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网络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政策优势下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断饱和,网络公司的发展势头受到了些许的压制,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公司,较之前相比在收益上有了明显的下降,导致资金周转不开,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对于网络科技公司而言,由于固定资产总量很低,财务组成基本以资金为主,因此,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为加强风险防范、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网络科技公司;中小型;财务风险;控制
我国的网络科技公司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营内容和盈利手段:一是为不同行业的客户建立成立网站所需要的服务器和网络空间,提供域名和租赁业务;二是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网站制作业务和相关技术;三是开展软件开发业务。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由于受到技术、人力资源以及资金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能力实施软件开发,或者只能进行一些小型软件如手机APP等业务的开发,大多数依然停留在制作网站等基础阶段。网络科技公司虽然业务内容少,但其资金消耗却十分巨大,由于缺乏自主生产能力,导致公司信用度较低,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给公司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便。一旦对外赊账较多,势必激化现金流不足的问题,引发财务风险。
一、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筹资风险
筹措资金是一个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公司不断壮大的必经之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公司筹资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外,还有发行股票、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租赁以及杠杆收购等方式。但对于中小科技公司而言,筹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规模较小,用来抵押的固定资产总量较低,贷款额度受到抵押价值的限制而不会太高,同时,由于当前网络行业科技公司数目太多,在没有取得良好市场可信度的情况下,即使发行足够的债券也无法出售,对外融资十分困难。有些网络公司的管理者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以股本和负债作为主要方式进行融资,这样一来,企业的财务风险迅速增加,风险承担者变成了企业的全部股东,一旦公司在某一项目出现投资失误导致资金无法及时收回,将很容易破产。加之目前的金融市场变幻莫测,各企业之间争斗不息,一旦掉入其他企业的彀中,后果不堪设想。
(二)内控风险
公司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是当前中小网络科技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首要原因。公司规模小、建制不整,缺少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财务人员并非科班出身,不具备应有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能及时洞察市场的变化,无法尽早的做出风险应对决策,不能根据当前政策和形势的变化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导致公司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加上会计基础工作力度不够,最终使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三)经营风险
从网络公司的运营状况看,最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的便是赊账。应收账款比例太高,占用了公司大部分的流动资金,造成公司资金链紧张,可能增加公司面对企业变化而背负的风险。由于当前网络技术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对外开展业务时往往需要采用赊账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订单,这就会造成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巨大,一旦客户没有根据合同规定按时交付余款,势必会打乱企业的正常计划和决策。除此之外,利润分配时,股东收益以及发展资产所占比例也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
风险是时刻存在的,无论公司的决策正确与否、资金是否充足、纳税是否及时,只要公司在运转,经营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财务风险,只不过风险发生的几率会随着管理体制的完善而降低。
(二)广泛性
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广泛性,风险是一系列问题导致的,存在于企业的各种财务关系中,并不因为财务管理中某一点的缺陷而发生。同时,财务风险会出现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例如投标环节、会计核算环节或者纳税环节等。
(三)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受到企业经营情况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漏洞越多,发生风险的概率也就越高。但风险的发生并不是不可预测的,都会有一定的征兆,只要公司做好风险预警,就会大大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
三、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管理者思想意识不足
很多中小网络科技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公司规模小,资金短缺,应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业务上,财务管理无需浪费太多的资金,造成公司的财务控制制度十分不完善。殊不知,越是中小型公司,越应该重视自身相关制度的建设,由于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大公司相媲美,通过加强相关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提升会计核算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保障,从而有效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至于被同行业的大企业并购。
(二)缺乏内部控制体系
市场化经济体制下,市场行情变动的影响因素较多,为了降低风险的发生,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从订单的投标到应收账款的处理,都应该有制度的约束,这样才能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有效提升财务工作水平。但事实恰好相反,目前中小网络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没有相应的内控体系,财务管理混乱,缺乏规范性,提升了风险发生的几率。
(三)缺乏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在财务风险特性中已经指明,风险是不可消除的,却是可控的,如果公司能够建立起完备的风险预警体系,就能够在风险发生之前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预警,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手段,对风险的类型、破坏程度等做出详细的判断,从而为抗风险提供准确的数据,使公司在节省大量人力、财力的同时,还能够消除风险、实现发展。
四、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的举措
(一)建立全过程的风险防范体系
