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作文网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收集5篇)

时间: 2024-08-11 栏目:办公范文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1

一、全年工作总体回顾

在市林业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市森工(油茶)局在推进油茶、毛竹两大产业、招商引资、行业管理及机关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全市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1.01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在圃苗木5226万株(含今年新嫁接数和去年留床二年苗),占全省的38%。我市油茶产业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在深圳举办的2011油茶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签约油茶产业项目17个,签约资金15亿元。

毛竹产业初步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呈现出后发优势,产业富民效应增强,产业招商成果丰硕。在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上,签订竹产业项目11个,引资额度17.9亿元。

招商引资工作在去年引进油茶产业项目落户区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引进了“富晒皇菊种植加工”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明月山。

行业管理工作,服务与监督并举,林业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机关建设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重点、以“十要十戒”活动为抓手,工作作风有了新变化。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油茶产业

1、苗木生产:全市在圃(去年留床)二年生苗2785万株,其中,中心城区1365万株。今年新嫁接育苗346亩,嫁接数量2441万株,其中,中心城区208亩,嫁接数1526万株,共有23个育苗单位(户)开展了油茶育苗,主要分布在渥江、芦村、彬江、西村等乡镇,育苗质量均达国家标准并普遍好于往年,通过努力,今年争取到省定点育苗指标350万株。

2、苗木调配:协助市政府调拨一年苗44万株,二年苗55万株,容器苗50万株免费供给各项目县造林。

3、油茶种植:截止4月底,全市完成油茶造林11.01万亩;其中中心城区3.36万亩。至12月20日,今冬全市油茶造林整地7.3万亩。

4、基础服务:草拟了《油茶产业升级年工作方案》、《油茶产业三年升级战工作方案》、参与“产业富民工程”调研,并起草调研报告。制订《2011年油茶产业考核办法》等,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心城区育苗质量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督查。

5、绩效评估:与省油茶办一起对项目县进行了绩效考评。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县(全省21个、我市5个),分列全省前十名的有4个暨、、、分列全省第2、3、7、8名。

6、科技推广:我局实施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育苗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协作的省林科院油茶低改项目也通过科技部验收。市本级油茶施肥试验项目正在实施。协助福建林科院到我市进行科研取样,协助国家林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对我市油茶进行定点监测。

7、学习考察:陪同或接待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国家林业局宣传办、等到我市考察油茶产业,同时,派出2人带队,组织项目县技术人员到福建参加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举办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建设学习班。

8、技术培训:协助由中国林学会、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在举办的“油茶实用技术培训班”筹办工作。协助省油茶办在我市8个项目县进行的“油茶修技整形”实地培训,全省开训仪式在我市高安举行。

9、示范带动:我市出席了在广东梅州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会上,国家林业局授予我市星火农林科技油茶基地为“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全国19家),授予青龙高科、御润坊“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全国43家)。

(二)、毛竹产业

为加速竹产业发展,竹产业办加强了领导,充实了新的力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1、编制完成《2011年农业重大产业重点工作安排(竹产业)》、《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分解表(毛竹产业部分)》、《2011年农业重点项目落实责任表(竹产业)》、《竹产业三年升级战推进工作方案》、《2011年度竹产业升级年工作方案》、《竹产业升级年工作考核检查办法》、《2011年市毛竹产业目标任务及实施方案》、《市2011年毛竹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市林业局2011年竹产业工作考核考评办法》、《国家林业局竹产业2011年-2023年规划》(市数据)、《2011年度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毛竹特色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表》(市部分)、《市“十一五”林业龙头企业的科研项目情况表》和《市毛竹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调整数据样表制作和基础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编制完成《市竹木产品年度报表》报市林业志办公室。

2、10月15日至19日,以“弘扬竹文化、低碳我先行”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成功举办,在大会执委会活动组织部直接领导下,我局承担了开幕式、竹业博览展销会、新闻会、竹文化节颁奖会及竹产业发展培训等任务,取得了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实施工作。所做工作得到了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在市委、政府召开的总结表彰会上,我局有4名同志受到市委、政府表彰。

3、参加市委统一组织的“产业富民工程”之一的毛竹产业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4、对市二届政协六次会议第63号提案进行答复,并与提案人见面沟通,提案人非常满意。

