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按照“一个确保、两个提高”的总体要求,以打造“阳光”地税为目标,以优化纳税服务为核心,以宣传税费政策为重点,不断提高地税工作的透明度、纳税人的满意度,努力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二、宣传重点
一是地税部门推进政务公开的基本情况及成效,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及运行情况等;二是地税部门在服务地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措施与成效;三是中央、省和省、市局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政策传递时效,加强政策分析解读。四是地税部门的服务理念、服务途径、服务体制、服务职责,以及“一对一”服务纳税人活动等个措施。五是地税干部队伍建设和地税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三、主要措施
按照地税政务公开工作思路,结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在加强日常政务公开宣传的基础上,着重打造两个宣传平台,开展五项专项活动。
(一)打造宣传平台
1、办税服务厅。结合办税服务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办税服务厅电子屏幕、触摸屏、政务公开栏,制作政务公开展板,以及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地税部门政务公开基本情况,及时最新政策和税收信息等,将办税服务厅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的主阵地。
2、地税网站。加强网站建设,完善网站功能,规范网站管理,调整栏目设置,设立或完善政务公开网页、专栏,及时更新内容、上传政策,及时信息、回复咨询,特别是新出台的税费政策、纳税人关心的涉税问题等,将地税网站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的快车道。
(二)开展专项活动
在依托以上两个平台开展宣传的同时,主要开展以下四项活动,扩大政务公开宣传的影响。
1、开展税企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围绕地方税收与保增长促发展主题,听取企业对地税工作、地税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服务发展的水平。
2、开展税收专题宣传。与区内外有关媒体协作,采访撰写保增长促发展地税工作通讯,反映地税部门服务保增长促发展的措施和成效。
3、开展税收有奖征文。在*一中,开展中学生现场税收有奖征文活动,从中学生的角度,谈谈对税收、地税部门和地税工作的认识,扩大宣传效果。
4、开展上门送法活动。开展一次上门送法活动,向50户重点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大型招商引资企业,赠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措施100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措施100条等税收宣传资料,向企业有针对性地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开展涉税政策辅导,积极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提供合理化建议,并听取纳税人对地税工作、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
四、工作要求
(一)抓好组织领导。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将其作为推进地税政务公开,提升地税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早策划、早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分解活动任务,做到组织领导、活动任务和工作人员“三落实”,确保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抓好工作结合。要将政务公开宣传月活动放在地税工作全局中来谋划,与税收宣传月结合起来,与组织收入、依法治税、纳税服务、税收管理、队伍建设、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避免“单打一”、“两张皮”,确保活动有特色、有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镇党委成立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为: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负责全镇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制定全镇疫情防控重要政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和措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
镇党政办:要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相关部门责任,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宣传防控工作;负责工作统筹协调,加强信息沟通,及时督促成员单位落细落实工作责任,指导镇卫健办及时相关信息,督促我镇相关部门单位,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人文关怀。
镇宣传办:要加大舆情监看监管力度,落实领导带班、网上监测值班,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报告,根据舆情变化指导卫健等部门解疑释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传言,及时处置谣言;要配合县网信部门,对互联网相关信息进行监控、管理,对在网上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者进行落地查人、依法查处;要充分利用督促村、社区微信等平台,加大防控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准确转载转发中央、省、市、县主流媒体重点稿件、音频、视频;及时宣传乡镇党委、政府及卫健部门采取的有力有效措施,加强疫情防控,加大预防知识宣传;要通过多种形式协助督促教育部门做好对学校学生的预防科普知识等宣传教育,通过网络渠道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做好防控;要把握春节期间、寒假、春季学期开学前后等重要时段和节点,督促学校利用家长群、学生群等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工作;要及时报道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担当作为,深入一线走访排查、全力防控等情况,及时报道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感人事迹。
镇卫健办:要加强科学引导,做好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客观地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并视情适时进行信息公开;要向有关部门提供预防类科普知识宣传内容,提升公众认知水平,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镇卫生院要强化宣传医务人员防护措施,严格控制医院感染。要构建严密的“防、治、救”防线,宣传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集中救治措施,加强春节期间在岗值守,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镇市场食品监管所: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菜市活禽市场开展强化消毒、卫生知识宣传和管理,坚决杜绝买卖出售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维护市场秩序。
镇派出所、镇执法队:镇执法队协助派出所和洪武派出所,加大宣传力度,对恶意造谣、传播不实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制造恐慌情绪和混乱局面者要坚决予以打击;对在网上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者进行落地查人,依法查处;对出售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违法者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各村、社区:要广泛宣传,严控文旅活动,暂停开展乡村春晚、踩街等聚集性群众文体活动,暂时关闭各类图书馆、博物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所有游乐、娱乐场所、室内运动场所(包括电影院、KTV、网吧等),全镇宗教场所暂停群众性宗教活动,禁止开展群众性聚餐等群体性聚会活动;严格管控婚丧嫁娶等群体性活动规模;动员群众戴口罩出行,动员疫区返乡人员不许外出、不串门、不聚集;有发热人员及时到发热门诊登记、随访、隔离;要规范社会宣传,严禁在街道、村庄悬挂无实际意义的宣传横幅、刷标语;要利用微信平台和移动宣传车、广播喇叭在大街小巷、农村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使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对学生的预防科普知识等宣传教育,通过网络渠道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做好防控。要把握春节期间、寒假、春季学期开学前后等重要时段和节点,利用家长群、学生群等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家长的宣传引导工作。