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本来就属于劣势的一方,要想在这种形势下求发展,除了不断扩大运营规模、拓宽融资渠道,还要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从自身体制中找出风险频发的原因,建立相应的全过程风险防范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存在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从各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公司要做到: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财务人员的行为有所约束,让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据可查;其次,要着手于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公司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大局观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业行情有所判断,尽早的做出公司发展决策;第三,要加强对收益和风险的考察,不能只图一时利益而将公司的资金压在某一项目上,造成资金链断裂。
(二)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主要是针对公司的融资和投资而存在的,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规模小、竞争激烈,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大运作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由于在当前的金融结构里,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信誉度较低,很多银行不愿意将更多的钱贷给这种没有固定资产的网络公司。为了解决资金短缺这一实际问题,一些公司不得不拓宽融资渠道。但这种脱离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式往往风险较高,如果公司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差,对于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识别程度较低,很容易在融资后出现财务风险,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控制系统,可以与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相融合,通过建立网络数据库的方式调查每一位投资人的投资经历、背景、信誉度等内容,在融资之前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全分析,经过综合考量,确定一个风险较小的投资人作为融资对象,这样一来,风险发生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会计工作流程
鉴于目前中小型网络科技公司的财会人员能力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公司首先要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公开招聘具备专业会计知识和素养的工作人员;其次,要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规范基础工作流程,实行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三,要让每位会计人员具备抗风险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目前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会计核算,而是集核算、报表、内控、风险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只有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公司才能有效杜绝财务风险,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江红.国内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问题的初步研究[J].价值工程,2014(02).
[2]赵姝颖,曾梅.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关键词:公司债券;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融资
中图分类号:F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82-02
一、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信用环境的改善等变化,我国也逐渐具备了大规模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公司债券市场各个方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公司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就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质量和数量的发展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参与公司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商业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这些机构投资者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多层次债券市场交易所的形成
1、传统的沪深两个交易所指令性驱动的场内交易市场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日趋完善;2、以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为主导的场外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市场功能不断加强,参与主体也不断丰富,交易的公司债券种类日益增多,目前已经成为了具有巨大广度、深度的场外市场。
(三)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外部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相关法律环境的改善。新修订的《证券法》、《公司法》对公司债市场的发行、审核、流通转让方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坐落明确的规定;2、监管理念不断更新。2008年,中央银行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3、投资者的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公司债发行试点办法》的规定引入了债券受托管理制度,建立债券持有人会议,有利于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二、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相比于成熟国家的公司债市场,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还存着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这些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建设层面
我国法律在公司债券市场上的限制较多,如对发行主体的要求就较为苛刻。此外,法律规定债券的利率上限不得高于同时期的储蓄存款利率更是直接阻碍了利率的市场化。
(二)市场参与主体方面
市场参与主体在参与公司债券市场时,由于市场本身存在制度上的较大缺陷,各方主体都存着许多不足。
1、发债公司
我国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大多为国有公司,整个债券市场也是在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框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国有公司缺乏独立的财产权,这造成了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中发行者的特殊行为偏好。因此,从发债公司的角度来看,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1)内部人控制
中国特殊的国有产权结构必然会导致发债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在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变成了公司,国家不再拥有任免或罢免公司高层的权力,而行使这种权力的主体尚未出现。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公司产权主体缺位,管理者没有股东的约束;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层又缺乏行政上的制约。
