚,具有独特资源和市场优势。孔子文化、鲁文化、齐文化、海文化、泉文化、泰山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影响深远,海尔、海信、浪潮现代科技文化时尚精彩。拥有两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2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7座部级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名城,24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资源方面,2006年山东省域名总数达189420个,占全国域名总数的4.6%;网站总数达37718个,占全国网站总数的4.5%,居全国第七位;网页总数达到168387087个,平均每个网站4464.4个网页。这表明,山东省已积累起一定的网络资源,并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二)山东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能力不断提高

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渠道。山东网通、移动等通信服务企业稳步发展,带来了网络服务业高速增长,涌现出了百灵、舜网等全国著名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信息增值服务新领域逐步拓宽,网络报刊杂志、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形式布点完善。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化,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对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涌现出了一批在“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和“服务企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政府网站。大众报业等集团已有了自己报纸的网络版,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开发的手机报已经步入正轨,山东广电集团开发的手机电视已经正式运营,把手机打造成一种融新闻短信、影视娱乐、游戏和动漫诸多功能的多媒体。

(三)网络文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为使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山东省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山东省文化厅关于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从事电脑游戏活动审核、管理的暂行办法》等规范。文化执法部门不断加强对互联网营业场所的监督检查,落实网吧分类等级管理制度,把散、乱、小、差和违法经营活动多发场所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检查监督,网民和社会对上网场所的满意度提高。

(四)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1、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安全,主要指国家和意识形态来自互联网的威胁。网络权益安全,通过互联网侵害个人、法人或者其他合法组织的人身、财产等的合法权益。网络系统安全,硬件方面的关键系统、关键设备、关键技术由他人控制的潜在威胁;软件方面的病毒、垃圾邮件等恶意信息破坏网络正常运行和耗费网络资源,造成经济、资源等各种损失。

2、网络文化建设重事业轻产业。政府财政每年都对政府电子政务和事业单位网站有巨大投入,但效果不明显,利用效率低,与投入不成比例,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相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的网络文化产业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缺少优惠政策扶持,发展缓慢,至今山东省没有一家有竞争力的动漫游戏企业和网站。3、网络文化法制和伦理道德建设滞后。自1994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来,我国已制定了多部关于互联网的法律、规定,但是仍然落后于现实发展需要,许多问题如互联网跨国犯罪、电子签名效力、网络侵权的不正当竞争等需要新的立法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从业人员和网民的道德素质亟待加强。许多网站为吸引眼球刻意搜集一些个人隐私、色情信息进行。许多网民利用电子信箱、各类论坛、公告板、留言簿对他人进行诽谤、恐吓,甚至形成网络集体暴力,网络风气亟需净化。

4、地方文化资源利用率低,特点不明显。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有特色才能吸引特定地域或爱好的人群,山东省的网络文化建设恰恰是欠缺地方特色,没有充分挖掘、利用齐鲁魅力无限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经济、社会资源,没有起到对山东省充分的宣传作用,网站自身也难获得

认可,建立不起竞争优势。

5、网络管理体制不顺、机制落后。网络文化分别由宣传部、公安厅、文化厅、新闻出版局、信息产业厅等部门联合管理的体制势必造成管理职能上的漏洞和交叉,执法资源上的浪费,一旦出问题无法系统协调的处理。管理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得不到网络服务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帮助,只能是亡羊补牢。

三、加强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追求社会效益是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实现经济效益是基本目标,要追求二者的良性结合,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公共服务和其他非营利性网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努力宣传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加大网站建设评比力度,推出一批具有良好导向示范作用的品牌网站,扩大宣传。政府宣传部门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和个人网站探索提高盈利水平与宣传先进文化、利用山东省特色资源相结合的模式。对社会效益贡献突出的网站,政府要制定政策,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

(二)实施市场化战略与鲁文化战略

1、市场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动力,产业化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实现方式,要大力发展山东省网络文化产业。积极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和落实网络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实施细则,加大对网络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相应的财政、税收、奖励和土地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允许国有实力雄厚的企业跨行业经营。尊重市场主体的地位,打破部门垄断和第七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网络文化市场体系,让市场健康发展。优化行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山东出版集团、各大报业集团等实力雄厚,要积极建设、并购网站或与网站合作,进行技术升级,发展数字新媒体。山东广电集团要积极引领省市电视台发展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大胆整合省内影视、演艺力量,进军网络游戏动漫市场,不断扩展产业链,实现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网络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来实现网络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2、特色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取胜之道,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自己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推动我省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实行鲁文化战略。要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网络文化产品,叫响“山东原创、齐鲁品牌”。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举办产品的宣传推介活动,把产品的宣传与各地丰富多样的节庆、展览、比赛及民俗活动结合起来。把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和文化旅游演艺节目一起,列入“山东省精神文明精品工程”评选,充分利用评选的导向作用,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齐鲁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三)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网络上大量宣扬暴力、色情的内容是对社会风尚的严重污染,更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杀手,要从立法、执法、技术上加强监管和清理。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通过法律、制度规范互联网传播行为。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网络法规,共同防范跨国网上色情活动。行使行政职权管理是打击网络色情的主要手段,每年多开展几次网上“扫黄打非”专项治理行动,震慑不法犯罪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实行实时监控,发现不良信息及时处理;设立更加便捷的举报方式,完善公共场所巡查制度。完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网络游戏实名系统》,尽快建立互联网内容的分类分级制度。

(四)加快山东省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从事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不仅要求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素质高,而且要求业务能力强,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互联网知识,紧跟网络文化发展步伐,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议我省人事部门在公务员的招考、培训、考核中,加大网络文化知识的比例;充实我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建立实体性的山东省网络文化专门研究部门或应急处理部门;加强与高校及社科研究机构的联系,互促互进。

参考文献:

1、刘良海.网络文化导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2、沈木珠.中国电子商务立法再探讨[N].人民法院报(理论版),2001-03-02.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收集4篇)
  • 下一篇:高速公路应急管理规定(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