5、按月调度汇总竹产业升级年主要数据,并及时上报市农业重大产业升级办。

6、参与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对我市冬笋质量的抽样监测。

(三)、产业招商

1、积极参与油茶产业招商引资活动,协助我市于4月29日成功的在深圳举办了(深圳)油茶产业招商推介会。油茶产业项目签约17个,签约资金达15亿元。

2、引进的“富晒皇菊种植加工”项目,在明月山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了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顺利通过了市外向型经济工作考核验收。

3、抽派一名精干力量到市林业局招商办专职从事招商引资服务工作。

(四)、行业工作

1、抓好林化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加强了对松脂采集的监督管理。

2、参加了全省松脂采割工作会议,制定了“市松脂采割管理办法”,待上报审定。

3、派员对宜丰、的松脂采割工进行了技术培训。

4、完成了全市“林业产业年鉴”的编纂工作。

5、在市林业局领导下,对全市木材加工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向市政府递交了“市木材流通有关情况的汇报”。

6、林业公路通达工程,批准立项26公里,项目全部通过省局的验收。林业公路示范路建设项目得到省森工局批准立项,建设单位获得10万元建设资金补助。

7、组织了对林业公路硬化工程项目及全市林区防火与营林道路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申报工作。

8、出席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参与馆的筹备及招展任务。青龙高科等企业的产品在国家主题馆展出。

9、在林产工业发展论坛上,全省13篇优秀论文中,我局占有5篇。

(五)、企业拆迁

1、由副局长漆永华同志在一线长期驻点林建拆迁现场,与企业留守人员一道深入职工家庭,聆听群众的倾诉,及时发现苗头,化解了大量的纠纷矛盾。二线人员把握好政策关和手续关。坚持“一事一议”政策,以拆促迁。妥善处理遗留问题,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

2、为120户职工办理了拆迁及购房手续,占应搬迁162户的74%。争取了3户廉租房指标,安排给林建公司经济困难的拆迁户。

3、在处理遗留问题中,为5名职工办理了置换身份手续并领取了经济补偿。

4、做好全市森工企业及市直森工企业改制的汇报材料及各项报表等。

5、严格规范操作森工改制资金专户经费使用及审核工作,做好拆迁收付款和证照手续办理工作。

(六)、机关建设

以开展“创先争优”、“产业升级年”、“发展提升年”等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机关建设。

1、加快机关干部职工能力和作风升级。严格落实《2011年度市森工(油茶)局学习计划》。举办了“让身边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好—追思贾克玖同志先进事迹手记”、“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我为产业升级献一策”等专题学习,做到人人都发言。召开了领导班子“如何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民主生活会、组织收看了“感动中国”、警示教育片“落马的县官”等节目,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前往正邦集团油茶林基地、飞宇、松涛竹产业企业参观学习和甘坊林场毛竹林实地学习。

2、完成了市直机关工委对我局“创先争优活动暨党建工作管理”的考评工作和党员承诺、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等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建党90周年歌咏大赛。并派员参加了市委组织的“三同四民”活动。

3、积极配合油茶、毛竹产业办,做好上传下达,协调内外,重要情况准确报送。

4、协助央视7套、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做好我市油茶、毛竹两大产业发展相关情况的宣传报道。向国家油茶产业办及时报送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经济导报、省林业产业网、日报、赣西晚报、林业信息等有关媒体及相关网站发表有关报道26篇。

5、5月6日,我局办公搬迁新址,各办公室桌椅等全部更新,并增加了电脑等设施,办公条件大为提升。

6、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干部职工的人员待遇问题得到市领导和编办领导的理解和关心,全体在册人员已全部按财政全额补助人员管理,解决了这个干部职工多年期盼解决的遗留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拆迁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工作量大,拆迁进展相对较慢。

2、机关人员素质、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12年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高产油茶基地建设,抓好苗木质量管理。督促相关县(市、区)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

2、继续通过实施毛竹资源培育、产品加工贸易、竹文化以及基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加快毛竹产业发展。

3、继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做好企业、大户和重点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工作。

4、继续加大林建公司拆迁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办法,加快拆迁进度。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2

关键词:绿茶饮料;褐变;机理;护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07-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茶饮料生产的迅猛发展,茶已经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品之一。但是,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汤色的褐变和沉淀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饮料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对我国绿茶饮料褐变的机理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1褐变机理

绿茶饮料的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和叶绿素等,构成绿茶汤色的物质主要为叶绿素和黄酮类物质,其中儿茶素对绿茶茶汤色泽有重要影响。绿茶汤是一种不稳定的体系,在加工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光、热、氧气、金属离子及pH值的影响而使汤色发生褐变,滋味变苦涩。引起绿茶饮料褐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茶多酚的氧化和叶绿素的分解[1]。