(2)信息披露不完善
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司债券投资者对公司债券发行人基本情况和重大变化的知情权要求,也是公司债券作为一种债权债务契约,其契约双方对公司债券本身有“对称信息”的必然要求。但目前发债公司管理层在信息占有上相对大多数投资者处于绝对优势。在目前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市场规则也尚未完备地建立起时,有些公司管理层往往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操纵公司债券的发行;资金使用、还本付息,甚至在公司债券发行完成后非法转移资产。这一方面固然与有些发债公司自身素质低下有关,另一方面也凸现出我国公司信息披漏制度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2、投资者
目前,我国公司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发行,占据金融资产90%左右的商业银行(大型机构投资者)尚没有成为我国公司债的投资主体。由于缺少了商业银行这类长期的理性投资主体的参与,长债短炒等投机操作才’成为公司债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式,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从投资者特征来看,个人投资者和小的机构投资者缺乏投资债券的精力、专业知识和资金,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较低,大多不具备自主理财的能力。
3、中介机构
虽然,我国债券市场存在众多的中介机构,而且也不乏有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但是主要的债券评级机构还是有政府所指定的国内中介机构,当然这些中介机构与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一方面我国债券市场中评级公司众多,良荞不齐;另一方面最大的信用评级公司一我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大型公司债券的评级市场,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此(下转第184页)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夏萍芳
(舟山市中瀚油品销售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100)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完善的财务管理为基础。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结构不合理、管理理念落后、易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加强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来更好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本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83-02
一、财务管理的定义
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的职能
财务管理的职能指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大致可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基本职能,具体表现为制定并实施企业筹资方案,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分配企业收益以及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等。
三、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在进行分工合作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专业管理,通过价值形式,把企业的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合理地结合起来并加以规划和控制,使得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二)财务管理具有广泛联系性
由于所有关于资金的经营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所以几乎每一个部门都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受到财务部门的制约,以此来保证企业财务方面的控制。
(三)财务管理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财务管理有许多指标用于企业评价其在经营活动中或者日常企业管理中的业绩水平,因此企业的决策是否得当,经营状况是否良好,产销是否顺畅等方面都可在企业财务指标中得到反映。这也说明,财务管理工作既有其独立性,又受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制约。
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政府、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存在一定歧视,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很难扩大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使得财务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下提出几点现状问题:
(一)筹资难,限制了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一般可抵押资产很少,再加上企业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差,因此使得企业信誉程度不够高,从而从银行贷款的难度比较大;另外,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优惠少之又少,社会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也很少或者不够健全。这些导致了企业规模较小,难以进行扩大发展。
(二)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结构失衡
如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高速成长必然会造成资金短缺,使得有些企业不可避免地进行负债经营。而有效经营地缺乏以及内部财务管理弱化等因素又造成了企业过度负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加速了财务危机的产生,并导致最终的破产、倒闭。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不完善,盲目投资
利润最大化是大多数企业经营的目的,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及实力的限制,其主要侧重短期经营活动。因此,很多企业领导者缺乏长期规划,只追求短期利润,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良好的管理机制,使得有些投资项目的选择显得有些盲目,投资方向不能够准确把握,进而造成投资回收不力,甚至造成企业倒闭的严重后果。
(四)管理观念陈旧,财务控制力度和监管力度不佳
我国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个体、私营性质,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陈旧落后,管理能力和素质不高。因此,这些企业不能很好地将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有效地融入到企业经营机制中,使得财务管理失去了其在现代企业中的管理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在:1、现金管理。有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偏重于现金交易,经常提早支取,延后结算,造成现金流管理混乱,同时也损失了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2、应收账款管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多企业为了争取更多地客户,盲目采取赊销策略,但在催收账款环节上出现断层,产生大量呆、坏账;3、存货控制。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监管不力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力,影响资金运营效率;4、成本管理。成本分析是财务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者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企业财会人员要定期向管理者提供成本费用方面的明细表,帮助管理者做好成本分析,进行成本管理。
