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整理2篇)

时间: 2024-12-02 栏目:办公范文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现代企业文化融合途径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在当前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于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现代企业文化,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它蕴涵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教育引导高职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实践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在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文化氛围、行为模式、企业形象等的总和。它反映一个企业特有并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作风、素质、精神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是企业的核心精神。两者虽有相似之处,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甚至矛盾和冲突,正是这种矛盾和冲突使高职校园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成为必然。

二、高职校园文化融合现代企业文化的积极意义

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合现代企业文化的优秀理念,对高职生的成人与成才、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生成才。

通过直接接触企业及企业文化,亲身体会企业间、企业人才之间激烈的竞争现实,感受优秀企业文化中的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高职生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技之长在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是很难“立足”的,从而自觉地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动力。

2.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生成人。

现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其精髓在于“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等理念,它要求人们具有效益观念、质量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高职校园文化融合企业文化,能促使学生加深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纠正他们认知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同感、责任感。

3.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生就业。

大学生人生阅历浅,心理不成熟,思维方式也过于理想化,再加上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使得不少高职毕业生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进入企业后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高职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去适应企业严格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同时感受企业员工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自我定位,提高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4.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生创业。

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才能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企业的欢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能使高职大学生真正明白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和信心,提升和增强其创业素质和能力。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1.学习认识现代企业文化。

学习企业文化的方式很多,首先,高职生可以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尤其是有就业意向企业的文化书籍;其次,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在思政课和就业指导课融入现代企业文化的典型实例,通过活生生的事实让学生深切感受企业文化;最后,开设现代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企业家为学生讲授企业文化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学生能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2.营造具有浓郁职场氛围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要创设具有浓厚企业氛围的宣传展示环境、职业现场情景环境、教师职业示范环境。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中,校内实训基地环境要设计得与企业工作环境一致,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宣传合作企业的标志,等等;将企业文化融入制度文化中,要求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现实企业操作标准进行;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文化,在教学特别是专业课项目教学中引入企业文化理念。这种环境氛围将对学生成长起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

3.引入企业管理方式、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侧重于纪律、效益、质量、信誉等观念,体现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为了加强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必须引入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建立仿真的企业管理平台,把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制度引入教学质量管理之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在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立严明的学生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适应企业管理制度,塑造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4.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校企之间全方位、高深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职业规范、道德要求、团队意识等文化内容,帮助学生尽快成长。同时,又可将企业的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内容持续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5.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要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到企业实习,能真切、客观地体会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亲身感受和体验优秀企业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企业的职场文化、价值观、团队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理解,明确自己今后在行业内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具体工作中践行企业理念,磨合并塑造匹配的价值观,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6.开展校企文化对接活动。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应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一是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与企业职工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二是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中;三是举办由企业冠名支持的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等企业文化内涵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

[2]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引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范文篇2

“微博文画”专栏中的“关于子公司的文化沟通”,讨论得很有意义,评论得也相当到位,对于一些集团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工作者有相当大的启发作用。确实,子公司与总部的关系相对好处理一点,但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权益如何分配,如何做到大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的有效协调,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中外企业文化》不妨就这个课题进行深入探讨,推荐一些典型经验供企业参考借鉴。

《企业营销应尊重历史文化》一文,虽然说的是星巴克的事情,但对众多企业都有启示作用。这个事例说明,对于历史文化,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加以引用,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练好民意调查基本功》一文的内容相当重要。时下一些部门出台的调查报告常常出现失真的现象,而要做到调查保真,就需要有科学精神和责任意识。同时,应该对失真的调研报告进行必要的问责。

司启

《练好民意调查基本功》一文立意高远,主题突出,论述清晰,很值得企业各级领导认真一读。民意调查是企业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作者旁征博引,阐述道理,很有说服力。尤其提出的三项基本功――倾听民意的责任功、保真民意的机制功、回应民意的务实功,项项实在,可操作,易执行。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陈宇平

阅读了“微博文画”栏目感受很深。一是感受到了栏目形式新颖,有新鲜感,有时代感;二是感受到了内容虽短,但有思想,有深度,有互动;三是感受到了话题的选择正是大家关心的内容,有实践性,有启发性。另外还有一点是感受更深的,这就是每个话题后的点评,更显栏目主持的深厚功底。总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栏目。

吴惠民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整理2篇)
  • 下一篇:小学升初中自我介绍(收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