2褐变的解决方法

目前绿茶饮料防止褐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向茶汤中添加外源物质以防止饮料中决定绿色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叶绿素等)的变化,以达到护色的效果。常用的外源添加物有以下几种:

2.1包埋剂

β-环状糊精是目前绿茶饮料中使用最广泛的包埋剂,它性质稳定,不易受光、热、氧、酸和碱的作用而分解。在绿茶饮料中添加β-环状糊精能将茶汤中的一些大分子内含物质包埋,使其免受光、热、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从而保持色泽的稳定[2]。

2.2酶类

单宁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等用于茶饮料生产,可以显著改善茶饮料的色、香、味品质[3]。葡萄糖氧化酶可增强茶多酚、维生素、芳香物质对氧的稳定性,加入茶汤后可起到保护色泽的作用[4]。葡萄糖氧化酶和单宁酶复合使用于茶汤中,护色效果更佳[2]。

2.3金属离子

茶汤中的叶绿素不稳定,当其处于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结构中的镁离子容易被氢离子取代,形成褐色的脱镁叶绿素[5]。向茶汤中加入Cu2+、Zn2+或Mg2+等金属离子可取代脱镁叶绿素中的H+,同时生成较稳定的绿色的叶绿素铜、叶绿素锌、叶绿素镁等,保护了绿茶汤色的稳定。

2.4抗氧化剂

加抗氧化剂可以阻止叶绿素和多酚类的氧化,减少褐变。在茶汤中添加维生素C可防止茶多酚的氧化变色,且0.1g/500ml茶汁的添加量较为适宜[6],且以浸提时加入最好[7]。研究表明,半胱氨酸、无水亚硫酸钠和L-抗坏血酸对茶多酚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茶多酚的氧化褐变,并且三种抗氧化剂复配组合处理茶汤的护色效果最强[8]。

2.5pH调节剂

由于茶多酚在过酸或过碱条件下容易氧化褐变,所以调节茶汤的PH值,也能达到护色效果。宁井铭[9]等针对绿茶饮料的色泽褐变问题,采用调节茶汤pH值的方法研究其对绿茶茶汤的护色效果,结果pH值越高,越易引起绿茶茶汤的色泽褐变,护色效果越差,pH值在5.0以下,绿茶茶汤的色泽稳定性较好。

3展望

由于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单一护色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护色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绿茶饮料护色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对绿茶饮料的风味也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如高新蕾等[8]经研究得出绿茶饮料的色泽保护的最佳方案是:添加1.5g/L半胱氨酸、1.5g/LL-抗坏血酸、1g/L无水亚硫酸钠、0.05%的ZnC12于茶汤中,这样既能保护绿茶饮料特有的鲜亮的浅黄绿色,又能防止茶汤中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维持茶汤的原有的营养。

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绿茶饮料这个体系中,除了存在褐变这个问题外,还有沉淀的产生,所以有时候在解决问题上难免会顾此失彼,如通过添加金属离子来护色,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沉淀的产生。因此,个人认为今后在对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研究中,应结合机理,提出综合性的、全面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绿茶饮料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孙世利,潘顺顺,凌彩金等.绿茶饮料汤色褐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农业科学,2008,(1l):75-77。

[2]叶倩,梁月荣,陈瑞鸿.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茶叶,2006,32(l):18-22.

[3]方元超,赵晋府.酶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饮料工业,1999,2(1):12-15.

[4]方元超,梅丛笑.绿茶饮料的护色技术[J].茶叶机械杂志,1999,(4):1-3.

[5]黄文,,胡必忠.绿茶饮料的加工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1):46-49.

[6]张国栋,马力,刘洪等.绿茶饮料的制备及品质控制[J].食品与机械,2002,(1):22-24.