五、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在不断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一)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和系统性。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完善:1、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internal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这不仅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而且能使各部门相关人员互相监督,从而确保了工作的有效性;2、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对会计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内部审计部门应该独立于财务部门而存在,及时查错,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3、财务分权制度。从出纳人员到企业领导,对于每笔经济业务进行层层审核和控制,自上而下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地管理。
(二)健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完善赊销政策
1、企业应做好资金的合理支出安排,延长资金的增值时间,并且对于经营活动交割时尽量采取转账方式,缩短资金的闲置时间;2、完善产品赊销政策。企业应该首先对于往来单位定期做好信用评价工作,充分了解对方单位的经营状况以及还款能力,然后根据信用评价结果相应地制定合理的赊销政策,并且定期进行调整。同时,企业还应该事后账款催收工作。可以组织专门的催账小组,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催账方式加强收款力度,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
(三)正确制定财务管理目标,避免盲目投资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正确制定财务管理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协调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合理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另外,企业在投资前需做好充分的投资项目可行性,通过有效的市场调查,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减少盲目投资。
(四)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不仅仅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而且还要对于企业的其他人员进行定期地在职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且采取竞争上岗模式。
六、小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健康、持续地发展。(上接第182页)外,由于我国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没有完善,导致中介机构无法甄别部分公司的信息真伪。这些不利因素共同导致我国债券市场的中介机构,尤其是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低下。
4、政府
在我国,政府现在对公司债券市场的管理实行的仍然是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对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发行规模、一利率水平、资金用途等都做了严格规定。政府的监管替代了市场监管,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是干预过多。
正是由于缺乏一个合理、高效的债券市场监管框架(监管法规、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手段以及对监管者的监管等),政府对债券市场进行了随意性行政干预,以希望债券市场能在有效控制下稳定发展。
(三)监督管制度层面
我国政府在公司债券市场中处于监管的位置,政府在公司债券市场上的管制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发行管制[3]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债券的发行需要由国家发改委同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三方审批和监管,程序复杂。
2、利率管制
公司债券除了在发行时受到多方的行政管制之外,在投资时还存在着投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禁止商业银行投资企业债的规定上,这样就将商业银行排除在公司债券投资者之外。同时,利率管制还体现在“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限储蓄定期存款利率40%”的规定上,虽然这是1993年整顿公司债券市场的阶段,但是这种利率上限的规定却沿用到现在。
三、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在法律层面、发行主体层面以及监督管制层面均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建议修改公司债券最高利率限制,修改阻碍公司债发行的发行主体限制,放宽发行条件,让更多适合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能够通过发行公司债券来获得更多经营的活力。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如现有信用评级法律规范、信息批漏制度等方面,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建议:
(一)减少政府不必要的限制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同时还要通过增大违规成本的方法,降低政府的不当干预行为,完善公司债市场化。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一方面要提高内外部审计、促进公司债券发行主体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培养财务等部门独立履行职责的意识;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建立发行人信息披露的自我评价体系,设计企业内部信息评级标准。
(三)完善发行主体的治理结构
要培养和强化投资主体的信用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以及竞争意识。通过制度教育和风险激发的双重手段来增强投资主体对信息披露体系的需求,从而发展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
(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信息披露主体的范围、扩大披露信息内容,将会计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托管机构等纳入信息披露主体可以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体系。
(五)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基础建设
加快培育诸如会计、律师事务所、审计、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和其他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等中介机构,建立全国性的统一评级标准及市场操作规则,确保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在公认的、客观的标准下,对发债主体的信息进行评定和披露。
参考文献:
\[1\]周孝坤.东亚新兴公司债券市场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25-29.
\[2\]周海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35.
\[3\]何志刚.中国公司债券市场:效应与发展模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14.
\[4\]卢新波.论学习型政府—后发国家市场化进程的逻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4-68.