辖区内各旅游景点:关闭辖区内各景点旅游活动场所,并做好宣传引导。
【学校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一】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指数,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综合各项工作措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强化为民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群众安全感稳中有升、平安创建再上新台阶。
二、领导组织
本次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万仁忠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万淑平担任。组员分别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措施
从即日起,针对公众安全感测评中的重点,细化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公众安全感测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校园安全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内外并举。
(一)动员发动
学校组织一次本单位教职员工参加平安建设宣传教育会,要加大平安建设、提升安全感方面的宣传教育,相互影响。
(二)加大宣传
1、横幅标语宣传。至少要在校大门口悬挂一条平安建设宣传标语,在学校家属院悬挂一条标语。
2、专栏宣传
利用学校宣传栏,开辟平安建设黑板报,刊登学校平安建设工作成绩、治安防范常识、技防措施等内容,每月更新。3、宣传教育
学校以设立板报、开设法制课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平安宣传页、平安问卷,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每位家长知道平安建设,参与平安建设。(三)加强治安巡逻
学校自行组成巡逻组,对本校及所属居民楼院开展治安巡逻。(四)通力合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积极配合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继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音像书刊点、不洁饮食摊点和其他各类非法经营的商业摊点;整治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加大防火、防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工作力度,加强学校内的食堂治理,严防食品饮料等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学校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全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五)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学校组织拉网式排查矛盾纠纷活动,落实领导包挂工作职责,走访师生、群众,集中化解一批矛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认真结合万名教师访万家、家校合力促行评及万名家长进校园、评师评校促发展活动,了解学生家长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全校学生家庭成员职业状况、文化素养、家教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六)认真做好自查和督查
各班认真做好自查,学校将抽调专门人员对此项活动进行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周密部署
学校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强化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明确工作时间,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督导
为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走访到户,调查工作落实情况。
(三)落实责任
校长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提高公众安全感负总责,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好、安排好、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公众安全感稳中有升。
【学校提升公众安全感方案二】
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指数,围绕我县创建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安全县和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最具安全感的县目标要求,确保全县公众安全感在93%以上。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平安X县、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强化为民意识,狠抓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群众安全感稳中有升、平安创建再上新台阶。
二、领导组织
本次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XXX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XXX担任。组员分别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措施
从即日起到12月31日,针对公众安全感测评中的重点,细化措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省、市、县公众安全感测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动员发动(X月X日前落实到位)
学校组织一次本单位教职员工参加的平安建设宣传教育会,要加大平安建设、提升安全感方面的宣传教育,相互影响。
(二)加大宣传
1、横幅标语宣传。(X月X日前悬挂完毕)
至少要在校大门口悬挂一条平安建设宣传标语,在学校家属院悬挂一条标语。
2、专栏宣传
利用学校宣传栏,开辟平安建设黑板报,刊登学校平安建设工作成绩、治安防范常识、技防措施等内容,每月更新2次,并收集保留底稿归档。
3、宣传教育(X月X日落实到位)
学校以设立板报、开设法制课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平安宣传页、平安问卷,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每位家长知道平安建设,参与平安建设。
(三)加强治安巡逻
学校自行组成巡逻组,对本校及所属居民楼院开展治安巡逻。
(四)通力合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积极配合公安、城管、文广体、药监、建设、工商等部门,继续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音像书刊点、不洁饮食摊点和其他各类非法经营的商业摊点;整治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加大防火、防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工作力度,加强学校内的小商店治理,严防食品饮料等中毒事件的发生,为学校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全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五)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学校组织拉网式排查矛盾纠纷活动,落实领导包挂工作职责,走访师生、群众,集中化解一批矛盾,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认真结合万名教师访万家、家校合力促行评及万名家长进校园、评师评校促发展活动,了解学生家长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全校350名学生家庭成员职业状况、文化素养、家教方式、家庭经济状况等,探索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六)认真做好自查和督查
各班认真做好自查,学校将抽调专门人员对此项活动进行督促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周密部署
学校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强化人力、财力、物力保障,明确工作时间,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强督导
为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走访到户,调查工作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