[7]马红彦,王登良,曹潘荣.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2002,(6):l5-17.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3

根据西政法发〔2023〕24号文件(《关于“基层组织提升月”期间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镇认真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涉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

我镇组织村(社区)对辖区内的涉及脱贫对象的矛盾纠纷和涉贫信访遗留问题进行了摸排,对涉贫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涉及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解决到位,保障涉贫矛盾纠纷不转化为信访类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保障涉贫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理到位。6月份我镇共摸排矛盾纠纷4起,其中涉及贫困户1起,目前均已调解到位,并向当事人做好了政策解释宣传。

二、涉贫信访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对涉贫信访问题和网络负面舆情按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茶镇对信访局交办的8个涉贫信访件均按要求报送了调查处理报告,对一时难以化解的,均明确了稳控措施,确保不出问题。对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中发现的涉及茶镇2件信访件均已调查处理结案。对涉及茶镇的负面网络舆情及时调查处理,我镇共接到1件县委网信办转来的负面网络舆情预警单,收到预警提示单后立即进行了调查,积极与当事人进行了对接,已于6月30日化解到位。

三、法律顾问到村开展工作情况

截止6月30日,茶镇辖区内法律顾问均已到村开展工作,协助村(社区)处理矛盾纠纷,积极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群众意见收集,协助指导村(社区)调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处理,为村(社区)提供了法治保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确保当事人提出的诉求得到合理解决,提出的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答复;二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减少信访矛盾的发生;三是对遗留的涉贫信访问题认真调查处理,能处理的及时处理到位,对一时不能处理到位的明确稳控措施,确保不出问题,确保不影响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4

××县是××省茶叶六年夜主产区之一,现有茶叶面积10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从事茶叶出产、加工、发卖的农户达*万户、茶农*万人,分袂占全县农户和农业生齿的*%、*%。近年来,我局当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一茶二竹三旅游”的成长计谋,强化品牌意识,阐扬本能机能浸染,精心指导,全力运作,扎实开展“××”红茶品牌建树工作,为

绿色经济强县培植作出积极进献。

一、调研到位,当好参谋

品牌是无形资产,是区域性特色产物的焦点竞争力。“××”为××三年夜之一,具有“喷香高、色艳、味浓”的品质特征,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就远销欧美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面临全县培植××绿色经济强县的成长定位,工商行政部门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始终是我局工作的起点和工作的重心。为此,我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普遍听取各方面定见,一致认为,加速“××”品牌建树力度,让“喷香酒”走出“深巷”、走向宽敞宽年夜旷达市场,是我局处事全县工作年夜局的主要工作。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切茶产区、茶叶出产企业、茶叶经销企业调研,体味情形,摸清实情,先后向县委、县政府呈送《以茶为打破口,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对以地舆标识表记标帜注册“××”证实商标的思虑》等专项调研陈述,为县委、县政府的抉择妄想供给依据。2007年3月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公会议,研究茶叶品牌建树工作,抉择实施商标品牌计谋,提高茶叶财富的市场竞争力,指定县茶叶手艺推广总站为证实商标的申请注册人。“××”红茶品牌建树工作进入了本色动作阶段。

二、宣传到位,营造空气

品牌建树涉及方方面面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惟不美观念问题。部门茶农,甚至部门茶叶出产、发卖企业业主对品牌意识斗劲稀薄,认为建树品牌是政府追求政绩的需要。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切茶叶出产、发卖一线,宣传注册地舆标识表记标帜证实商标的主要性、区域品牌的带动效应、“××”所具有的非凡品牌价值;宣传商标常识及相关的法令政策。今年2月份以来,我县工商局局长率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深切全县40多家茶叶出产、发卖企业开展宣传,与企业负责人共商茶品牌建树问题,晋升企业建树品牌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红茶。我局在县政府广场举办年夜型咨询勾当*场次,出年夜型宣传专栏6期,召开各类打造品牌的座谈会、交流会、品茶会9场次,举办培训班*期,开展“××”中学生征文角逐*次,印发宣传材料,对“××”红茶进行普遍而集中的宣传,让××的泛博茶农、茶企、茶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熟悉证实商标的主要性,体味“××”的特有品质,营造“品牌兴茶”、“品牌惠农”的精采空气。同时指导县茶叶总站和茶叶出产企业不竭加年夜对外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在外设立专卖店、加入各类茶博会,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及各类报刊媒体、互联网上刊登宣传广告,在全国有关年夜中城市、公路干线设立年夜型广告牌,扩年夜“××”影响力。近年来××县已投入六千多万元用于证实商标的宣传和推介。