\[5\]董奋义.中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理论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5-65.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管理中存在问题
1.筹资能力弱。农业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一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得以满足的,但农业上市公司获得银行的贷款非常困难。很多商业银行认为农业公司投资风险高,对涉农贷款的概念把握不准,使一些比较好的农业项目和企业难以得到信贷资金。农业上市公司常常只能在正常资金融通体制外活动,无论是政府项目还是银行贷款,都难以投到农业企业手里,即使得到部分资金,融资成本也很高。
2.融资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融资比重所占的份额最大的依然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在融资总规模上呈上升趋势,但其规模大大低于股权融资的规模。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依次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与融资等级顺序理论完全相悖。债务融资的内部结构也不合理,长期债务融资比例较低,债务融资以短期债务融资为主,这种融资特点与农业类上市公司投资回收期长的生产特性相矛盾,不利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3.资产流动性较低。农业上市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很小,长期资产变现能力差,价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财务状况容易出现危机。以2005年数据为例:财务出现危机的农业上市公司该指标的均值为-0.22;;财务状况安全公司的均值为0.40,远远高出财务处于安全状态公司的均值。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财务危机事前预警机制
1.提高财务危机防范意识。这是减小财务危机发展的前提条件,要真正有效预防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发生,首先要对公司管理层及员工进行广泛的危机意识教育。其次要提高全体员工的自身素质,提高知识水平,对员工进行必要知识和技能培训,熟知财务危机防范的应对措施。
2.强化公司治理,保证预警机制顺利进行。由于财务危机产生于企业筹资、投资、股利分配、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各个资金流环节,因而,在财务预警机制中需要运用公司治理机制,形成一套制衡、约束与信息披露机制,以保证财务预替机制的顺利运行。一是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财务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公司组织的整体控制。二是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保证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三是建立严谨规范的财务制约机制,尽量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财务危机。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信息的披露,增加公司决策的透明度,保证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与重要性。
(二)完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事中控制
1.提高筹资能力。在项目开发之前,要切实做好现金预算,制定相应的财务计划,提高项目的前瞻性,避免在项目开发中途出现资金短缺、进退两难的局面。随着我国政府逐渐放宽对资本市场的限制,筹资途径多元化,既可以通过国内筹资,也可以尝试通过国内的担保机构向境外的银行、财团贷款。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筹资渠道。
2.合理选择债务组合。从债务资本的流动性来说,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择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最佳结合;注意合理规划债务的期限,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减小风险,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达到最大化。
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大多数陷入财务危机的农业上市公司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农业上市公司总价值要以价值的可实现性和变现能力作为前提,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呆坏帐。
4.保持良好的信用。现代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交易为主的信用经济,一旦出现信用问题,将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各个方面。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要加强应收账款控制,评价客户资信程度,制定相应信用政策,选择资信程度好的客户,保证还贷款的及时性,避免因违规、舞弊等所带来的信用缺失。
(三)加强财务危机应对与化解机制
在对财务危机进行详细评估后,财务危机管理机构应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应对与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危机对企业造成的损害。首先,对危机事态进行初步控制,有效防止危机蔓延。其次,制定完备的财务危机处理计划和操作方案。第三,建立总结与评价制度,不断改进财务危机管理工作。对上市公司整个财务危机管理机制的运转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加以改进与完善。
农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的钱花在哪儿了?”“为什么收入不少却没利润?”这些看似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却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出资者、经营者最大的困扰。据专业人士估计,目前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内的中小企业,只有一半雇用专门的会计人员,10%的企业用财务会计公司(也就是通常说的记账公司),还有高达四成的中小企业用的是兼职会计。由于双方没有有效的约束,兼职会计不辞而别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没有财务管理有什么关系?反正挣多挣少我心里有一本账”。这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共同的想法。但日前推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财务总监”的北京纽斯特秘书财会服务公司总经理李保杰却不这么看,从他们公司最近针对几家中小企业所做的业务来看,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制约,甚至出现过有的公司业务很红火却总是没钱分红,老板左思右想找不到原因,一查账才发现有200万元资金被会计挪用的现象。
“公共财务总监”就是由一个外部的专业中介部门来管理公司的财务,其主要的特色不是记账,而是看账。“替老板看账”使得“公共财务总监”看上去更像一个内部审计的角色,但是,这个审计者实际上是个“第三方”,与出资者和经营者均没有任何关系。“从账面上看出公司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求解决之道。”李保杰这样诠释“公共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由于受托服务的项目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一般的记账、纳税等事务,因此,公共财务总监不是一个人,而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有丰富的财务知识、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多个人组成的团队,对需要提供专项财务管理服务的出资人和经营者提供帮助。
至少从目前来看,利用第三方来管理公司财务,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还不是完全能接受的事。在很多私营企业主的眼里,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几乎相当于老板的个人隐私,至少也视为公司的隐私。但这种“肉烂也要烂在锅里”的想法不仅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还造成企业管理混乱,难以大规模扩展自己的业务。大公司有大量专职的财务人员,也有很多专业的会计公司专门为它们服务,而中小企业呢?谁来帮它们理财?“公共财务总监”的出现至少可以助它们一臂之力。
据了解,“公共财务总监”服务的对象就是那些出现财务管理缺位、缺少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企业,还有关注投资财务控制的出资者。实际上,“公共财务总监”业务就是在为一些中小企业处理账务时慢慢衍生并发展起来的。“公共财务总监”的服务项目包括:受托对企业重大事项和重大财务收支实行事中的跟踪监督服务;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重大财务事项专题报告;对企业专项资金、专题项目的实施进行事中、事后的监督服务并报告;提供企业会计团队培训;设立企业各项会计、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流程及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出具解决方案等等。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公共财务总监”就是瞄准了中小企业理财的市场空白而出现的新型服务项目,羊年发“羊财”,发哪些“羊财”?值得动动脑筋。
案例分析
案例一:我的钱花在哪儿了?
公司业务发展了,分红却分不出来。“我的钱花在哪儿了?”两个出资者都怀疑对方在财务上做了手脚。
两年前,张先生、李先生共同投资成立了A工程公司。张先生出资金、市场,占公司2/3股份;李先生出技术、资金,占1/3股份。张先生负责公司全面工作并主抓市场、财务;李先生主管技术与施工。公司会计由张先生的一个同学担任。由于公司人数较少,在两年的经营期内,有长达10个月是会计、出纳一人兼。
公司发展十分顺利,第一年营业额达1000万元,第二年前10个月营业额就达到1600万元。业务发展了,问题也出来了:营业额不少,每项工程测算也有利润,按理讲该挣到钱了,但是公司总是处于资金紧张状况,流动资金缺乏,该分红分不出来。
这种状况出现后引发两个投资者之间的矛盾,他们都怀疑对方是否在财务上做了手脚。但从账目表面上,两个财务外行又都找不到问题所在,无奈李先生提出退股分家。为了做最后清算,双方请了一家财务公司做“第三方财务管理服务”,实施了15天的内部审计工作。
结论出来后,两个股东都有点傻眼:会计用虚支的手法分批把公司200万元的资金挪为己用长达半年。
解决办法:
(一)财务公司为A公司制作了一套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理顺投资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衔接与沟通,建立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除常规财务报表外又新设立了适合该企业经营特点的财务分析体系,使现有财务数据主动反映投资者的关注点。
(二)设立财务跟踪机制对投资行为进行控制。聘请财务公司作为该公司的“公共财务总监”对公司账目进行月审、季报、年终
总结,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三)细化投资及收益的会计核算工作。重点加强公司现金流量及重大财务收支的核算。对公司专项资金、专题项目的实施进行事中、事后的专项财务报告。
案例二:我的钱怎么花的?
“我的钱到底是怎么花的?”这是罗老板每天都在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罗老板经营一家装饰工程公司,已经有六年了。在这个公司中,罗老板是一股独大,虽然有另一个小股东,但也是罗老板的自家人。罗老板为人精明,做生意兢兢业业,把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
2001年对于罗老板来说是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公司连续接到了多项大工程,由原来前四年每年营业额三四百万元猛增到年营业额2000万。业务形势一片大好,但财务管理问题又使罗老板陷入苦恼之中:
过去每年二三百万的盘子,三四处工地,用罗老板一枝笔加上精明的头脑,控制起来得心应手。但现在每年八到十处工地,2000多万的营业额,每个工地又有分包、转包、合作项目分支,工地分散在全国六个地区,每天各地传真来的费用申领单多达上百张,大到几十万元小至十几元,每张都要他签字后回复方可申领。如何辨别这些支出的合理性?
实际上,精明的罗老板在财务管理上用人一直不顺手,从2001年起,两年内换了三个会计一个出纳。虽然公司制定了很完善的财务制度文件,但执行起来都不合罗老板的意。财务人员技能不足以控制住多头的项目财务走向,支出混乱。罗老板每天都在问:“我的钱怎么花的?”
解决办法:
这是发展型公司的常见病。经过向专业财务公司咨询,罗老板明白了仅靠换会计、寄希望于来一个会计高手改变公司财务管理现状是不现实的。罗老板会同财务公司对整个公司财务管理作了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工作。
1.针对公司的业务特点及多头、异地的经营规模情况,建立了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的责任划分,一枝笔操控多枝笔,并辅之以财务公司的“公共财务总监”确立对分权的多枝笔的有效审核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