三、运作到位,积极作为

建树品牌,重在作为,重在运作。今年4月,市工商局率领到××县指导“××”品牌进级工作,并向省工商局和××市政府作了具体陈述请示,获得了省工商局和××市政府的充实必定。自此,“××”品牌建树工作进入本色操作阶段。我局高度正视,投入年夜量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作为,勇担重担,确保品牌建树工作顺遂进行。一是成立“××”品牌建树工作率领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增强了率领力量。二是拟定下发了《××县工商局行政指导“××”建树驰闻名商标工作方案》,明晰了“××”争创品牌的目的意义、方针使命、时刻要求、具体轨范,并由县政府批转执行,力争使“××”2009年被举荐认定为××省闻名商标,2010年被举荐认定为中国驰誉商标。三是成立挂点联系轨制,全局22名中层以上干部分袂与22家红茶出产企业挂点联系,实施一对一指导。四是增强与商标事务所的联系与协调,把握申报内容、申报轨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反馈申报过程中碰着的问题,当好参谋助手。五是普遍收集证据资料。我局抽调四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证据资料收集工作,由局党组四位成员带队,深切各乡镇、村场、茶叶出产企业、茶农以及有关部门收集有关资料。在时刻紧、使命重、人手少的情形下,他们战胜坚苦,忘我工作,在短短的时刻里,于6底和8月底完成了“××”申请认定××省闻名商标、中国驰誉商标的材料筹备和举荐上报工作。

四、指导到位,确保质效

茶农和茶叶企业的积极性、自动性若何,事关建树品牌工作的成败。因为茶农处于分手出产经营状况,年夜部门企业处于起步创业阶段,他们对品牌意识还不够强,树立培育品牌的体例手段不够多。为此,我局增强指导,精心扶持,促进企业规范经营打点。我局拟定下发了《“××”地舆标识表记标帜证实商标注册行政指导方案》、《“××”证实商标使用打点轨则》,以及使用地域规模、标识设计、产物品级执行尺度等一系列相关方案材料。重点是严把“六关”。

一是严把产物质量关。好的质量是品牌持续唱响的保证。为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5

关键词:茶叶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90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茶叶行业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茶叶企业对既懂专业又擅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为顺应市场需要,全国各大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都陆续开设《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必修课,《茶叶市场营销学》立足于茶叶行业,把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运用于茶产业发展,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性质上看,《茶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茶学专业学科面相对较窄,同时受我国茶产业发展起步晚因素的影响,目前各高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滞后、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能满足现代茶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营销管理人员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对于培养茶叶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陈旧,与行业实践脱节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选用的教材有很大关联性。现今众多茶学兄弟院校的教学用书比较单一(安徽农业大学姜含春主编),教材内容理论色彩较浓、茶叶行业经典案例分析少,且因教材版本较旧(最新版本2010年版),与目前市场实际现状有很大脱节。没有一本相对经典和统一的教材,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启发力以及对课程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茶叶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设置主要是参考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架构,涉及市场营销的全模块,如营销的基本理论、营销常用策略等,教学内容稍显固化,然而茶叶企业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茶叶”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客户体验营销、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茶叶金融、茶叶拍卖交易所等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企业对高校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的需求。

1.2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是茶学、茶文化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高,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尽管已经采用多媒体授课,但教学方法固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只注重教,学生被动学,互动少、实践少,学生感受与教学效果无法顾及,无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状;二是教师授课方法、水平有待提升,不符合互联网时展需要,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理论+案例”模式,虽然有些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但这不足于在短期内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主观学习意愿;三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引导,采用任务驱动,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只是疲于形式,积极响应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依旧很冷淡;四是最前沿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技巧在茶叶行业的应用难以植入课堂,这是因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考试等都相对固定;五是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内实践经验,这样造成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茶叶企业营销专家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难以聘任,这些问题不改善,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2.1建设“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引领实践应用

目前讲授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而对于实际教学,却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从改善师资队伍现状的层面,可以在两方面做出尝试:一是专业教师“造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茶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寻找和接受行业基层等单位指导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养活动,如校企联合培训班、短期进修班、标杆企业考察参观等;支持并提供机会、平台为青年教师独自或合作进行茶叶产业创业活动。二是建立实践学习“微”课堂,定期邀请有实践经验的茶叶行业协会专家、优秀茶叶行业企业家、营销高管等开“堂”讲学,并聘请优秀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或实践指导会等。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引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2.2课内教学,提高实践认知

2.2.1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时刻关注国内外学科学术与茶叶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把全新的学科观点与茶叶行业“突出”事件引入课程,并加以深化应用,做到重前沿知识的宣贯与行业实战应用,便于确保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快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另外,不局限在只参考目前的教材,要求教学中不断收集和关注新思维、新观点、新政策,不断关注茶叶行业的发展变化,专业及时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保证理论与实战的强强联合。

    【办公范文】栏目
  •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收集3篇)
  • 下一篇:法制现代化论文(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